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离婚的痛苦经历
耿为华独自坐在客厅里,眼神黯淡无神地凝视着手中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上,他、妻子郑佳和女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模样让人难以将之与现实联系起来。
可是,照片背后的故事却注定了这份幸福的短暂和无常。
不经意间,耿为华深深地陷入了回忆的旋涡中。他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郑佳,是在一场演唱会后的签名会上。那时的郑佳还是个年轻可爱的姑娘,满怀着对偶像的崇拜之情,热切地向耿为华表达着自己内心的钦佩。
离婚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耿为华记得,女儿瘦小的身躯蜷缩在卧室门口,泪水像决堤的洪流般汹涌而下,她无助而绝望地呼喊着妈妈,却换来的只有震耳欲聋的沉默。
作为父亲的他,当时竟然无能为力,只能旁观着女儿承受这份无情的创伤,眼睁睁看着她的天真无邪被生生摧毁。
回想起来,耿为华简直无地自容。他本应成为女儿坚强的后盾,却在关键时候哑口无言,任凭妻子和女儿遭受如此折磨。
一个做父亲的,竟然连基本的保护都失职了,这份无能和自责,注定会成为他此生最深的痛楚和遗憾。
历尽艰辛终获成功
追忆往事,耿为华的记忆不由自主回到了他人生最挣扎、最充满斗志的那段岁月。为了音乐梦想,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孤注一掷地辞去了铁饭碗般的工作,孤身一人来到音乐学院求学。
刚踏入学院大门时,他就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起步较晚,想要在音乐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必须付出比同龄人更多、更艰辛的努力。
因此从黎明时分开始,他便早早来到琴房,将整个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后,立即投入到每日的练声当中。而当夜幕低垂、其他同学纷纷离开时,他却仍旧孜孜不倦地徘徊在琴房里钻研技艺。
最为困难的莫过于缺少生活费的窘迫处境。有一次,饥肠辘辘的他只能捡起路边剩馆的包子充饥。这一幕被恰巧路过的老师看见,老师几乎泪目,于是主动热情地邀请他每天早晨到家里用早餐。
作为一个壮年男子,耿为华当时像个无助的孩子般流下了眼泪。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耿为华从未对家人透露过自己的窘境,生怕他们为此牵肠挂肚,影响了他追求音乐梦想的决心。
只要能够最终实现梦想,再苦再累他都在所不惜。
就这样,靠着对音乐的纯真热爱和顽强意志,耿为华终于闯过了人生最为重要的一关。1987年,他首次加入军队文工团;199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最终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
在那个汇聚了艺术精英的地方,耿为华刻苦耐劳、兢兢业业,认真钻研每一首歌曲,终于在1997年凭借空军歌曲《绿色军衣》而声名鹊起,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
耿为华成名后,自然而然地也吸引了一大批狂热粉丝。在这些痴迷于他的粉丝中,有一个姑娘对他另眼相看、孜孜不倦地追随——她就是郑佳。
两人的相识要追溯到那场在西安举办的演唱会。当时还是个年轻姑娘的郑佳,怀着对偶像的痴迷之情,不远千里只为亲眼目睹偶像的风采。
演唱会结束后,她大胆地来到耿为华下榻的宾馆,央求他能给个签名、留个联系方式。
面对这样一个真挚热情的粉丝,耿为华难免有些受宠若惊。内心深处,他有一丝隐隐的自满和窃喜,于是爽快地在唱片上签下了名字。
可惜当时手头的唱片已经全部赠送完毕,只能郑重地表示歉意。
谁料郑佳竟然置之不理,反而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期盼有朝一日能够第一时间获知唱片到货的消息。这分明是一个年轻姑娘对着偶像的起劲,耿为华被这股热情所打动,不由得啧啧称奇。
从那时起,郑佳每周都会以毛笔书写的方式寄出一封封满怀心意的书信给耿为华,期盼总有一天能获得偶像的青睐。
渐渐地,耿为华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了郑佳在生命中的存在,但出于对她未来的考虑,他从未正面回应过郑佳的示好。
直到有一天,郑佳循着音讯赶来北京,在大雨倾盆中痴痴地凝望着耿为华家中的窗口。这一幕撼动了耿为华的心扉,他意识到郑佳对自己的情意已是如此之深,于是毫不犹豫地向她求婚。
在郑佳激动得几乎失声的回应中,这对疯狂的恋人就这样结为连理。
2000年元旦,32岁的耿为华与18岁的郑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年龄相差甚远,生活习俗也有天壤之别,但在新婚燕尔的喜悦中,这一切都弥漫在甜蜜的氛围里,仿佛永远不会消逝。
婚后的生活一开始还算美满,两人的相处模式相当有默契。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积累下来的矛盾也渐渐暴露出来。
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缺乏有效沟通,这些都像滴水穿石般慢慢腐蚀着他们的感情。
作为从小就生活拮据的耿为华,节俭惜福早已内化为他的生活理念。相比之下,郑佳生长在相对优渥的环境里,对金钱的概念可以说是漫不经心。
两人在这一点上的分歧尤为突出。耿为华会为一件八千多元的衣服而倍感奢侈,而郑佳对此却浑然不在意。
除了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更大的裂痕来自于他们对家庭的不同定位。耿为华把家庭看作是一个整体,家人之间应该相互体谅、互相包容。
但郑佳更多只是将家庭当成她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她渴望被理解、被呵护,却很少去换位思考别人的想法。
两人之间最大的隔阂,莫过于对待孩子的教育理念了。耿为华只是一名初中学历的普通人,很难给予女儿更多的学业指导。
而郑佳对此也有怨言,认为丈夫无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样的分歧在婚姻生活中积累的越来越多,终于在2015年的一次争吵中爆发了。当时正值女儿刚刚离家上学的时候,耿为华和郑佳为了一笔孩子的生活费的开支问题而激烈争执起来。
一开始的矛盾渐渐蔓延开来,似乎将多年来的所有不快都一并抖落了出来。
"你根本就不尊重我,把我当成什么了?!"郑佳声嘶力竭地质问。
"是你根本不尊重这个家!"耿为华怒火中烧,也无暇去顾及措辞了。
骤然之间,一切都乱了套。两人像彼此吐露着数年的怨气,好像终于等到了一个倾泻的机会。
"离婚!"
就这样,在一场无休止的争吵之后,郑佳动作利索地收拾起了行囊,将两人的结婚证和照片一一毁掉。而耿为华呆坐在原地,仿佛一夜之间就老去了十几岁。
这才知晓,他们之间曾经存在过的幸福,其实从一开始就是虚幻而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