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1983年退伍,被分配到供销社,却意外被调包,命运由此发生巨变

作者:退休老干部67

文/告别旧时光(素材/陈优军)

人这一辈子,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它就像一场没有既定规则的游戏,我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对我而言,回首自己曾经的经历,我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1983年退伍,被分配到供销社,却意外被调包,命运由此发生巨变

1983年,在部队服役多年的我,脱下了珍爱的军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原本说是分配到供销社,没想到,煮熟的鸭子却飞了,不知是人为的“调包”,还是名单搞错了,总之,我最终上班的地点是县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机械厂。

在那个时代,供销社是一个被大家仰视的职业。在那里工作,是极其风光的一件事。

当时,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公社领导曾鼓励一中学老师说,你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合适的时机,我提拔你到供销社当售货员。这话如今听起来似乎十分荒唐,但在当年却是一个既定的事实。

因为,在供销社当营业员,除了自己的生活用品购买不用发愁,连亲朋好友也能跟着沾光,可以买到一些紧俏稀缺的商品。另一方面,在供销社工作,收入水平也是非常可观的。哪怕是营业员,月收入也比一般的岗位要高出一大截。

因此,当时听说安排我去供销社上班时,我欣喜若狂,高兴得不得了,当晚就失眠了。

可谁知,刚过了两天,我却再次接到安置办的通知,说名单搞错了,我的工作地点是一家机械厂。

面对莫名其妙地更换,我闹了几天的情绪,拒绝到机械厂报到,但安置办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不服从安排的话,到时后果自负,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当时,父亲也语重心长地劝我,他对我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咱家没有什么背景,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了,你先有一份工作糊口,其它的,再从长计议。”

刚订亲不久的女友也循循善诱说:“不管是名单搞错,还是被关系户顶替,你都要坦然面对,我们有自己的双手,在哪里都可以混碗饭吃!”

为了不让父母和女友伤心,我最终去了那家机械厂。

其实,在我进入那家机械厂工作之前,我也从一个同学那里,对企业进行了相应的了解。听说,当时该单位的产品订单都成了问题,效益也不是很好,因此,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充满了担忧。

但多年的部队生活,锻炼了我坚强的意志,我也暗暗地鼓励自己:“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还不到三十岁,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于是,面对既成的事实,我怀着非常矛盾的心情,走进了县里的这家机械厂。

那天上午,我到厂里的人事科报到,办理好相关的入职手续之后,那位科长说,目前有三个岗位,可以供我选择。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我就去从技术开始学起吧。

我1983年退伍,被分配到供销社,却意外被调包,命运由此发生巨变

在部队尽管我两次立功,是战友中的佼佼者,但对于企业方面,我是完全陌生的,我知道,要想在厂里混出点样子,必须要懂得懂技术才行。

于是,我就从最基础的钳工学徒开始,开始了我人生的新篇章。

每天中午,当同事都在休息的时候,我还在努力学习中,我入职第四个月的一天中午,一位邻县的战友,特意来机械厂看望我,在厂区门口,他看到我满身的油污,心里特别难受,他当时就对我说:“这样下去,你的苦日子何时才能到头?”

但我不以为然,因为要想学好技术,没有身体力行,肯定是行不通的。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就这样,两年下来,我对车、铣、刨、焊无一不精。

我的付出,也换来想要的回报,1985年春节过后,我被企业任命为技术部主管。

职位的提拔让我激动,也很感谢领导对我的赏识,给予我机会施展拳脚,为了肩负起岗位职责,办好实事,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从那一刻起,我对自己的要求愈加严格。

在以后的六年里,我先后做过采购部科长和生产厂长。

我1983年退伍,被分配到供销社,却意外被调包,命运由此发生巨变

每个时代,都成全一批人,也会淘汰了一批人。

1991年7月,机械厂因为经营出现问题面临倒闭,于是,县里的领导班子决定对企业进行改制,我感觉这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于是经过再三考虑,我选择了承包。

我知道企业产生问题的根源,那就是产品的质量问题,每次加工的订单,都会因为质量原因,频繁退货,从而导致订单的减少。

于是,我承包之后,人员进行了相应的整合,严把质量关。同时,我还带着助手,先后带着样品多次出差到苏南和浙江等地,寻求合作机会,而且每年也参加了“广交会”,机械厂的订单如约而至,厂里的生意蒸蒸日上。

截至2019年,企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了八千万,不但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价值。

当然,我自己的生活就不用说了,我在城市里自己喜欢的地段买了一套别墅,在农村的家里,也翻盖了三层的楼房,在五年前,我全身而退,企业让留学归来的儿子管理,而我则和妻子一道,专心安享晚年。

这些年中,赚钱之后的我,出资为村里修好了水泥路和一座石拱桥,还为村里人免费安装了路灯,每年的春节,为村里年龄65岁以上的人,发放红包,我已经坚持了22年。

还有,我曾先后资助四十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了他们的学业。

而当年那个去供销社工作的人,已经失业成了下岗工人,如今听说那人在一家养老院里看大门,日子过得特别清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年,我失去了供销社这个令人向往的岗位,当时特别沮丧,但未曾想,那件事对我而言,却是化了妆的祝福,并成就了我未来的人生。

我1983年退伍,被分配到供销社,却意外被调包,命运由此发生巨变

所以,生而为人,要感谢所有的挫折,因为,越过去,前面就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