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港深地名故事|深港最古老村落之一 南园村:新安县文化标本

作者:香港商报
港深地名故事|深港最古老村落之一 南园村:新安县文化标本

因为一条街道,知道了一个人;因为知道这个人,发现了一座古村落。

深圳发展速度飞快,新的道路、街区、园林层出不穷。这些新地标的命名方式各异,但以人名命名的比较少见。在深圳有一条登良路,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条以人名命名的街道,以为“登良”只是为了取一个好意头,类似“步步登高”“前程似锦”之类。后来才得知,该街道是以一位名叫吴登良华侨命名的。

吴登良,南园村人,出身贫寒,幼时远赴荷兰做中餐馆学徒,积攒了一点本钱后,自己开餐馆。上世纪20年代初,他拿出一生积蓄回家乡办教育,开办了当时宝安县惟一的洋房小学“南园小学”。除了修建校舍,吴登良还在村边买了10亩地,作为学校的操场。南园村人为了纪念他,在村里立了登良碑,并将操场前的马路命名为登良路。

港深地名故事|深港最古老村落之一 南园村:新安县文化标本

古村历史逾八百年

走访南园古村,本是为了寻访与吴登良有关的人和事,重点是南园小学和登良碑。遗憾的是,登良碑已不见踪迹,南园小学也已废弃,成了一处待改造的危房。好在村里还有不少老物件,古树古巷古建筑随处可见,特别是解元祠里对南山社学的介绍,令人对此地文化的源远流长印象深刻。无心插柳,不枉此行。

出发之前,笔者做了点功课,查阅南园村的文献资料发现,南园村位于大南山北麓,是深港地区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始建于南宋孝宗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现保存老屋数十间及祠堂、当铺、碉楼、围墙等历史遗迹,属于比较典型的广府围村。原住民以吴姓为主,所以又名吴屋村。吴氏历来重视读书,宋、明、清三代在朝为官或考取功名者达100余人。深港地区惟一有据可考的解元、万历版《新安县志》主要修纂者吴国光,亦出自该村。

来到南园村口,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书一联:一代英杰壮志豪情创大业,万世子孙重彩浓墨写春秋。平仄对仗并不很工整,但言简意赅,词达意顺。并且,这副对联跳出大多数城中村以村名作藏头联的通常做法,避免了凑字的牵强,寓意清晰流畅,从祖先的筚路蓝缕到子孙的继往开来,生动地传达出客家人特有的气魄和精神。

石牌坊坐西朝东,顺南新路而建,面向登良路。进入牌坊后,是一条数十米宽的水泥路,两旁不对称地排列着一些贴着或红或白瓷片的民居,底层开着各式各样的店铺,一看就是近十几二十年来新建的。南园街道办事处跻身其间,楼很普通,场面不大。沿水泥路往里走,路面很快就收窄成了一条条两三米宽的小街小巷,纵横交错。主要街道有三条,均呈南北向,依次为东街、正街、西街,大多数老屋和古建筑分布在这三条街道两旁。正街居中,是吴氏宗祠和村广场所在地,东街和西街一右一左护卫着正街。

可以看出,当年村子的朝向和布局与今天是完全不同的。由此联想到,若干年前,南头半岛上以南园村居中,北面是向南村,主体姓氏为郑姓;南面是南山村,主体姓氏为陈姓;加上吴姓的南园村,以及一些杂然其间的小村落,如北头村。村村相连,鸡犬之声相闻,儿女姻亲互通,半渔半农,古意盎然……

港深地名故事|深港最古老村落之一 南园村:新安县文化标本

树龄超600年的榕树。

绵延上千年的移民文化

南园村与北头村交界处,应是当年南园村的村头,有几株树龄上百年的古榕树。最古老的一棵栽种于公元1400年左右,有“深圳树王”之称。古榕树苍老而遒劲的枝干,坚定地伸向四周,像一把大伞为古村遮风挡雨,亦像一位饱经岁月洗礼的老人张开有力的臂膀,向人们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

