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情有义有人生:《论语・卫灵公篇》(38)

作者:沐浴墨香张一鸣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夫子说:“事君,先当敬守职事,把领取俸禄放在后面。”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这章句《论语》,应该发生在孔子为官期间的心得。孔子当官有三个时期:一是公元前532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第二个时间是公元前501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第三个时期是公元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

“事”的本义是官职。《说文》给出的解释是:“事,职也。”这里用作动词,是侍奉;供奉的意思。

“君”,表示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之通称。《荀子·礼论》记载:“君者,治辨(通“办”)之主也。”古代帝王崇尚无为之治,具体的事都由手下人来办理,这些主持办理具体事务的人就是“君”。到了西周时期,周朝的王称为天子,“君”指诸侯国的国君,如齐国的国君齐桓公,鲁国的国君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等,是一个诸侯国的当权者,后来,“君”也变成一种敬称。

春秋末期,社会已经是“君不君,臣不臣”的现状了。在鲁国,国君的权力从鲁桓公开始已不在国君的掌控之中,真正掌权的是“季氏三桓”。但在鲁国为官的孔子,强调的还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所以,他不说事“季氏三桓”,而是说“事君”。“事君”是说一个人在为诸侯国,为国家做事,而不是为当权者在做事,这是孔子“正名”之说的又一例证。

“事君”之道,是要讲究忠诚。《论语•泰伯篇》记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敬重,尽心尽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己之所能”为国家做事,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从襄阳隆中请出诸葛亮为军师。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一生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呕心沥血。诸葛亮注重选拔人才,任人唯贤;赏罚分明;虚心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严格要求各级官吏,惩办贪污不法行为,以树立官员廉洁奉公的风气,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可以说是古代“事君”的典范。

有人将“事君”理解;眼里只有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决定,没有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放在心上,这不是真正的“事君”,这是一个人的奴性,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符合孔子这句话的原意的。

有了“事君”这一基本条件,才会有“敬其事而后其食”的说法。

古时候,“恭敬”这两个字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礼记•曲礼》记载:“毋不敬。”不要不敬,对于一切人、事都要“敬”。“礼”的本质是“敬”,做一切事情,内心里都要做到“敬”。

《论语》中,“敬”字出现22处。《论语•子路篇》记载:“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做事时候,要有一颗“敬”心,不可马虎大意。所以“敬”有专心、认真的意思。“敬”还有修身的意义。《论语•宪问篇》记载:“修己以敬。”意思是说,修养自身以敬人、敬事。《论语•季氏篇》记载:“事思敬”等等。

南宋大儒朱熹说:“敬者,主一无适之谓。”“主一”是专注于一事,专心致志;“无适”是说无杂念、不分心,心无旁骛。一个人把事情当做一件事,认真去做,这就是“敬”。

《弟子规》记载:“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这也是敬!即使拿着空空的容器,也要像盛满东西时一样小心翼翼;走进无人的空房子,也要像主人在家中一样,注意自己的举止,不能随随便便。

“敬其事”讲的是把你该的事情、事业做好,结果自然就会有“其食”。

“食”的本义有动词、名词两种用法。作动词时指进食,吃;用作名词时,词义是食物,主要指饭食、粮食。由吃义引申为享受,又由比喻而引申为日食、月食,并进一步引申为亏损。《礼记·坊记》:“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意思是说,君子与其使俸禄高于个人的才能,宁可使才能超过个人所得的俸禄。这里的“食”,指的就是食禄。

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尽职为先,食禄为后,这才是真正的“事君”之道。《论语•雍也篇》记载,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这段话的大意是,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如果感觉给的多了,就把多余的给你的乡亲们吧。”孔子的意思是说;原宪,这是你该得的报酬,你也不要推辞。该得的一定要拿,不该得的一定不要伸手,不仅仅指不可贪图钱财,也包括对突然降临的功名利禄。有个成语叫“无功不受禄”,意思是指一个人没有建立功劳,就不可无故接受俸禄。也泛指对人没有好处,就不可接受人家的馈赠或优待;否则的话,用陈毅元帅的一句话,那就是“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在“事君”的过程中,“敬其事”才能“后其食”。用现在的话说一个人先全力以赴工作了,才有资格谈报酬这事儿。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是说“先把活干好,再说拿钱的事”,如此理解的话,干活的目的就是为了拿钱。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谁给钱多,就给谁干活,这岂不是“有奶便是娘,有钱便是爹”吗?君子“事君”,不以求禄为目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义,是“谋道不谋食”的境界。但如果事事先讲报酬、官位和俸禄,再去做事,这样的人生境界真的太小了。至于那些无所事事、以权谋私,还好意思拿报酬的人,我们就不必管他了,因为古人已做出了结论,这叫“尸位素餐”。有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冗员,凭看人事或其它特殊的关系,只知道每月按期领取薪金,每日吃喝闲坐,而不做任何工作,这种人都可以说是尸位素餐者。

这里说的是“事君”,“事商业”也是如此,经商,你也得先“敬其事”,这才是一种经商的大谋略。

如果说“敬其事”是劳动的话,那么“而后其食”就是劳动后的所得,就如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样的。只有你尽心竭力工作了,你才会有回馈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说一个人一定是“事君”,就不讲“其食”,而是讲“敬其事”和“后其食”哪一个更符合君子追求的目标而已。人都有生存的基本需求,但君子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那就是为了做成事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他们往往会把物质待遇的追求放在第二位。是君子,你就会选择“敬其事”;小人则把“其食”放在人生的第一位,孔子讲的是这个意思。

认真学习《论语》,我们逐渐明白,在“劳”与“得”的关系中,孔子强调的是先“劳”,有了结果之后,才是“得。”《论语•雍也篇》记载:“仁者,先难而后获。”(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甘居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论语•颜渊篇》记载:“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做事,而后再考虑自己的所得,不就是一天天提升道德修养了吗?)孔子的观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工作第一,享受第二。

敬业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能力。

“事君”讲的是“敬”,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我”和“大我”的问题。“大我”之人,心怀天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这样做事,自己不会失望,所侍奉的“君”也不会失望的。而“小我”之人,一切唯我为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一个人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了,才会有下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后其食。”相反,先“其食”而后再讲“其事”,这本身就是一种违背常规的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有没有一颗敬心,结果只能惹人生厌,还将什么薪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