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灵日记—言语以外的疗愈

作者:沐光心理

2023-10-31

原创作者:霞光

心灵日记—言语以外的疗愈

随着气温日益降低,红遍满山的枫叶随风起舞,落光叶片的枝干,枯黄的小草和凝结其上的露珠,以及地上积起厚厚的叶片,都在言说秋已渐行渐远,此刻的京城,银杏铺满大道边,随处可见抓住秋光的人们,在暖阳照射下的红墙,青瓦,泛着光的古铜色门闩,映衬着行色各异的人们,他们都在言说着这个季节的美丽,和城市文化的厚重与磅礴。

这学期我们从宜人性人格特点和高低宜人性的区分,以及与高低宜人性容易混淆的维度,展开了具有专业知识,也具备实操的一些方法。今天的课程老师从环境,声音,行为层面延展了宜人性,为我们打开另一个视角。

前导课里说:“我们在大自然中赏应季的景,品应季的果实,说合宜的话,做合宜的事,也是我们宜人性特质的体现和延展”,我察觉说合宜的话对于在亲密关系里的我们来说,不那么容易做到,更容易体现的是自己的情绪以及看法,昨天儿子从哈尔滨考试回京,爱人对我去接儿子的行为略有不满,意思是让他自己想办法回,我考虑孩子下车时间太晚,加上身体不适,还是决定去接。一路上我正在询问孩子的身体状态,爱人打来了电话,听说孩子一天了因为呕吐滴水未进,就开始数落,他就是缺乏锻炼,吃喝都让人操心,才这个年纪就把身体搞坏了以后怎么办……我感受到车里的空气一下凝结了,就急忙说回去再打。之后我再问儿子任何情况,都没有了回应。

我想合宜的话,一定是理解并听懂了对方内心的声音才能发自内心的表达出来。同样合宜的事,也是基于对自己有很清晰的懂得与理解,才知道自己的需要,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宜人特质的体现,让我更加看到自己成长的空间,也期待着不同的秋季都能收获不同的认知。

前导课里也说:“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古人就有以自然之声养自然之道的说法,元代医学家朱丹溪提出的乐药同攻,音乐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左传》里也记载音乐如同药物,有味道,有功效,可以使人预防疾病,有助健康”。从前认为,音乐可以让人放松心情,遇到静心的音乐会降低焦躁感,合宜的音乐和药物同效还没有副作用,能够治疗心理疾病,消除痛苦,让人平静快乐,这些年来对于儿子的心理状态我多少有些回避的,知道他身体的状态有很大因素是受心理疾病的折磨,没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朝气,对未来没有目标感和意义感,沉闷和暗淡总是如影相随,好期待能够通过另一种方式(音乐疗愈),而不是空洞的鼓励,或者直接施压,让他能够好起来。

清晨来到娟的家,一进屋就明白了怡沐老师所说宜人的,温馨的环境。感受特别清爽,整洁,让人的心一下就静下来了,娟的随和热情也是宜人的,让人毫无拘束感,没有卫生死角,且摆放整齐的家具,家居,让人稳妥,我想生活在其中一定每天安心且愉悦。

最有触动的一句话也是前导课里所说:“无论是远古还是现代,音乐都带给人巨大的能量,它带给人身体和心灵上宁静或激昂的感受,目的是激活人的自愈能力,音乐的能量场会导致身体上,情绪上,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变化,如果能量场被改变,随之身体,情绪,心理和行为都会随之改变”,回想儿时对音乐的喜爱,虽然理解程度达不到深度,但内心那种共鸣,平静是其他事物代替不了的,喜爱钢琴也是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演奏,扎根于心,在那个枯燥的初高中时代,医治我很多无处释放的情绪。

丽娜从老师那柔和又有层次感的声音里,得到了力量,怡沐老师说:“声音疗愈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疗愈,语言会触动情感,强弱,清晰与不清晰,高低音调,都影响着情绪,让我们面对自己的情绪,释放压抑和痛苦”,娟因为是专业音乐人,她从乐理知识,也音乐的温度,情感,以及演奏者的表达上,为我们分享了她理解的音乐疗愈,在生活中,更是她情绪的出口,很羡慕她可以通过琴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真正的音乐治疗并非我们平日里理解的,放松心情,自我娱乐,这些可以是简单的自我疗愈,却不能达到深层次的医治。