大榕树下是两村的界墙,如今只剩下一米多长的断壁残垣,被榕树蓬勃的虬根紧紧锁住。这一米残墙得以保留,当有老榕树的护墙之功,因为拆墙就要破坏榕树的根系。墙上隐约可见一道小门,应是当年两村之间的通道,现在只有门框的轮廓,门洞完全被封死了,与苍苔斑驳的古墙融为一体,宛然几百年前村民生活的文物化石。

农人荷锄晚归,渔人收网泊船,小孩子追逐打闹其间,这样的场景想来就令人陶醉。不过,乡居生活除了温情脉脉,矛盾和冲突也不少。据说,南园、南山、向南三大村之间以前常有械斗发生,“吴陈郑,打死人唔使填命”的民谚流传于南头半岛上。南园村现存两座碉楼,以及至今还享受香火供奉的镇国将军祠,彷佛是当年村民械斗的一个注脚。镇国将军祠位于西街,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现存建筑为上世纪90年代重修。祠堂供奉“镇国将军”吴应雷,乃广东增城人氏。南园吴氏建村之初,曾遭受四邻诸姓排挤。在一场大械斗中,村里派人去增城求援,吴应雷及时率领人马赶来,让吴氏站稳了脚跟,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

港深地名故事|深港最古老村落之一 南园村:新安县文化标本

有“深圳树王”之称的榕树。

吴氏宗祠位于正街,三开间,三进深,是一座带牌坊的彩绘建筑。通过大门,可见正厅悬挂的“德馨堂”堂号。祠堂始建于元代,后历经重修,保存完好。内有南园吴氏迁徙记载:南宋孝宗年间,原居增城古滩的翰林院士吴洪渊,四方游历讲学来到南头半岛。他登上南山,见山脚下土地广袤肥沃,四周碧波荡漾,感觉是一片难得的风水宝地,决定在此建屋定居,吴洪渊遂为南园开基始祖。

在吴氏宗祠大门外,有一个大约8000平方米的广场,是南园村民的活动中心。深圳数以百计的城中村,村村都有一片或大或小的广场。南园村广场周边密布着食肆茶馆,其中,方圆几十米距离内,竟有三家川渝菜馆。这在广府文化流行的地区,显得有些突兀。笔者下意识地看了看旁边精致的吴氏宗祠,与这几家装修简陋的地方菜馆却毫无违和感。把它们串联起来的,这大约就是绵延上千年的移民文化。

随行的小伙子告诉我,这里前不久刚举办过千人盆菜宴。参加盆菜宴的,吴姓老村民已经不多了,都是操着南腔北调的租客,以四川、重庆、江西人为主。如今整个南园村的户籍人口只有180余人,而非户籍人口达3.5万人。从周边贴满瓷砖的简易小楼,以及小楼阳台或窗户上支楞着的晾衣架,可以看到城中村对深圳城市发展的独特贡献:出让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为成千上万的外来打工者提供住宿,并形成新的市井文化,使一颗颗漂泊的心灵有了安放之所。

共同传承新安文脉

南园吴氏,在新安置县及新安文化传承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即吴祚的陈情和吴国光的修志。

明隆庆六年(1572年),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刘稳巡行视察民情至东莞县南头镇。当时,倭寇侵扰频仍,东莞治所却在百里之外,每遇寇事,衙门鞭长莫及,百姓不堪其苦。得知刘稳巡行,众人推举德高望重的长者向刘稳陈情,希望设立新县。这位长者便是南园村人吴祚,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含泪向刘稳诉说了百姓的疾苦及图求保全的心愿。刘稳深以为然,上奏陈述要害,恰与明王朝经略南海的雄心不谋而合。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朝廷析东莞县南部滨海地带及沿海岛屿另置一县,取“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之意命名新安,辖今深圳、香港两地,治所南头。

新安县正式设立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数年后(1579年),南园村人吴国光荣登乡试榜首,成为深港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考的解元。吴国光始任广西永福县教谕,后升任广西兴安县令,转任浙江乐清县令。告老还乡后,受时任新安县令丘体干之聘,主持纂修首部《新安县志》,并参与筹建汪刘二公祠,撰写《海道刘公祠租记》。万历版《新安县志》现已不存,但以此为基础编修的康熙及嘉庆版县志,成为今天了解深港历史的重要史籍;《海道刘公祠租记》则是研究新安建县的重要历史文献。

