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文|骗人鬼

编辑|骗人鬼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对对子在汉文化中贯古通今,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民众,都乐此不疲。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千锤百炼,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和讲究。古往今来,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存下来的千古绝对不少。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在明朝,便有着这样一副对联,其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被称为“最懒”对联,然而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副“投机取巧”的作品,却被人奉为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寄人篱下”的外人

作出这副“懒惰对联”的人,名叫徐渭,是明朝有名的大才子,有天池山人、青藤居士、金回山人、署田水月等十几个号。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正德十六年,徐渭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出生,家里是当时有名的富户,不过,由于徐渭是妾室之子,所以在家中的地位本不算高。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加之在他出生那年,父亲便年事已高,一代豪门逐渐走向没落,生母在家中并无立足之地,所以从小,徐渭便是被嫡母苗氏教养长大的。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在古代,妾室之子,鲜少能被嫡母待见。幼年时期的徐渭,一直不知何为父母亲情。在他十四岁那年,嫡母苗氏因病去世。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徐渭在世上仅有的亲人,是两个比他大上30多岁的哥哥,因为年龄差距实在悬殊,平日里他们兄弟鲜少见面,所以并没有所谓的兄弟之情。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因此,嫡母去世之后,徐渭在徐家,更像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外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徐渭的性格也越来越孤僻,他的满腹惆怅,只能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来发泄。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由于天资聪颖,又常常写作,所以他的作品总是被人连连称赞,素有才子神童之名。周围人的赞扬,让徐渭有信心走出家门,结交朋友。

他的文采很好,有不少人都慕名而来,同他一同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天朗气清之时,徐渭也会和自己的三两好友一起步入山涧,感天地浩瀚,赏清风绿荫。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徐渭的思想总是能够得到升华,一切坏心情都能被治愈,写出的文章也越来越好。

所有人都觉得,未来的他,一定会大有作为。话虽不错,但他的作为,却不在科举之道。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多边形战士”

“有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范进中举的故事,是封建时代的一个悲剧。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为朝廷选拔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不少才子屡次落榜,徐渭便是其中之一。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作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他年纪轻轻,便考中了秀才,但却因为自己的庶子身份,一直不受重视。

在他刚刚成为秀才时,恰巧有户姓潘的人家在为自己女儿物色夫婿人选,徐渭被选中了。不过,因为是庶子,家中父母亦全都亡故,所以对方要求他做上门女婿。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徐家家道中落,当时徐渭的哥哥需要资金,见潘家送来的礼单丰厚,便很愿意将这个没什么感情的幺弟舍弃。

就这样,二十一岁的徐渭,在哥哥徐淮的安排下,入赘潘家。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成为赘婿之后,徐渭的生活过的并不自在。他自幼便被众人称颂,自然心高气傲,因此,在成家之后,便希望继续考取功名,提升自己的家庭地位。

然而,谁也没想到,在潘家做赘婿时,他连考三次都没考上,二十六岁那年,妻子潘氏因病去世,他便离开了潘家。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之后的近二十年世间里,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却始终未能中举。而他失败的原因,或许并非才能不济,而是得罪了权臣。

嘉靖二十九年,徐渭作了《今日歌》等著作,文章结合当时蒙古首领在北京烧杀抢掠的北京,斥责当朝首辅严嵩误国。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一个小小的秀才,敢写文章怒骂当朝宰相,无异于“自取灭亡”,所以,徐渭的科举之路被堵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三大才子中,徐渭的才学可谓是多种多样。用如今的话来说,他算是个“六边形战士”。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不仅文章写得好,十四岁学琴,十五岁学剑,而且在书法绘画方面也造诣颇深。

在书法方面,他善写气势磅礴的狂草,在沉闷的明代书坛,成了一股清流,他的书法,将明代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峰。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在绘画方面,他擅长写意水墨花鸟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在他的画作中,融合了自己的书法技巧,被无数人收藏。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自称是他的“走狗”,近代画家齐白石也将其奉为自己的“偶像”。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徐渭还是大陆第一位整理宋明南戏的专家,在方志学方面也有所成就,曾撰写了万历《会稽县志》。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此外,由于朱元璋在登基之后,实行了海禁,所以在明朝时期,常有倭寇作乱。为此,徐渭平日里除了写写画画,还时常研习兵法。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因为参加了很多阻击倭寇的战役,他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入仕。

