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的尘埃——比較視野中的中西傳統節日文化

作者:豫鉴历史

李欣/ 文

历史的尘埃——比較視野中的中西傳統節日文化

▲[清代]唐岱、孫祜《庆丰图》,绢本设色,393×23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撰文:李欣

简单地说,节日就是具有群众性、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殊日子;而传统节日则是传统民间文化生命力的集中展示。它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由随意到定型、逐步发展和补充的过程,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但这种时间段落的划分,又不仅仅是由人们主观的时间观念,或者如胡塞尔所说的由“内在时间意识”来决定。它是自然时间(季节时间)过程与人文时间意识的有机结合。岁时节日是人们认识、处理自然时间过程与人事活动协调的时机。岁时节日随着历史社会的阶段变化,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文化主题。在早期社会,它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时间顺应以及对神灵的祭祀,人们循时而动,遵循的就是神秘的天时,是自然性与宗教性的时间表达。后来,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增强,社会力量的强大,人们更强调国家与社会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与地位,岁时节日中的自然时间性质日渐淡漠,季节性祭献的时间仪式也逐渐世俗化为家庭或社会的聚会庆祝活动,岁时节日主要成为社会性与政治性的时间表达。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分析,说到底就是剖析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以及在这一文化覆盖下的民族心理特征与行为模式。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如春节、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产物,与天文、历法、民族思维方式、民间信仰、文化心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节日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反馈给社会生活,被社会生活所取舍,同时在变异中作为一种文化意识承袭流传,逐步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传统节日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特征乃至民族精神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着融合民族情感、形成文化共识、积淀社会文化、促进商品交换的作用。

如圣诞节,即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复活而确定的。

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其内容几乎包罗了民族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心理、性格等,无不通过节日体现出来。传统节日文化既包括居住、饮食、服饰等物质层面的诸文化要素,也反映出民族的社会结构、体制、制度、法规等文化要素。同时,由于节日文化蕴含了民族的历史渊源、信仰崇拜、习俗礼仪、风尚人情、社交娱乐、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要素,因而它能够从深层显示民族文化的内蕴,揭示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精神的本质,并对这些传统方式代代传承。

与中国的传统节日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洋节也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体现,在人类集体的文化记忆里,有其相同的地方,也因来自不同的文化系统而存在着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日娱乐中狂欢的内敛与狂放

中华民族的典型节日——春节,源头可溯至上古时代的“腊祭”,即一年农事完毕,要举行报答神赐的年终祭祀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庆祝丰收,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驱疫攘灾活动。到唐代,春节除了为祭神和攘灾外,世俗娱乐的成分大大加强。刘禹锡在《元日感怀》中形象描述了春节的活动及景象:“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可见,在唐代春节已经有很多娱乐的内容了。

西方典型节日——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相传是耶稣基督诞生的纪念日。关于耶稣出生的确切时间,史无记载,现在的耶稣诞生日是罗马天主教会于公元353年规定的。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据说是与古罗马人在每年的12月17到23日间祭祀太阳神有关,意在颂扬耶稣如同太阳出升一样给世界带来光明。因为《圣经》中说耶稣是半夜里诞生在伯利恒的,所以圣诞节的庆祝活动从12月24日夜开始。起初圣诞节的活动都是宗教性的,围绕庆祝耶稣的诞生而展开。而广受孩子们喜爱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则是1600年后在德国产生,逐渐传播至英国、美国等地。

从中西方两大传统节日的起源来看,这两大节日都同时具备祭神和娱人的特征,是神圣重要而又美好快乐的日子。

但同在感情宣泄的娱乐节日里,中国人表现得非常内敛,西方却表现得更加狂放。中国民间影响最广泛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是一个全民同庆的欢乐节日,自古中国便有“闹元宵”一说,一个“闹”字代表中国人在这一节日里欢乐和情感宣泄达到了极致。唐朝诗人张祜的那首《正月十五夜灯》可以让我们想见当年长安过元宵灯节“闹”到何等程度:“千门开锁万户灯,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元宵节的“闹”虽然具有狂欢精神,但与西方的狂欢节在文化实质上区别相当大。中国千百年来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墨守的感情规范,所以,一般的成年人很难真正“狂欢”起来。人们更多的愿意做旁观者,而缺少全身心介入的冲动。这导致了在具有狂欢性质的活动中,常常是一部分人激情四射,而大多数人则置身之外。西方的狂欢节表现出的是一种非理性的精神狂欢,人们全身心投入,如西方著名的四大狂欢节,都极力彰显着人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有一种对主流文化的颠覆精神。而被一些学者视为“中国狂欢节”的元宵节更多的是与民间信仰、商贸购物、娱乐活动等相联系,虽然在一定时期强调“官民同乐”,但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颠覆等级制度。所以,中国的狂欢精神是具有内敛性的,是非释放型的。

历史的尘埃——比較視野中的中西傳統節日文化

二、宗教信仰的世俗化与神圣化

在中西方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要进行神灵的祭拜,不同的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灵是为我所用的神灵,所谓“祭

