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虚空先生讲解《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我有三宝

更多经典课程,请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虚空济】APP,目前《道德经》更新中~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细久矣。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原文)

虚空先生讲解《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我有三宝

“天下皆谓我大”

老子讲的“我”是道,假如道在给你讲:“天下都说我大。”

“大而不肖”

我们经常说不肖子孙,就是不成个样子,都说我大,但是又说不清楚,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夫唯大,故不肖。”

就是因为大,所以才没有固定的样子。

“若肖,细久矣。”

细是细小,久是很早以前。如果我有个样子,我在很早以前就变细小了,那现在都变没了。为什么可以长久?就是太大,太多,太广,并且没有个具体的样子。

“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

道说我有三个宝贝,我一直把他当成宝贝。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一个宝是慈,道是慈爱万物的,这是他第一个宝,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宝。人是不是也不能离开慈啊?当你有这个慈在就会爱护他人。道因为有这个慈在,所以他就慈爱万物;天因为有这个慈在,他就辅助万物;地因为有这个慈在,所以就承担着万物,承载着万物,给万物提供养分,都是因为有慈。

二曰俭,俭就是少消耗,就是啬,这是长生久视之道。我们想一想,即使是一个慈爱的老人,他很慈爱是第一个宝,但是铺张浪费,他总是多耗,是不是也不行啊,就把你的慈,把你的德行耗没了。所以第一个宝是慈,第二个宝就是俭,节约少耗。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就是我是不争的,拿我不敢在先,我是处下的,处上我不敢先,我是处弱的,你让我逞强我不敢先。所以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就是我们学习的所有的道的特征,他都不会在先,都是在后的。

“夫慈,故能勇;”

因为慈,所以可以变得勇敢。人在什么时候会变勇敢?是不是舍己为人的时候啊,你舍弃了自己就变勇敢了,无所畏惧,所以有了慈故而就有了勇。

“俭,故能广;”

因为节俭少耗,所以可以很广,广呢,广博,很久远呢,很大很多,都是广。

我们生活当中,你手里的钱,如果你俭是不是就可以广啊?我可以用很久,我可以买很多东西,我只买那些性价比高的,是不是就广啊?你就可以买很多,如果你买贵的,买不几个就没了。

再比如说两个人的感情,说我俭一点,少消耗一点,节俭一点,是不是你们的感情就可以变得更久远一些?所以我们经常讲细水长流啊,慢慢的流淌他就会变久。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

因为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能成就一些事情,可以让一些事情去生长。这个很好理解呀,如果什么事情都是争的,都是走在前的,做事情就很难成,并且你也没有办法让身边的人和事去生长,只会让他们没有生长的土壤。

虚空先生讲解《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我有三宝

我们整个来看这句话,慈在我们生活当中尤为重要,我们讲过慈心于物,就是我们对待一个东西,都是要充满着慈的。说我们家里用一个水杯,你对它慈,是不是时间久了跟这个水杯就会产生感情啊,它就可以用得很久;比如说你养的那个花,如果你对他是慈的,你发现他是有灵性的。再比如说家里的门,你是轻关,轻开的,这就是慈的,是不是他就可以用很久啊?

我们对物尚且如此,那对人是不是这样啊,如果我们对爱人是慈的,你像一个慈祥的老者,你对他是爱护的,你不忍心去伤害他的,你们的感情就会变好。

如果你对孩子是慈爱的,你看慈爱的老人是什么情况啊?孩子说:“爷爷,我今天不想去上学了。”“实则不想去就算了吧。”你看这是慈爱吧,不是拿个鞭子必须去啊,还慈吗?是不是不慈了?

