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隋唐时期,古人主食都有什么新花样?

作者:菩提古玩赏

在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技术和工具的进步让人们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于是在温饱之余,人们对于“吃”有了更高的研究,对于主食也做出了更多的花样。那在隋唐时期,古人在主食方面都有什么新花样呢?

隋唐时期,古人主食都有什么新花样?

在江南田间,人们制作出了新农具曲辕犁,让耕作的效率大大提升,而且全国兴修水利,对农作物的用水有着更严格的标准,这些都让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进步,特别是到了唐朝的时候,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况。在生活物资充裕的前提之下,人们对于“吃”有了更高的要求,都希望能够吃的更加精致和美味了。

隋唐时期,古人主食都有什么新花样?

当时出现了一种特殊制作的米饭,叫青精饭。这种米饭的制作需要用到南方一种叫“南烛”的植物,人们需要将南烛木的枝叶捣碎得到青黑色的汁液,并将稻米浸泡到这种汁液之中,在九蒸九曝之后,这时的饭粒会变得紧实小巧,颜色漆黑,就像黑色的瑿珠一样。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这种米饭吃了能够强筋益颜,还能美白抗衰老。而且,更神奇的是,这样制作的米饭可以长期保存,不容易变馊,非常适合居家和旅行。

隋唐时期,古人主食都有什么新花样?

除了米饭以外,人们对面食的研究也更上了一层楼,玩出了许多新鲜的花样。在新疆地区曾经出土过一批唐朝生产的面食,造型千奇百怪,可见人们当时对于面食已经颇有研究了。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馄饨、饺子这类的食物,但是对于称呼却并不统一,有叫“牢丸”的,也有叫“扁食”的,也有叫“偃月”的,而在《北户录》之中,也曾出现过馄饨的名字:“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以早在几千年前的大唐时期,馄饨已经是常见的面食种类了。而在《酉阳杂俎》有提到一家在唐朝十分受欢迎的馄饨铺子,说这家做的馄饨,将汤撇去油就可以直接用来煮茶,可见制作的技艺之高超。

隋唐时期,古人主食都有什么新花样?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以外,古人对于主食的花样自然还有很多,他们还喜欢赋予这些食物美好诗意的名字,如“槐叶冷淘”指今天的冷面,“玉井饭”指的就是蒸藕拌饭。今天看来,古人在吃上果然也十分有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