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顺气良方,4味药畅通全身之气,气顺了身体就顺!(一)

作者:经方中医张先生

《素问·举痛论》中深刻指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张介宾进一步注解道:“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这段经典的医学论述揭示了气的极端重要性。

气,作为人体内部的一种微妙能量,其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当情绪遭遇波动,无论是愤怒、喜悦、悲伤、恐惧、惊讶还是劳累,气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身体的某些功能出现紊乱。怒则气上,意指愤怒时,气机上逆,可能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喜则气缓,意味着过度喜悦可能使气机松弛,影响身体的正常运作;悲则气消,表示悲伤过度,气机消散,可能导致精神萎靡;恐则气下,说明恐惧时,气机下沉,可能出现腹泻等症状;寒则气收,寒冷环境下,气机收敛,可能引发身体寒冷感觉;炅则气泄,炎热天气下,气机外泄,可能导致出汗过多;惊则气乱,突然惊吓,气机紊乱,可能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劳则气耗,过度劳累,气机消耗,可能导致疲劳无力;思则气结,过度思考,气机郁结,可能引发胸闷、腹胀等问题。

顺气良方,4味药畅通全身之气,气顺了身体就顺!(一)

因此,治疗疾病时,调整气机平衡至关重要。通过调和情绪、调整生活习惯、运用中医调理方法等手段,使气机恢复和谐,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一观点体现了中医对于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养生之道。

为何“治百病调气为要”?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精微物质,它在体内流动不息,如春风拂面,如清泉流淌。当气机调畅时,五脏六腑如同得到了滋润的田地,功能得以正常进行,人体便处于健康的状态。反之,一旦气机失调,便如洪水泛滥,五脏六腑的功能便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导致新陈代谢失衡,各种疾病便会接踵而至。

顺气良方,4味药畅通全身之气,气顺了身体就顺!(一)

因此,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调理气机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医家们常常运用针灸、药物等手段,通过“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的方法,使气机的升降出入归于平衡协调的状态。如同调整琴弦的松紧,使之和谐共鸣,让身体重新焕发生机。

不仅如此,医家们还强调保养精神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天年。保养精神,就如同呵护一棵参天大树的根基,使其枝繁叶茂,生生不息。而调节气机,正是为了让这棵生命之树更加茁壮成长,不受外界风雨的侵扰。

因此,我们可以说,“百病生于气”的观点不仅是对气机失调所致疾病的深刻认识,也是对调理气机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只有让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归于正常,才能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得以和谐运行,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这正是医家们所追求的“以平为期”的至高境界。

顺气良方,4味药畅通全身之气,气顺了身体就顺!(一)

调“气”在中医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当气机失调时,会导致“痰瘀湿滞”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的淤积,这些病理产物是疾病发生和复杂多变的病理基础。因此,在疾病的治疗中,调“气”成为首要任务。正如《丹溪心法》所言:“顺气为先。”这意味着通过调整气的运行状态,可以促进身体的自然疗愈机制。

善于治疗痰饮的医生,并不直接针对痰饮进行治疗,而是调整气的运行。因为当气顺畅时,全身的津液也会随之顺畅流动,痰饮自然得以消散。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思维。

此外,根据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气的运行对于水和血的流动也至关重要。当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这意味着气的顺畅可以带动全身液体的流动,从而解郁导滞,促进病理产物的排出。

顺气良方,4味药畅通全身之气,气顺了身体就顺!(一)

《素问·调经论》中提到:“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这表明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病理产物的堆积可能会堵塞经络,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调“气”的过程中,还需要宣通府气,开窍道,为病理产物的排出提供通道。

综上所述,调“气”可以使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在“气”的作用下排出体外,从而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和谐。这种治疗方法旨在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通过调“气”,中医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促进身体的自然疗愈,实现身心健康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