什么叫慈爱啊?就怎么都行,就好像我摸摸你的头,好好好,都好,怎么都好,你开心就好,是这样的吧。慈是不是有足够的包容性,什么都行,你要你开心就好,你要你能变得更好,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你看这叫慈。

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宝就是慈,我们要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物品都是慈爱的,这个时候你不光是养护了物了,还养护了自己的道心,你越是慈,你内心就会越合道,你的内心就会变得越柔软,你的慈就出来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现在是一个百岁的老者,你什么都经历了,也什么都放下了,也与世无争了,也没有什么在意的东西了,是不是自然就变慈了?说你走在路上看到一个人,随手扔垃圾,你会生气吗?说这孩子,怎能这样呢,你也是笑着说的,因为你充满了慈爱。你说这个孩子哪都好,就是不努力学习,学不学习的道也无所谓了,当你看透一切的时候就是这个状态。

所以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百姓老人,我已经经历那么多事情了,我已经这么大的年龄了,还有什么东西执着吗?那还有哪有什么好或者是坏呢,都好,所以一个慈祥的老者永远都是笑呵呵的,都好都好,什么都好,没有不好的东西,这就是慈。

第二个叫俭,有了慈进一步就是俭了,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少一点,少一点情绪,少发一点脾气,少一点标准,少苛责他人。生活当中的事情,能少做一点就少做一点,能少用一点就少用一点,能少消耗一点就少消耗一点,这就俭了,所以俭故能广。

想想有了慈,有了俭,你还想为天下先吗?为什么要为天下先呢,有什么可争的吗?你想现在自己是一个一百岁的老人家,又慈爱,又节俭,你跟他争吗?争什么呀?你要就拿去啊。所以一旦有了慈,有了俭,自然形成的思维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我们再来看,道说我太大了,大到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样子,就是因为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样子,所以才可以长久,如果我有个固定的形状,细久矣啊,早都已经变细了,早都已经变没了。但是我有三个宝贝,这三个宝贝呢,我是持续地去守护他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

如果今天我舍掉了慈,并且还勇,舍掉了俭并且广,也就是我们没有俭,没有少耗,但是我们还广,还想要更多;舍其后,且先,我们把这个后拿舍掉了,且先是什么呀?就是做事情我想先拿,先要,则必死矣。也就是讲人要失掉了这三个宝贝,就剩下了勇,还想要广,还想要先拿,这是大部分人的现状,则必死矣。就是每件事情的结果都是不好的。

“夫慈”

重点又讲回了慈,因为这三宝当中慈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有慈,所以才能生出俭,才能生出不敢为天下先。

“以战则胜。”

这个战就是你要想前进,要想做一件事情,你有这个慈,你想做一件事情,只要想做就可以胜,因为你有慈,所有有那么多人支持和拥护你,所以以战则胜。

“以守则固”

如果你说我不想战,我不想前进,我只想守,那么就会很坚固,没有人可以破坏。

“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垣指的是墙壁的墙。如果天想把你建设得更好,就用慈把你包围起来,你就可以战无不胜。

虚空先生讲解《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我有三宝

那讲的是什么道理呀?说道有这个三个宝,第一个宝是慈,如果天想让你变得更好,就会让你拥有慈,只要让你拥有这个慈,用慈把你围起来,你想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更好,你想战就可以胜,你想守就可以固。

我们再反过来讲呢,如果天不想建设你,只要让你没有那个慈,你想战就会死掉,你想守就会守不住。

第六十九章讲了这三宝,最后其实就讲了一个字“慈”,只要你有了慈,你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你什么都不想要,他也会变得很坚固。如果你没有这个慈,你还勇,还广,还想为天下先,最后的结果是必然死掉的。

举几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比如说两个人的感情,你没有慈在,你还想要的更多,最后的结果是不是死,你会发现你们的感情就没有了,死掉了。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我没这个慈,不愿意付出,我还想要多拿工资,那结果就是死掉。

跟孩子也是一样,不懂得去慈爱他,总是不停地要求他,我还想让他听我的话,最后的结果必死矣。做生意也是一样,我不想为顾客付出,我不愿让别人获得利益,不想让别人变得更舒适,我还想要去赚取他的东西,最后的结果就是死掉了。

这个道理其实特别浅显,只要有这个慈,你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要,他依然是坚固的。如果没有这个慈,那么你还想要,其结果就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