港深地名故事|深港最古老村落之一 南园村:新安县文化标本

解元祠位于南园村东街。

解元祠位于南园村东街,砖木石结构,坐西朝东,正是为纪念吴国光而建。这是一座三开两进的小院建筑,始建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多次重修。正厅有供龛而无供像,龛旁石柱上悬一联“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字体古朴苍劲,耐人寻味。堂前廊庑环绕,陈列明清科考制度及新安办学情况介绍,有展板、有泥塑,还有私塾实景布置。展板上除了老照片和文字说明,一张张手绘示意图尤为传神。印象深刻的是一幅《科举考试分级取士图》,以叠屋形式展现了古代士子的功名之路,彷佛拾级而上,让人一目了然。

兴学重教 源远流长

南头地区兴学重教传统深厚,最早见于史料的教学形式是社学,有“社会办学”之意。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抗倭名将、南头水寨创始人汤克宽与东莞知县舒应龙,在今南头古城南面创建了第一所社学——梯云社学。十年后,从这所社学里走出南头地区第一位进士陈果;又三年,解元吴国光亦诞生于此。新安县建立后,兴办社学之风更盛,相继有登云社学、固戍社学、青云社学、碧溪社学、梧山社学等。

与此同时,由政府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县学也出现了。新安建县当年,衙署还借用东莞守御千户所办公,便把修建学宫作为建县重要标志,由知县亲自督建,并于次年完工。清代新安县学继续发展,先后有宝安书院、文冈书院、凤冈书院等,名闻遐迩。

明清时期,南头地区的古代教育达及鼎盛。新安虽是边陲小县,但“广励学宫,兴贤育才,一时辍魁南宫,联袂不绝。邑之学校,渐冠岭南矣”。一座南国边城,“地锺山海秀气,蔚然与邹鲁同风”。这不但体现在各种社学、县学的兴起,更体现在数以百计的进士、举人及其他功名人物不断涌现。他们所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个家族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赓续不绝的生命力。

南园村之行,毕竟是奔着南园小学去的。尽管到了南园街道办事处,就得知南园小学已废弃多年,笔者还是专程去了小学旧址。一则缅怀,一则找寻当年办学的蛛丝马迹。

港深地名故事|深港最古老村落之一 南园村:新安县文化标本

南园小学旧址,白色居民楼墙上仍隐约可见“南园小学”校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南园小学旧址位于南园村西街,教学楼原为一座三层西式建筑。据载,南园小学的前身是私塾“同源书室”,1921年在吴登良赞助下开办新学,1929年改建为“南园小学”。现存四层小楼是后来改建的,在三楼窗台下隐约可见“南园小学”校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左右两边和背后都是村民自建房,楼层无不高过小楼,可谓密不透风。小楼对面,有一个民国风格的六边形小亭子,砖石结构、立柱镂空,檐有雕花、顶有泥塑,显得十分精致,但周边停满了摩托车和电动单车。这估计是当年学校花园的一部分,怕是南园小学惟一的建筑遗迹了。南园小学是1972年迁建于北头村东街,并改名为南山小学。如今,南山小学已发展成为深圳市一级学校,获得过“全国优秀信息化学校”“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先锋基地”等荣誉称号。

告别南园村,再次步入登良路。路上车水马龙的景象,一时让人难以适应。作为一座迅猛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许多历史记忆都被悄然隐藏。或许,要真正了解深圳从何而来,体会它的多元性、立体性,还需要深入到南园村这些古村落的肌理中去探寻。

作者简介

木木

文史学者、专栏作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员。曾赴欧美多国游学,出版论著、随笔、游记多部。在巴山蜀水间生活了24年,旅居北京、香港各16 年,现供职于深圳。主要著作有《藏在地名里的香港》《深圳十峰》《缘于行走》《文明之约》《走出荆棘林》《热话题与冷思考》《激进温和还是僭越》《恩格斯传》等。

港深地名故事|深港最古老村落之一 南园村:新安县文化标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