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作者:影史迷踪

一个主权国家土耳其竟然愿意以大易小,干起了换国土这种的亏本买卖,这难道不是在自取灭亡?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在20世纪初,土耳其就干过这么一件荒唐事,国土交换的对象是伊朗。但是,土耳其不仅心满意足地换了,还为此平定了内卷。当然,这件事情至今仍有影响。那么,当年的土耳其为什么要做这种荒唐之举?伊朗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一、土耳其主动交换国土的根源

用233平方公里的山间肥沃盆地换取一块平凡的100平方公里土地,这就是土耳其和伊朗在1932年进行的交易。

虽然在众人看来,土耳其的领导人似乎“脑子进水”,但是在其国人看来,却是非常划算。

因为相比国土,土耳其人更忌惮库尔德人。

库尔德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一起并称为中东地区的四大古老民族。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相比其他三个民族,库尔德人稍逊一筹,经历了上百年的动荡,他们并没有在混乱的中东地区建立起自己的国家,经常在区域冲突中依附、分裂,再依附。

所以,他们的分布地区非常分散,有一部分库尔德人住在波斯(伊朗)地区,有一部分人住在土耳其,还有一些库尔德人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

不管分布在哪里,库尔德人是游牧民族,他们依山而居,因此,大部分的库尔德人大多定居在中东阿勒山山峰的脚下。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由于长时间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所以他们大多以寄居为生,一般情况是给其他民族和国家充着雇佣兵,又或者是去他另一个地区“打零工”。

18世纪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前身)和波斯之间屡屡因为宗教和地缘的原因爆发战争,在夹缝之中,库尔德人艰难求生,同时他们也被两个政权和国家瓜分、拉扯,大多数的库尔德人还是寄居在奥斯曼帝国。

值得一提的是,库尔德人虽然和波斯、奥斯曼帝国人一样都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却分属不同的教派。

波斯人主要信仰什叶派,而库尔德人大多信仰逊尼派。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宗教自古以来是区域冲突的顽疾,由此,在波斯的库尔德人备受当地统治者的欺凌,而在奥斯曼帝国的库尔德人却生活得非常优越,所以在奥斯曼帝国的库尔德人为了报恩,主动站了出来充当奥斯曼帝国的农民、士兵,为这个国家四处征战和建设。

同时,库尔德人信仰逊尼派,这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不谋而合,所以奥斯曼帝国便给予库尔德人极其优越的待遇——允许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自治区。

1840年之后,英法等列强开始加紧入侵中东地区。奥斯曼帝国混乱不堪,在那片土地生存的库尔德人也遭受了镇压。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1847年,库尔德的自治权被列强无情地剥夺,同时,他们也开启了各类起义,以示对各帝国的反抗。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二、土耳其人同化库尔德人引反抗

1914年,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的行列中。

只不过,战争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而后,奥斯曼帝国被各列强解体。奥斯曼帝国之前实力强大,西方列强都想通过这个机会来制止奥斯曼帝国的发展。因此,列强逼迫奥斯曼帝国签订了极其苛刻的《色弗尔条约》。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条约里有一条十分重要:允许库尔德人所聚居的库尔德斯坦被暂时划为自治区,之后,库尔德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在自治区建立国家。

对于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来说,库尔德人早就梦寐以求这份条约,即使这份条约对于奥斯曼(土耳其)来说非常苛刻。所以,土耳其人反对这个条约,领导人凯末尔更是主动发出声明表示不承认条约,与此同时,他积极组建军队交战希腊、法国,北上出击亚美尼亚。

1919年,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退了外国的侵略者,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库尔德人想要独立,凯末尔却不允许,两方的矛盾就此发生。当协约国看到土耳其的强大之后竟立刻转变了方向,他们对土耳其松了口,签订了一份《洛桑条约》。

在这个条约里,协约国又更改了自己的主张,表示库尔德人聚居的地方不具有自治权,所谓的库尔德斯坦大部分区域仍将由土耳其管理。

对于凯末尔来说,这是极大的胜利,对于库尔德人来说,这场镜花水月则让他们十分愤怒。

更令土耳其人感到不安的是,库尔德人是土耳其人口里最多的少数民族,如果土耳其无法同化他们,那么库尔德人会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除此之外,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东南部地区——那里是奥斯曼非常看重的“龙兴之地”,是中东出了名的风水宝地。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出于种种原因,凯末尔开始对库尔德人进行打压。

