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順氣良方,4味藥暢通全身之氣,氣順了身體就順!(一)

作者:經方中醫張先生

《素問·舉痛論》中深刻指出:“餘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張介賓進一步注解道:“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氣。”這段經典的醫學論述揭示了氣的極端重要性。

氣,作為人體内部的一種微妙能量,其平衡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健康。當情緒遭遇波動,無論是憤怒、喜悅、悲傷、恐懼、驚訝還是勞累,氣都會相應地發生變化,進而導緻身體的某些功能出現紊亂。怒則氣上,意指憤怒時,氣機上逆,可能引發頭暈、頭痛等症狀;喜則氣緩,意味着過度喜悅可能使氣機松弛,影響身體的正常運作;悲則氣消,表示悲傷過度,氣機消散,可能導緻精神萎靡;恐則氣下,說明恐懼時,氣機下沉,可能出現腹瀉等症狀;寒則氣收,寒冷環境下,氣機收斂,可能引發身體寒冷感覺;炅則氣洩,炎熱天氣下,氣機外洩,可能導緻出汗過多;驚則氣亂,突然驚吓,氣機紊亂,可能出現心悸、失眠等症狀;勞則氣耗,過度勞累,氣機消耗,可能導緻疲勞無力;思則氣結,過度思考,氣機郁結,可能引發胸悶、腹脹等問題。

順氣良方,4味藥暢通全身之氣,氣順了身體就順!(一)

是以,治療疾病時,調整氣機平衡至關重要。通過調和情緒、調整生活習慣、運用中醫調理方法等手段,使氣機恢複和諧,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一觀點展現了中醫對于身心健康的全面關注,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養生之道。

為何“治百病調氣為要”?氣是維持人體生命的精微物質,它在體内流動不息,如春風拂面,如清泉流淌。當氣機調暢時,五髒六腑如同得到了滋潤的田地,功能得以正常進行,人體便處于健康的狀态。反之,一旦氣機失調,便如洪水泛濫,五髒六腑的功能便會受到嚴重的幹擾,導緻新陳代謝失衡,各種疾病便會接踵而至。

順氣良方,4味藥暢通全身之氣,氣順了身體就順!(一)

是以,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調理氣機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環。醫家們常常運用針灸、藥物等手段,通過“補其不足,損其有餘”的方法,使氣機的升降出入歸于平衡協調的狀态。如同調整琴弦的松緊,使之和諧共鳴,讓身體重新煥發生機。

不僅如此,醫家們還強調保養精神的重要性,認為隻有形與神俱,才能盡終天年。保養精神,就如同呵護一棵參天大樹的根基,使其枝繁葉茂,生生不息。而調節氣機,正是為了讓這棵生命之樹更加茁壯成長,不受外界風雨的侵擾。

是以,我們可以說,“百病生于氣”的觀點不僅是對氣機失調所緻疾病的深刻認識,也是對調理氣機重要性的高度概括。隻有讓氣機升降出入運動歸于正常,才能使人體的五髒六腑功能得以和諧運作,進而達到“正氣存内,邪不可幹”的健康狀态。這正是醫家們所追求的“以平為期”的至高境界。

順氣良方,4味藥暢通全身之氣,氣順了身體就順!(一)

調“氣”在中醫理論中占據重要地位,它是保持身體健康和治療疾病的關鍵所在。當氣機失調時,會導緻“痰瘀濕滞”等病理産物在體内的淤積,這些病理産物是疾病發生和複雜多變的病理基礎。是以,在疾病的治療中,調“氣”成為首要任務。正如《丹溪心法》所言:“順氣為先。”這意味着通過調整氣的運作狀态,可以促進身體的自然療愈機制。

善于治療痰飲的醫生,并不直接針對痰飲進行治療,而是調整氣的運作。因為當氣順暢時,全身的津液也會随之順暢流動,痰飲自然得以消散。這種治療方法展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和辯證思維。

此外,根據氣血津液的互相關系,氣的運作對于水和血的流動也至關重要。當氣行則水行,氣行則血行,這意味着氣的順暢可以帶動全身液體的流動,進而解郁導滞,促進病理産物的排出。

順氣良方,4味藥暢通全身之氣,氣順了身體就順!(一)

《素問·調經論》中提到:“五藏之道,皆出于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這表明經絡是氣血運作的通道,病理産物的堆積可能會堵塞經絡,影響氣血的正常運作。是以,在調“氣”的過程中,還需要宣通府氣,開竅道,為病理産物的排出提供通道。

綜上所述,調“氣”可以使痰飲、水濕、瘀血等病理産物在“氣”的作用下排出體外,進而恢複身體的陰陽平衡和氣血和諧。這種治療方法旨在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态。通過調“氣”,中醫不僅能夠治療疾病,還能促進身體的自然療愈,實作身心健康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