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作者:奇闻野史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2024年3月28日,日本再次通报两起因服用小林药业含有红曲产品致死的案例。

截至目前,已经有4名受害者离世,尚有超过百余名受害者入院治疗。

根据媒体报道,住院患者的情况不容乐观。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负面消息爆出,表面上,小林制药正面临着严重的公关危机,作为一个拥有百余年历史的行业巨物,如今的局面很容易让公司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从公司的回应来看,小林制药似乎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回顾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是3月25日,小林制药的股价盘中疯狂跳水16.51%,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同日,公司发布公告,因为33人使用公司生产的某种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而导致肾部病变,26人因病情严重入院治疗,因此才使得公司的股价异动。

从这份回应可知,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致人伤残的情况其实从很早就出现了。

早在1月上旬,公司就收到了合作医院发来的报告,至少六名患者异常入院,根据化验结果,可能和红曲保健品有关系。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然而当时的小林制药却一边回复医院,称无法确保此份报告的合理性,一边暗中利用自身的能量让各大医院噤声,足足将事件捂了2个月之久!

直到碰上了更大的资本力量,在股市上现了原形,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这就是实打实的欺瞒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 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虽然有海外销售渠道,但是绝大多数还是用于供应本国,可见其根本不屑于对客户进行分级,而是一视同仁地轻视和伤害。

在这种心态下,其所生产的产品,出现各种异常,也都在情理之中了。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作为一家成熟的公司,既然产品问题无法避免,公关也是其挽回形象的重要手段。

毕竟巨额的赔偿问题无法避免,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态度、友善的话语、自责的情绪,都有助于重新树立公司的形象,如果处理得当,甚至公司形象会比没发生问题时还高大上。

遗憾的是,小林制药的行为,充分证明了其社会责任感的欠缺!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在确定产品问题后,小林制药只能给出了牵强的解释,声称有6.9吨的红区原材料混入了异常物质。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这个说法非常值得推敲,小林集团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所谓的异常物质,可能是外部投入、菌种异变、竞争对手陷害,反正具体原因不明。

而这些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不可控的!

换句话说,小林制药可控的品控环节,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除此之外,小林制药还表示,截至目前,这种未知成分与消费者患病之间是否相关还没有定论,充分摆出了一副为未知原因背锅的可怜嘴脸。

然而在市场上,小林制药不仅疯狂召回在流通产品,还大力呼吁消费者立即停止服用这些产品。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当然了,小林制药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传统技能——躬匠精神!

小林制药社长小林章浩在发布会上疯狂鞠躬致歉,并信誓旦旦承诺查明原因,阻止事态恶化,积极履行使命,保卫日本社会的医药环境健康。

瞧他那慷慨激昂大谈企业责任感的模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小林制药是受害者呢。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虽然小林制药保健品致死伤亡事件出现得措手不及,但是并非完全无迹可循。

其实,近二十年来,日本企业,其中不乏全球知名的大型企业,早已频繁爆发了质量问题、数据造假、召回标注不统一等问题。

各种鞠躬门、道歉门、辞职门、召回门的丑闻接二连三次第出现,这也给“日本制造”的“光环”不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许多学者表示,从日本的钢铁、汽车、食品加工到这次的医药行业,丑闻频出背后的表面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制造、管理体制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日本制造已经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众所周知,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能在上世纪70年代快速崛起,完全是因为美国的支持。

通过殖民模式,获取和升级了较为完整的生产线,并且成功打入了西方市场。

这种盛景几乎让人们忘记了日本的工业当年完全是靠着山寨起家,只能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牺牲了一整代人的人生去换取国家的发展。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不可否认,日本借助这一波政治红利,在制药、汽车、软件、半导体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领先,然而当中国开启一轮又一轮工业升级后,我们已经呈现后发制人的态势。

反观日本,由于其在工业4.0的浪潮中,选择了与世界主流相悖的方向,所以其工业升级异常困难,继而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在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在日本的工业体系中,最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是半导体、碳素纤维、合成生物制剂、化工原料等中间产品,而非直接投向市场的最终产品。

即使降低生产要求,也不易被直接揭发,很难被消费者直接发觉。

这种外部约束的减弱,“鼓励”了生产企业心中的“恶之花”萌生与发芽,让一些人铤而走险。

而小林制药的问题,再一次印证了这一说法,也完美解释了为何近年来日本制造丑闻不断,节节败退。

与其说此次事件是小林集团的丑闻,不如说这是日本制造走向衰败的常态化反映罢了。

小林制药红曲致死事件:外物污染、生物变异,借口总比办法多!

日本制造一方面声名在外,另一方面,各种生产管理漏洞始终在暗地里躲藏。

只不过日本社会向来“羞于”自揭丑事,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媒体也不会过度渲染企业丑闻,给经济热泼冷水!

这就给外界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日本企业都很优秀。

如今,世界进入信息无障碍交互的时代,随着日本社会的变化,曝光这些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人们也意识到日企和其他企业并无二致,只是被光环和名誉所掩盖。

小林制药的丑闻,其实是日本制造走向衰败的常态化反映,虽然这些资本巨头多年来和政府关系融洽,垄断了市场和舆论,但是此类丑闻对集团的打击力度却是不容小觑的,量变引起质变,最终或许会击溃日本工业和经济体系。

参考资料

本文中关于日本制造丑闻的部分内容,参考自英国广播公司网《《Most of Japan’s cmopetitors sold far more EVs in 2020》,发布于2021年3月6日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或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方便后续第一时间接收文章推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