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乱!乱!乱!今日头条这是怎么啦?

作者:教授作家太阳之子
乱!乱!乱!今日头条这是怎么啦?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侵权必究。图片系使用截图软件在电脑上制作。

乱!乱!乱!今日头条这是怎么啦?

今日头条曾经是一个晴朗、正气、很受读者和作者欢迎的自媒体平台。但如今的今日头条却存在很多乱象。

“AI创作”!“AI创作”!又是“AI创作”!

“AI”即人工智能。它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研、教育、信息传播、数据传输与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若将“AI”技术用于工程设计、动漫制作、一般程序性工作文案的写作等领域,我是不反对的。但如果用于大量网络文章的炮制,我是不赞同的。因为它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原创”劳动,如果将借助“AI”软件制作的文章打上“原创”标识是不诚实的,读者是不买账的,也是很多作者不屑为的。

但现在网上有很多作者发文称自己花费大量时间精心创作的作品在发表后却被打上了“可能存在AI创作,请注意甄别”的提示性标签,他们在大呼冤枉的同时感到自己的声誉受到了损害,非常恼火。我也被碰过几次瓷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可能存在AI创作,请注意甄别”的标签像一个意识不清、思维错乱、飘忽不定的幽灵,同一篇文章,它有时给你打上这种标签,过几天这个标签自动消失了,再过几天却又出现了,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文章是否为“AI创作”,头条平台管理者应在文章发布前与作者进行充分沟通,如果得到作者确认,可打上“文章系AI创作”的标签;在未得到作者认可并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可随意给作者的文章打上这种标签。那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亵渎,是对作者的大不敬。如果一些作者较真,他们可以以损害作者名誉罪对平台进行起诉。

因为这种现象在头条上发生过很多,我曾给平台管理人员建议,在这件事情上要严谨、慎重。需要对甄别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检测、评估,如果发现系统不成熟、经常造成误判,则应该弃用。

“取材网络”的文章比比皆是,却不注明信息的可靠来源

现在头条上很多人为了追逐热点,在未亲历、目击或对事件做过客观全面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常常就国际国内新闻进行报道和评论,却不注明信息的准确来源,仅仅在文末声明文章“取材网络”。这样问题就来了:(一)作者是否具有高超、准确、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确保其报道不失真?(二)如果作者在报道这些新闻事件时带着个人的情感、偏见,对事件进行分割取舍、歪曲篡改、甚至凭空编造假新闻,就会带偏舆论。针对这种情况,头条平台管理者应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进行核实,要求作者提供信息的可靠、权威来源,若系转引权威媒体的信息,要求其清楚注明信息的来源,以便读者甄别。如果作者不能提供信息的可靠、权威来源,则不予通过;对于造谣者视情节轻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至于那些言之无物、逻辑混乱、错字病句连篇、对读者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信息的文字垃圾,低级媚俗的文章和视频,把个人经受的暂时挫折失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社会和他人、充满戾气的偏激言论,更是受到广大读者的反感和抵制。

对于这些问题,今日头条应该好好进行反思,不断完善管理,还头条一个晴朗、正气的网络环境。

希望头条不要让用户失望。

作于2024年4月6日上午

乱!乱!乱!今日头条这是怎么啦?
乱!乱!乱!今日头条这是怎么啦?
乱!乱!乱!今日头条这是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