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探秘:唐太宗何以驱逐唐朝首屈一指的开国大臣

作者:趣说历史

大唐帝国的崛起,背后有三位功不可没的英雄——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然而,在唐贞观三年(629年)的初春,李世民突然以一道诏书震惊朝野,将一位朝廷重臣的官职免去,削夺其半数的食邑,更将其逐出繁华的长安,令其返回原籍。这位突遭厄运的高官,正是初唐时期的著名功臣裴寂。裴寂,身为大唐的开国元勋,晋阳起义的功臣,更是唐高祖李渊最为信赖的得力助手。如此一位位高权重的显赫人物,究竟犯了何罪,竟会一夜之间失去所有,被逐回老家呢?根据官方的记载,裴寂一案的始作俑者,竟是一个名叫法雅的和尚。

探秘:唐太宗何以驱逐唐朝首屈一指的开国大臣

在武德年间的长安,法雅这个和尚可谓风头无两。他并不满足于在寺庙中清修,而是热衷于结交权贵,努力融入上流社会,久而久之便赢得了高祖李渊和前太子李建成的青睐,得以自由出入禁宫,这在当时无疑是极为荣耀的特权。然而,好景不长,李世民登基后,便剥夺了法雅的这项特权。法雅因此心生不满,散布了一些蛊惑人心、动摇社会稳定的“妖言”,随即被相关部门逮捕。按理说,处置这样一个小人物,随便一个官员便可应付,但朝廷却指派了一位重臣来审理此案。这位重臣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的心腹、时任兵部尚书的杜如晦。一个无足轻重的和尚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牢骚话,居然要劳烦堂堂兵部尚书、天子近臣来审理,这实在是小题大做。

探秘:唐太宗何以驱逐唐朝首屈一指的开国大臣

朝廷如此大动干戈,自然有其深意。原本,裴寂与这个案子并无直接关联,但杜如晦在审讯法雅时,却意外地牵扯到了裴寂。据法雅供认,裴寂曾听闻他所说的那些“妖言”,但并未及时上报。对此,裴寂坚决否认,但法雅却一口咬定。最终,杜如晦从容结案,将裴寂定罪。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一幕。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起案件疑点重重,仅凭法雅的一面之词就定罪裴寂,似乎过于草率。毕竟裴寂身居高位,虽无实权,但仍是开国元勋。而朝廷如此急于将其定罪并驱逐回籍,显然另有所图。简而言之,这并非一起普通的案件,而是一起明显的政治迫害。换言之,真正想要对付裴寂的,并非法雅或杜如晦,而是杜如晦的上级、天下最有权势的人——李世民。

探秘:唐太宗何以驱逐唐朝首屈一指的开国大臣

其实,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裴寂早已心知肚明。然而,他仍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向李世民哀求,希望能念及他往日的功劳,让他在京城安度晚年。面对裴寂的哀求,李世民冷笑连连,声色俱厉地表示:“你的功勋其实平平,何以能升到如此高位?你不过是仗着太上皇的宠信,才得以在群臣中位居第一。武德年间,贿赂盛行,朝纲混乱,问题皆因你而起。朕念你是旧臣,不忍依法处置,让你回家守祖坟,已是格外开恩!”似乎是为了印证裴寂的猜想,李世民将裴寂逐出朝廷后不久,便为刘文静平反昭雪,不仅恢复了他的官爵,还让其子刘树义承袭爵位,并将一位公主许配给刘树义。在这一贬一褒之间,李世民的态度已显露无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