专业的音乐治疗,是要有意识的与音乐互动,连接,应用音乐在生理,心理上专业的体验,消除情绪障碍,促进身心健康。可以调节自闭,抑郁,焦虑等状态。怡沐老师通过四种作用,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自助助人。

首先,可以减焦虑,释放情感,通过朗诵,唱歌,听音乐,与宜人性高的人沟通,都能帮助我们表达情感,释放压力。其次,促宣泄,愈创伤。选择合宜的音乐,调整情绪状态,建立积极的生命观和心理健康观,改善自尊状态。第三助社交,减孤独。提高社交技能,创造共鸣,互动的氛围,减轻社交焦虑。这让我想到现在有很多孩子沉浸在网络中,无法生存于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孤独的,没有被理解,越陷越深。想想很心疼这些年轻的生命,盼望着他们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可以被有效的帮助。第四,助疗养,缓疼痛。这里的疼痛是指生理疼痛。音乐疗法,可以让病痛中的人,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放松带来愉悦感,缓解了疼痛。

今天的课程里最有收获的一句话是:音乐疗法不能当做背景音乐来听,因为那就失去了意义。用心专注的倾听,才能同他有意义的连接,才能咀嚼且吸收他,继而转化为自己的能量,这里就像是双方是合作的关系,配合的说与听,传授与学习,医与患,都需要配合,才有可能产生共鸣,听懂,且有链接。最近总是听怡沐老师喜马拉雅发表的《沐光之声》,静心听的时候,会感动,会体会文章里的情感以及格局,但也有做家务的时候,戴着耳机听,就察觉好像都听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听,这对我是个教训,让我懂得珍惜,懂得做事的态度。

除了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娟和怡沐老师还让我们体验了一次音乐盛宴,听那空旷夜空下的虫鸣,听那太阳升起后此起彼伏的鸟鸣,听那呼呼的风声,听那刷刷的雨声,娟在最合宜的时候,敲响了琴键,伴随着怡沐老师的吟诵,声声入耳,声声入心。我的泪水随着每一次敲击内心的琴声滑落。

那虫鸣似乎就是我失眠时内心的声音,各种繁杂的念头,思虑在寂静的夜里如此的呱噪。鸟鸣的悦耳带来了希望,天亮了,一切又恢复规律,每天的忙碌可以让我回避一些不想面对的事。大提琴低沉的基调,伤感又低落,再一次提醒我回避不等于不存在,我想到了儿子小时候的活泼可爱,如果懂得很好的养育…..心里有内疚,有心疼。风声在我耳朵边刮起来,将我带入了暴风雪中,艰难的前行,整个身体都很沉。《kiss the rain》在娟柔软的手指下流出,那些音符就像带着力量的小精灵奔向我的心,环抱着我,顿时眼泪就下来了,哗哗的雨声冲刷着我的心,也像把那层阴郁冲走了一般,也像冲走了儿子小时候那些不好的记忆,音乐的疗愈在此刻体现在我的身上,让我身心舒展,内在力量渐渐恢复,不再害怕和担忧。

谢谢怡沐和娟的精心准备,感受到了你们值得的事情认真做的态度,也感受到投入的心会带来正明的影响,改变他人的生命。

也感谢我自己,突破了畏难情绪,照着小红书的菜谱做了一道红烧豆腐,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体会到了开放性的延展,想要做给爱人和孩子吃,想要做给教会的弟兄姐妹吃,并且会继续拓展新的菜品,不再将它视为短板。

整个午后的心情都沉浸在那优美,意味深长的钢琴旋律中,站在路边静心听那栖息在上面的小鸟,叽叽喳喳传递着冬要来的信息,传递着哪里有合适过冬的巢穴,原来内心的嘈杂不在乎外部环境,就可以听的清,困扰住的永远是你内心的不安,期待和担忧。

让声音成为资源,成为我们除了言语以外新的能量场,带着我们自助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