天天看点

现在学校都不要上下课铃声了?不建议这么整,因为我没体验过!

作者:咕咕不迷路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与时间观念。杭州市行知小学本着这样的目的,进行了一项新的教学实验—取消上下课铃声。

视频加载中...

不同于其他学校仅仅改变铃声的曲调,行知小学直接取消了每个课堂用铃声标志的开始和结束的传统方法。最初,这个想法不到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难以接受,但随着实践的深入,这一尝试所取得的效果让人感到惊喜。

行知小学首先在学生自律性较强的三至六年级学院校区启动实验。为了弥补铃声的缺失,每个教室都设立了一个“铃声管理员”,由班级同学自荐或轮流担当。这位管理员手持一个小铃和手表,在课间准时敲铃提醒老师和同学的时间。

现在学校都不要上下课铃声了?不建议这么整,因为我没体验过!

随着实践的深入,每个班级都形成了一个成熟的运行机制。学校还在操场和活动区域增加了钟表,弥补了这些区域距离教室较远,同学难以把控时间的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逐渐养成了主动注意时间的良好习惯。

管理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体现出他们正飞速成长的自觉性。一两个星期的试期过后,校方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都很支持和适应这样的改变,认为能够提高对时间的主观意识。

现在学校都不要上下课铃声了?不建议这么整,因为我没体验过!

鉴于试点阶段取得的积极效果,校方决定在后续阶段继续推广这一做法。随后,行知小学文二校区和行知第二小学也进行了逐步尝试。与学院校区相比,由于这两个校区涵盖年级较多,班级规模也大,配套工作需要更精细化部署。

校方根据前期经验,提前加装走廊和操场的钟表,制定了完善的操作指引。尽管在初期还存在一些零星的遗留问题,但随着老师的细致教导和同学的不断适应,情况也在得到改善。领导和教师反映,无铃声后校园整体秩序更好,教室氛围也更加专注。

现在学校都不要上下课铃声了?不建议这么整,因为我没体验过!

经过这几个月的试运行,行知小学三个校区的取消上下课铃实验出奇制胜。学生养成了自觉掌控时间的能力,老师也能更灵活安排课程。此举不仅促进了教学改革,也大大减轻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目前,学校正考虑如何把这一有益做法推广到全校范围。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未来校园管理很可能没有那么依赖传统的铃声标志。行知小学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定能为其他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只有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