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4返乡观察|孩子的压岁钱是自己保管还是交给父母?

2024返乡观察|孩子的压岁钱是自己保管还是交给父母?

2024返乡观察|孩子的压岁钱是自己保管还是交给父母?

作者:吕佳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

最近压岁钱的归属问题受到大家热议,压岁钱到底该由谁保管?又该由谁来支配呢?

小伟(化名)今年刚上高中,这天他拿着今年收到的1000元压岁钱,开始了和家长的“谈判”:“这些钱就我收着了,可以吧?”家长表现得很震惊:“原来不都是我们给你收着吗?又给你补课,又给你交保险,反正最后都是花在你身上了。”小伟依旧坚持:“同学们都拿着这钱买点自己想买的东西,何况我也不花还自己留着呢!”父母也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爱乱花钱的孩子,终于在小伟的坚持下,家长同意了由他自己来保管压岁钱。

笔者本人的老家位于河北省某县级市,在这里,每年过年亲戚长辈都要给晚辈准备压岁包,里面装着压岁钱。在我本人的印象中,压岁包是越来越厚,可能在十年前还能看到50元的纸钞,慢慢的,红包里100元的纸钞越来越厚,甚至有时厚得都舍弃了红包的束缚,只给一沓现金,随着数字货币的兴起,线上转账也渐渐成为了一种给红包的方式;前几年开始,一些孩子数量一样的几个家庭,都商量好互相不在给红包,她们这样解释:“一家都一个孩子,基本上就属于交换了,太麻烦也没必要,要是有的给的多、有的给的少这样倒更麻烦”;我们暂且不讨论金额多少和这些方式的好坏。在这边,只要晚辈还没有工作赚钱,还在上学阶段,几乎都会收到红包,因此本人观察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压岁钱的归属和支配也是在变化的:

首先,在小学以及更小的阶段,孩子日常生活的开销几乎由父母全权负责,孩子对于钱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对于上千元的压岁钱更是缺乏支配和管理能力的。因此,由家长保管成为了一种习惯,孩子也很少过问。(小美和小帅是姐弟俩,姐姐10岁,弟弟4岁,今年她们各自收到的红包金额大概9000元左右,她们的妈妈跟我说:“孩子没有问过压岁钱的去向,都是我们给保存,她们基本也都没有花钱的机会,就让她们知道有个压岁钱的年俗就得了,这些钱基本都存到家庭账户了,没啥特殊用途,连一个培训班的课程都抵不上。”)到了中学阶段,孩子们的需要不再局限于家庭提供的生存、发展和受保护等等,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会更加依赖其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简而言之,他们与社会联系的更紧密了,接受了更多的外界信息,同时物欲也会得到激发,也就慢慢产生了支配自己压岁钱的想法,这时,孩子们会为自己争取部分的压岁钱来自己管理和支配,这也不失为一种锻炼责任心和金钱管理能力的一个契机。

近期“压岁钱该归谁所有”这项词条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更是有专业律师来解答这个问题,那么从法律角度看,压岁钱该由谁保管又被谁支配呢?根据民法典规定,压岁钱作为一种赠与行为,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与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当孩子或其监护人表示接受、钱款发生转移的时候,压岁钱的所有权是归属于孩子的;同时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民法典还规定,未成年人的家长作为监护人,有权代未成年人保管财产;最后,虽然所有权归孩子所有,但能不能随意支配,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购买大件用品或大额的游戏充值、打赏等行为,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追认。看完法律对压岁钱所有权和支配权的解释,我们对“压岁钱该归谁所有”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明确且合法的答案,那这样就结束了吗?

其实,当我们试图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压岁钱归属权的问题时,这项习俗就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压岁钱,又叫压“祟”(是指不吉利的东西)钱,作为新年习俗相传起源较早,真正在全国范围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要用压岁钱来压祟驱邪,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与真切祝福。早期,压岁钱并不是给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的东西,是希望起到压祟、压惊、辟邪等震慑性的作用;后来,人们逐渐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强化了,就变成了给真正的货币。

在探讨压岁钱到底应该由谁保管和支配之前,我们不妨想想它更应该是一份资产还是一项民俗?基于当代社会生活实际来看,压岁钱更像是披着民俗外衣的资产,站在齐美尔的角度来看,给压岁钱就是一种与他人的互动,这种行为包含着人与人的关系范畴,当然也会受到现代性特点的影响,因此也必然会面临传统文化和现代理性之间的张力;从50年代的币制改革,到改革开放后大陆经济状况不断好转,压岁钱给真正货币的习惯和越给越多的趋势很难彻底改变,那么既然它已经作为一份资产,如何让它的传统民俗价值更大地发挥才是值得思考的。

首先,可以强调压岁钱的仪式感,当代年轻人越来越重视仪式感,认为通过一定的仪式可以更好地给行为和日常生活赋予意义,突出压岁钱的仪式感一方面可以让小朋友们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在新春佳节增添浓厚的年味儿;此外,通过学校教育让孩子们学习了解更多关于压岁钱的来源和故事,知道压岁钱不仅仅是亲戚长辈间的一种交换,更是一种习俗的传承和美好祝愿的表达;最后,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不得不重视媒体和网络传播的力量,大力创造、宣传积极正能量的歌曲、节目,对一些将压岁钱功利化,恶意抹黑传统文化的作品及时纠正引导,让优秀民俗文化增添浓浓年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