1924年,库尔德人的身份被取消,他们只能叫做“山地土耳其人”。名称的变化意味着身份的改动,如此一来,许多库尔德人就会渐渐忘记自己最初的身份,渐渐归为土耳其人。

由此,不愿意忍受压迫的库尔德人发起了起义,而凯末尔也带领着本民族的人同库尔德人进行斗争。

1928年,库尔德人爆发了一场巨大的起义——阿勒山大起义。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虽然这场运动最后被土耳其政府镇压了,但其所造成的影响却让土耳其领导人很是头疼。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同化库尔德人的工作还未完成的时候,土耳其外部又起了事端——波斯(伊朗)要与他划清界限。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三、土耳其为解决民族问题同意做赔本买卖

库尔德人的问题还没解决,波斯又要闹事。更复杂的是,库尔德人居住的地方跨土耳其、波斯、伊拉克,叙利亚四国,而且,土耳其和波斯境内有一个阿勒山。

阿勒诺山有东西两座山峰,居住东麓山峰的库尔德人经常围绕着山地和土耳其人打游击战,不敌土耳其军队时,他们就往波斯境内跑,经常将土耳其军队甩得七横八竖。

由于边界线的问题谈不拢,波斯和土耳其感情一般。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波斯人发现,他们发现,能通过库尔德人内耗土耳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波斯是非常支持库尔德人进入自己的国境内,甚至还给他们提供军用补给,以资助他们重新回到土耳其境内起义。

因此,土耳其想要将库尔德人“灭种”的计划一直不能成型,其中不乏波斯的功劳,何况东阿勒山优越的地形又为库尔勒人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土耳其政府思来想去,他们认为,想要镇压库尔德人,势必要从这两个原因下手。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土耳其人邀请波斯谈判,彼时波斯国内也发生了政权的动荡,其国内有一部分势力希望同土耳其和平相处,以建立稳定的外部环境。最终,波斯接受了土耳其的方案。

1931年,土耳其领导人凯末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将波斯阿勒山东麓这片贫瘠的土地化为国有,而将土耳其南部及其肥沃的土地划给波斯。

这份交换协议看起来十分荒唐,因为阿勒山东麓地处山地,十分崎岖,只有100平方公里,可以说,波斯捡了个大便宜——他们能够得到233平方公里的沃土。

波斯没有理由不同意,所以双方领导人签订了协议。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1932年,两方的国土换成了最终交换,自那之后,小阿勒山正式成为土耳其的领土,土耳其和波斯的边境正式确定。

随着这份约定签订结束,土耳其便加紧了对阿勒山地区残存的库尔德人的打压与同化。

1933年,土耳其政府军基本上剿灭了库尔德人的起义和叛乱,阿勒山脚下的库尔德人民居也都被一一登记在册。随后,土耳其人开始大刀阔斧地“去库尔德化”,使之真正称为土耳其人。

在此过程中,库尔德人被重新地分离与整合,大多数地主的资源、家产都被没收,大部分库尔德大家族也都被切割,分散而居。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最初被这样安排时,库尔德人并不愿意听从,他们还试图组织起来统一对抗土耳其,但奈何大势已去,没有了波斯的供养,他们没有持之以恒的能力。

就这样,库尔德人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土耳其内部的乱象也近乎消失。

1935年,波斯更名伊朗,伊朗继承了之前的边境协定,而后,双方边境线再无争端。

土耳其以大换小与伊朗互换领土,相差100多平方公里,实际却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库尔德人被同化之后也渐渐迈入了正轨。对土耳其来说,这笔买卖暂时来看,是不划算的,但以今天的目光来看,这却是极其合理地——用沃土换取国家边境的安宁,这也不失为一笔划算的交易。伊朗换取了想要的东西,这更是双赢。

唯一值得叹息的就是那些还残存着民族意识的库尔德人,他们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同土耳其政府做斗争,时至今日,从未停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