最辉煌的五年

说是入仕,其实不过成为朝廷官员的幕僚。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嘉靖三十七年,距离徐渭第八次乡试失败没过多久,他收到了胡宗宪的邀请。

彼时的胡宗宪刚刚升职成为浙闽总督,因为知道徐渭在阻击倭寇方面很有经验,所以便邀请他来辅佐自己。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按理来说,在当时,能够成为胡宗宪的幕僚,前途一片光明。但徐渭还是很犹豫,因为胡宗宪的身份有些尴尬。

一方面,在抵御倭寇方面,胡宗宪确实是有勇有谋,一心为民,是个好上司,可他却依附于严嵩。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前文曾经提到,徐渭之所以八次科考不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严嵩的阻挠。因此,在一开始时,徐渭拒绝的胡宗宪的邀请。

可胡宗宪却十分执着,徐渭不来,他便三催四请,因为真诚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徐渭成了他的幕僚。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不得不说,能被胡宗宪多次邀请,徐渭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

在他的策划下,胡宗宪屡战屡胜,不仅擒获了倭寇首领,还招安了当地的海盗,东南一带的百姓,终于免受倭寇的侵扰。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然而,谁也没想到,事业本该蒸蒸日上的胡宗宪,却被朝堂斗争所波及。严嵩倒台之后,他被免职,而作为其幕僚的徐渭也没了依靠,只能和总督府道别,赋闲回家。

嘉靖四十四年,原本逃过一劫,只被免官的胡宗宪再次被逮捕,没过多久便冤死狱中。而他曾经的幕僚,也有许多被牵连其中,因此丧命。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徐渭得知此事后,为胡宗宪的的死亡感到十分痛心,同时,他的精神也开始高度紧绷,总是害怕自己被波及。在无尽的担忧中,他的心理防线终于被打破,神经开始错乱,患上了抑郁症。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陷入深度抑郁的他,精神几近癫狂。他亲自为自己撰写墓志铭,而后亲手拔下钉在壁柱上的铁钉,插入耳中,好在被及时施救,卧床三个月后总算痊愈。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然而,在其痊愈之后,却没有任何大难不死的幸福感,反而觉得活着是一种折磨,继续寻找机会自杀,反反复复,自杀次数高达九次。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因为精神状态不正常,所以他时常怀疑自己身边的人。

他的第三任妻子张氏,便是因为被其怀疑“不贞”而惨遭杀害,徐渭也因此获罪入狱。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身患精神疾病的徐渭,度过了七年光景。在这期间,他只因生母去世获准短期出狱一次。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若非万历皇帝登基后大赦天下,他的好友张天复等人为他疏通关系,怕是很难获赦。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七年的牢狱生活,几乎磨平了他所有的棱角,出狱之后,他参加了好友张元忭主持的《会稽县志》编修工作,负责书写编撰。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平日里,便画些花草。晚年时,他只能靠售卖字画勉强度日,不过,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的身体状态也每况愈下。

万历十四年,徐渭居住的房屋,因风雪倒塌,次子便将其接入家中。为激励后人勤勉学习,他留下了一副千古绝对: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这对子,上联和下联丝毫不差,因此,徐渭的儿子一直没有搞懂父亲的用意。你知道这副对子应该怎么读吗?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结语

纵观徐渭的一生,辉煌时刻,竟只有在胡宗宪幕府享受座上宾待遇的那五年,然而,五年的享受,却也致使他后来患上了抑郁症。

“八考不中,九死还活,七年牢狱,一生潦倒”,总是郁郁不得志的徐渭,过着跌宕起伏的一生。但他没有在痛苦中沉沦,而是直面命运,奋力挣扎。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不差分毫,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他的一生,令人惋惜又尊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