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年初四,走进龙柄军刀背后的烽火岁月|博物馆里过大年

作者:南方+客户端

视频加载中...

点击视频了解龙柄军刀背后的历史。

大年初四,走进龙柄军刀背后的烽火岁月|博物馆里过大年

大年初四,东莞博物馆联盟推荐了一件不一样的“龙文物”——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藏的龙柄军刀。

该文物刀长97厘米,刀鞘长81厘米,刀身材质为青铜加钢锻造,龙头状刀柄及护手均用铜制,于2009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征集。

大年初四,走进龙柄军刀背后的烽火岁月|博物馆里过大年

龙柄军刀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藏

据悉,该刀为清末陆军新军使用的军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曾使用过。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唐以来,龙纹和龙形大量出现在皇室服饰上,宋代对龙的形象做了规定性的阐述,使得之前历代带有不同程度随意性的龙纹走上规范化轨道。

大年初四,走进龙柄军刀背后的烽火岁月|博物馆里过大年

龙柄军刀(局部)

东江纵队纪念馆讲解员陈梦讲解道,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清末统治阶级开始组建新式陆军,陆军新军将领佩刀的刀柄设计为龙头柄。作为武器的龙纹军刀本身并没有善恶属性,在封建统治阶级里,龙纹是皇权的象征;在清晚期新军军官刀上,龙纹是级别的代表;在工农自卫军手中,龙纹军刀是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利器,“而在与近代战争有关的陈列中,我们能看到的许多清晚期的冷热兵器,就是中国近代人民武装革命斗争历史的有力物证。”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抗战遗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馆区占地53319平方米,是当前广东规模最大、设置水平最高的遗址类抗日战争专题博物馆。

春节假期,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持续开放。市民可以走进纪念馆,瞻仰“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铭记历史,弘扬东纵精神。

大年初四,走进龙柄军刀背后的烽火岁月|博物馆里过大年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航拍

东莞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于1940年10月创建的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是华南敌后建立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称为“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的根据地”。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设有“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东江纵队历史主题陈列、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复原陈列、东莞市国防教育主题公园等三套陈列展览。

大年初四,走进龙柄军刀背后的烽火岁月|博物馆里过大年

“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东江纵队历史主题陈列

东江纵队历史主题陈列内容紧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客观、全面地展示东江纵队的创建、发展和夺取胜利的光辉史实。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复原陈列,再现了当年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斗争的历史风貌,客家民俗特色浓厚。

大年初四,走进龙柄军刀背后的烽火岁月|博物馆里过大年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东莞市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包含国防武器陈列展区、战争历史与国防武器图片展区和国防教育主题展示三个部分。国防武器陈列展区主要陈列大陆不同时期退役的高射炮、雷达车、导弹、舰炮等国防武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国防教育知识,打造国防教育新平台。

大年初四,走进龙柄军刀背后的烽火岁月|博物馆里过大年

相关:

大年初三,龙九子鸱吻邀你赏“龙首”楹联|博物馆里过大年

大年初二,描金双龙带你“大观”岭南美学|博物馆里过大年

大年初一,彩云蓝龙陪你过锦绣新年|博物馆里过大年

博物馆“群龙串门”!莞版“寻龙诀”邀你打卡文物上的龙

南方+记者 马新杰

资料来源: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东莞博物馆联盟

【作者】 马新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