如在,祭神如神在”。中国民间信仰宗教鬼神,祭祀的神灵数不胜数,甚至连娼妓、乞丐、盗贼都有自己的崇拜神。这一以人为本的文化特征在传统祭祀性节日中展现无余,如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时家家祭祀“灶君”。灶君即灶神,民间称之为“灶君司命”、“司命真君”、“灶君爷”、“护宅天尊”等,是玉皇大帝的部下,主司各家人的祸福,监视人们行为的是非善恶,到年底时就上天汇报。因此,到了祭祀之日,人们都要为他准备丰盛的、粘性的、香甜的食物以粘到他的嘴上,使他上天之后不能开口讲主家的坏话,只能甜嘴蜜舌地讲好话。此外,人们还要烧钱纸供奉他,实际上是对其进行贿赂。

中国传统节日的另一大目的——祭祖,则更是建立在世俗性血缘宗法基础上的慎终追远仪式。这类节日往往注重对祖先的缅怀,祖先祭祀往往在祭祀神灵的同时一并进行,人们认为祖先和神灵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一起在天上俯视着芸芸众生,保佑着后代平安富足。但是,这样的祭祀并没有真正进入到严格意义上的与祖先“神”交的精神层面。

而在西方的传统节日中,无论是生产性的祈年、生活性的祈福或者是宗教性的祭祀,极少见到类似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突显现实利益诉求的祈拜活动。因为西方基督教的上帝,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创造者,他既不允许人们崇拜其他的神灵和偶像,人们也不必要去崇拜其他的神灵和偶像;人类的现世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其福祸、寿夭、贫富都是上帝先天注定赐予的,而非后天可以求得的。每个人都只对上帝负责,或者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负责从而求得上帝的宽恕或青睐,以便在死后进入天堂,而不是对自己的祖先负责。在上帝的面前,在“最后的审判”到来时,无论亲疏、尊卑、贫富都是平等的。因此,西方人对公正无私的上帝无比敬畏,而中国人对神灵和祖先暗藏私心,追求某种世俗利益。

三、集体意识与个性追求

当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传统节日从性质到形式,开始为儒家伦理学说支撑的家族制度服务。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人,但不注重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强调宗法集体,以群体、大局为重。这表现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则注重血缘性、群体性的家族全体成员能共享团圆之情、天伦之乐,强调的是阖家团圆、圆融完满。“团圆”、“亲情”、“全家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词。例如,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正月十五的元宵、中秋节的月饼等象征着家人团圆的食物、中国特有的“春运”现象、节日的走亲访友等,都是借节日来密切人伦关系、交流生产与生活的信息,体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宗法血缘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意识。

西方社会也有类似感恩节等全家团聚的节日,但在众多的传统节日里更热衷于挖掘个体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奋斗与个人享乐,注重个性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这样的主张在当今时代,很容易得到众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认同和接受,因此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移植能力。中国节日重在“家庭的幸福感”,而洋节个性化强,追求的是“自我的快乐感”,追求外张力,“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这些对于禁锢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极具吸引力,可以看做对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缺乏个体意识的补充与丰富。

历史的尘埃——比較視野中的中西傳統節日文化

四、饮食文化与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出于对神灵的尊崇,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都会根据各种神灵的“嗜好”,为其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人们在祭祀之后,也会分享到一份美餐。在缺吃少穿的年代,节日几乎成了人类传承其优秀饮食文化的特殊时段。这种情况在享乐主义思潮蔓延的唐宋元明清诸代,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节日除去其从不间断地传承着古老的精神文明外,奢华的仪式背后,还为人类保留下了相当丰富的物质文明。春节、元宵节、立春、端午、中秋、腊八,为我们传承了饺子、元宵、春饼、粽子、月饼、腊八粥等独具特点的节日食俗。许多配套的宴会佳肴,也无一不是从年夜饭、祭神、祭祖等大型祭奠食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眼中形成一种错误的印象: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上就只是“吃”。

西方节日尽管也有系列的节日食品,如圣诞烤鹅、复活节彩蛋、感恩节的火鸡、红莓苔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等,但更多表现出现代人憧憬的精神追求,或者是一种宗教的神圣感,如高耸入云的教堂、摇曳的烛光、宛若天籁的圣诞颂歌,或者是极富现代气息的浪漫氛围,如娇艳欲滴的玫瑰、甜美可心的巧克力,或是具有释放紧张情绪、缓解压力的狂欢盛会,如光怪陆离的鬼面具、热烈奔放的手舞足蹈,等等。至少从表面上看,洋节比多以食品代表节日全部内涵的中国传统节日更能满足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的现代人在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十分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可以说,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综合反映民族文化的“博览会”和“多棱镜”,蕴含着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哲学、文艺学等丰富的内涵。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各具魅力,而对于几千年来习惯了一种固定方式的中国人来说,文化的差异赋予了洋节以新奇感和吸引力。洋节乘着全球化之浪潮,已与中国的传统节日造成竞争之势。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将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下去,将成为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