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作者:盖迩说

文|盖迩说

编辑|盖迩说

元明清戏剧对刘邦人物形象的重塑,既包括对刘邦正面形象的重塑,也包括对刘邦负面形象的重塑。

其中,大量正面形象的重塑使得刘邦的明君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刘邦形象的重塑

元明清戏剧中对刘邦人物形象的重构共有19处,涉及戏剧9部,《史记》篇目4篇。

其中在对刘邦人物形象的重构时,既重构了刘邦豁达大度的正面形象,也重构了刘邦慢而侮人的负面形象。

刘邦正面形象的重构数量远远多于负面形象的重构数量。

元清戏剧中对刘邦正面形象的重共有16处,及戏剧8部,《史记》篇目2篇,具体情况见下表: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从上表可以看出,元明清戏剧在重构刘邦的正面形象时,沿用了《史记》原文对刘邦“大度”、“仁”等描述。

戏剧在重构时,增加了刘邦的外貌形象描述。例如,元杂剧《汉高皇濯足气英布》写刘邦长着“隆准龙颜”。

明南戏《千金记》直接称刘邦为“真命世主”。明杂剧《运机谋随何骗英布》更是将刘邦德行与“尧舜禹汤”相比。

戏剧通过重构,将刘邦真命天子的人物形象刻画地更加鲜活。戏剧对刘邦的正面塑造,体现出戏剧作家内心对圣明君主的期盼。

元明清戏剧中对刘邦负面形象的重构共有2处,涉及戏剧2部,《史记》篇目3篇,具体情况见下表: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从上表可以看出,明南戏《千金记》在重构刘邦的负面形象时,用了《史记》原文对刘邦“慢而侮人”的描述。

清杂剧《兮梦》在重构刘邦的负面形象时,增加了刘邦无赖、说谎的负面形象。

戏剧对刘邦负面形象的重构十分少,后世戏剧将刘邦的人物形象塑造地越来越好。

同时,戏剧大量地对刘邦正面形象进行重构,而回避刘邦的负面形象,也体现出世人对皇权的敬畏之心。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刘邦形象的嬗变

元明清戏剧中,刘邦人物形象重构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从上表可以看出,刘邦正面形象重构共有16次,其中元代4部9次,明代3部6次,清代1部次。

刘邦负面形象重构共计2次,其中明代1部1次,清代1部1次。元明清戏剧中,重构率最高的是刘邦的正面形象,占88.8%。

元明清戏剧对刘邦形象的重构共计25次,其中元代戏剧对刘邦形象重构共计17次,占68.0%:

明代戏剧对刘邦形象重构共计7次,占28.0%;清代戏剧对刘邦形象重构共计1次占4.0%。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元明清戏剧中,元代戏剧中刘邦人物形象的重构量最多,清代最少,刘邦人物形象的重构数量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元明清戏剧对刘邦人物形象重构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元明清戏剧在重构刘邦的正面形象时,使得刘邦真命天子的形象更加鲜明。这体现出对圣明君主的期盼。

其二,元明清戏剧将刘邦的人物形象塑造地越来越正面同时回避了刘邦的负面形象。这体现出世人对皇权的敬畏之心。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戏剧结构

刘邦的戏剧重构具体情况见下表: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从上表可以看出,刘邦的戏剧重构包括了人物的语言重构、心理重构、行为重构以及人物的形象重构。

其中人物的语言重构共计42次,占37.2%:心理重构共计1次,占0.9%;行为重构共计52次占46.0%;

形象重构共计18次,占15.9%元明清戏剧在重构刘邦时,重点重构了刘邦的语言。元代戏剧最重视对刘邦人物行为的重构,共计19次,占55.9%。

明代戏剧最重视对刘邦人物语言的重构,共计18次,占43.9%。清代戏剧最重视对刘邦人物语言以及人物行为的重构,均为18次,占47.4%。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在元明清戏剧重构中,重构率最高的是招安英布情节中的行为,共计22次占19.5%;其次是对刘邦正面形象的重构,共计16次,占14.2%;

再次是刘邦在鸿门宴情节中的语言以及入关中情节中的行为,均为9次,占8.0%。

元明清戏剧对刘邦的重构共有113次,其中元代34次,占30.0%;明代41次占36.3%;清代38次,占33.6%。

元明清三代的戏剧重构在明代达到高峰,在清代有所回落。元明清戏剧对项羽人物的重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其一,以重构率最高的招安英布情节中刘邦的人物行为为例,可以看出,元明清戏剧在重构招安英布情节时,突出了刘邦管理人才、使用人才的能力。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简单描述了刘邦得到英布这件事。《史记·高祖本纪》简单描述了随何游说英布投奔刘邦,随后刘邦大破楚军这件事。

《史记·布列传》简单描写了英布来到汉营之后,看见刘邦坐着洗脚的情节。元明清戏剧在重构刘邦的人物行为时,在《史记》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戏剧加工。

丰富了刘邦的人物行为,并具体描述了刘邦故意气英布的原因。戏剧的重构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合理。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其二,以重构率较高的刘邦正面形象为例,可以看出,元明清戏剧在重构时突出了刘邦的明君形象。

在《史记》中,刘邦的正面形象表现为大度、仁慈,具有天子气象。元明清戏剧在重构刘邦的正面形象时,将刘邦的人物形象刻画地更加接近于真命天子。

戏剧对刘邦正面形象的塑造,使得刘邦这个人物更加接近作者心目中的圣明君主形象。

其三,以重构率较高的鸿门宴情节中刘邦的语言为例,可以看出,元明清戏剧在重构时,突出了刘邦头脑睿智、善于纳谏、遇事冷静、思虑周详的性格特点。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在《史记》中,通过刘邦的人物语言,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睿智、善于纳谏、思虑周密的人。

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劝谏,他冷静沉着地分析局势,拉拢了项伯次日在鸿门宴上,刘邦以恭敬的态度和谦和的语气缓解了项羽的敌意。

元明清戏剧在重构刘邦的语言时,基本沿用了《史记》原文,也延续了刘邦睿智、思虑周详的人物特点。

戏剧还在刘邦的语言中,增添了叩头的动作。戏剧的重构为《史记》中的刘邦形象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得刘邦的人物形象具有生命力,从而更加鲜活。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其四,以重构率较高的入关中情节中,刘邦的行为为例,可以看出,元明清戏剧的重构,使得刘邦的人物形象更加高大。

在《史记》中,刘邦本来打算留在秦宫,但是他接受了臣子的劝谏,退回霸上。

元明清戏剧在重构刘邦的行为时有四部戏剧沿用了《史记》的原文。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小结

还有一部戏剧写的是,刘邦主动要求将士们把秦宫的仓库封起来,退驻霸上。

笔者认为在戏剧中,刘邦回顾了秦王朝的灭亡,并嘲笑秦朝兴修长城,大建宫室给国家带来的危害。

戏剧还扩展了,汉军封存府库时的具体情境。戏剧的重构,丰富了人物语言,使得刘邦的人物形象更加高大。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参考文献:

刘邦:流氓、无赖、地痞,从平民到皇帝,48岁中年男子如何逆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