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作者:檬檬聊古今

然而就在观众对他趋之若鹜之时,周立波却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长达6年之久。当他卷土重来时,已是面目全非。

这位曾经备受追捧的主持人,竟频频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一些饱受争议且不合时宜的言论,尤其在评论涉及国内外重大事件时,言辞激烈、态度咄咄逼人,引发广泛质疑和反感。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面对网民的质疑,周立波不仅没有收敛,反而以一种"义愤填膺"的态度,声称自己是在为世间正义呐喊,他人无权干涉。

这种态度无疑加剧了大众对他的不满和反感。很快,有识之士纷纷斥责他的言论已经完全超越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事实的确证明,这位曾经备受瞩目的主持人早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那过于自负的性格和无法无天的言论,注定了他今日的艰难处境,渐渐失去了大众的喜爱和支持,只能黯然退出公众视野。

恋情受挫,误入歧途

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周立波正值壮年,前景无量。作为一名出身名门、天资卓越的年轻人,他从小就在上海曲艺界打滚,师从滑稽界泰斗周柏春,备受器重。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谁也没想到,一段失利的恋情竟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3岁那年,热血沸腾的周立波对家境优渥的张洁一见钟情,爱得灼灼炽热。可惜张洁的父母为了女儿的前程着想,坚决反对两人的恋情,认为当时的周立波无工作、无经济来源,难以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被拒绝的滋味让周立波怅然若失,他开始变得暴躁易怒,屡次翻越张家大院的高墙想说服对方,却只换来更多的冷眼与白眼。

终于在一次剑拔弩张的争执中,火气暴躁的周立波祸从口出,与张父大打出手,不小心重伤了对方,导致张父万分不幸地失明。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法院审理后判处周立波故意伤害罪,被关入牢狱205天。狱中的生活黑暗而漫长,周立波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和鲁莽给身边的人带来了伤害,内心备受折磨,自责万分。

就在那段日子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自己的过错赎罪,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重拾梦想,坎坷起步

出狱後,周立波下定决心要在艺术道路上重新出发,重拾当年的梦想。然而,前路并不平坦,一路坎坷。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首先,他辗转于多个行业尝试,从事过建材批发、装修装饰等,可惜屡战屡败、损失惨重。最糟糕的是,他竟背负了高达近500万元的巨额银行贷款债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

就在万分窘迫、生活陷入绝境的时候,朋友们及时伸出了援手,全力为他寻找到了一家公司作为担保,暂时解了燃眉之急。

可是,周立波只能依靠体力劳动来还债,而这笔巨额欠款对于他一个人来说,根本是难以还清的天文数字。

终于,在无力还款的困境下,他与朋友合伙创办的那家公司不得不关闭。周立波一度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前景一片黯淡。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就在这个危机时刻,周立波想起了与前妻张洁曾有过一段情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踏上漂泊的征途,独自来到日本寻找张洁。

借助自己出众的口才,周立波终于成功说服张洁离弃现有家庭,与自己重新燃起爱火。两人在日本再次举行了婚礼,仿佛人生重新开启了新的篇章。

尽管曲折重重,但周立波并未放弃对艺术事业的追求,依旧怀抱着重拾梦想的决心。

重燃事业,创造辉煌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就在人生陷入低谷的那段时期,周立波并未放弃对演艺事业的追求。2000年,他终于凭借自身出众的口才在喜剧界崭露头角,获得了参与知名情景喜剧《家里比较烦》的机会。

通过塑造剧中搞怪角色"周凯",他首次亮相于公众视野。

取得了一定知名度后,周立波开始积极筹划如何充分发挥自身演讲才能。直到2006年,借助昔日恩师周柏春提供的人脉资源,他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关栋天共同发起成立了别具一格的"海派清口"说辞流派。

所谓"海派清口",就是运用充满幽默感的言辞方式,从上海本地人的视角出发,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犀利而诙谐的评论,颇具网络大咖的风范。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周立波格外擅长此道。

凭借师承名家的优良底蕴,加上流行的"说辞"风格独树一帜,周立波很快就在上海本地的娱乐圈赢得了广泛好评。

2008年,这位曾徘徊在人生低谷的他,终于再一次获得与凤凰卫视合作的机会,打造个人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

一经推出,节目便如火如荼、反响热烈,观众人数节节高升,周立波重新回到了事业的巅峰时期,创造了人生的又一个辉煌。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言论失范,批评如潮

可惜,就在事业腾飞、名利双收之时,周立波对自身的成就过于自负,开始不加节制地发表一些争议言论,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他更是无所顾忌、放纵自我。

每当国内外发生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周立波便振振有词、对号入座地指点评论,言辞犀利且咄咄逼人。虽然这些独特见解一度赢得了部分网民的追捧,但更多的是批评指责的声音。

人们质疑,作为一位公众人物,周立波理应有更高的道德操守和言论自制力,而非如此任性妄为。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很快,一些有识之士如教授、媒体人等权威人士纷纷跟进发声,直指周立波的言论已经完全超越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

知名教授谢勇便在社交平台上犀利指出:"周立波作为影响力巨大的艺人,他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更是整个上海人民的形象和尊严所在。

面对如此强硬的批评,周立波当时满怀戾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放肆张扬、věhu,态度咄咄逼人。双方不攻自破,你来我往的争执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了人身攻击和语言暴力的对轰。

另一位知名媒体人士方舟子似乎对周立波素有积怨,立即在网上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批评。无数网民也纷纷跟进,瞬间周立波的评论区变成了一片谩骂声。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他非但没有引以为戒,反而变本加厉地公开挑衅、反击,态度愈发狂妄嚣张。

功过自食,人走茶渍

就这样,周立波开始一步步失去大众的支持和喜爱。那份根深蒂固的性格使然,令他的傲慢和自负在这场言论风波中暴露无遗。

这个曾经备受瞩目、才高八斗的天之骄子,却并不懂得审时度势、知行合一。

他放任自我肆意妄为,不断挑战社会的底线,与权威人士对着干,频频的言论冲突无疑加速了他失去大众喜爱的步伐。

事实证明,“销声匿迹”6年的周立波,早就走上另一条“不归路”

观众们开始芥蒂重重,纷纷舍弃了这位主持人。粉丝的鼓掌和欢呼声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谩骂和白眼。

周立波功亏一篑,曾经的人气像水银泻地般迅速消失,他只能黯然退出公众视野,人走茶渍。

昔日的辉煌岁月,都将因为一时的任性和固步自封而付诸东流。

周立波今日陷入的困境,正是他性格使然、不知反省的写照,也正是对所有人的深刻警示,只有谨言慎行、尊重大众,方能走向真正的成功之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