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作者:新音乐产业特快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朱力克

过去一年,线下演出的兴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势态爆发。

从年初的复苏,到年中的赛道细化,再到年尾不断被刷新的行业数据,各大艺人的巡演给举办地带去了丰厚的文旅收益,也不断触发霸榜热搜,将热度从线下延续到线上。

B站上,音乐现场类的投稿总量同比增长了189%之多,线下乐迷投稿人数则实现了翻番。视频类别也多种多样,演出现场、后台探班、跨界互动……不一而足。从Alan Walker、陈奕迅、陶喆,到李宇春、华晨宇、汪苏泷等各大演唱会,从迷笛、草莓到虾米等各大音乐节,B站全年深度合作的音乐现场活动超过1100场。

这一数字来自刚刚发布的《2023年B站音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超过1.52亿人在B站观看音乐类视频,音乐类视频播放量达到573亿次,其中24岁以下人群占比达到57.64%。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音乐现场类视频只是一部分,一直以年轻化、多元化著称的B站,正成为直观了解当下年轻人音乐消费心态的一扇窗口。

视频乐评,用专业整顿行业

UP主@麦田农夫 恐怕自己也没想到,他的一条鉴定假唱的视频把五月天推上了风口浪尖。视频内容被媒体大量引用,其他博主也跟进分析,各资讯平台一度被五月天相关话题占据半壁江山。

有趣的是,近年来音乐圈的很多话题,都是视频博主们催化的,比如“神曲抄袭”和“乌梅子酱”。B站则成了此类内容发酵的阵地,根据《2023年B站音乐生态报告》,B站乐评盘点类内容总投稿量同比增长超200%。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相比传统的文字乐评,视频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视觉呈现上也需要花很多功夫。同时,这类过于垂直、专业的内容也需要有对应的受众来支持。但这种奇妙的氛围偏偏在B站实现了。

譬如UP主@古登堡爵士 的《为什么说周杰伦22年前的专辑<范特西>,是一张划时代的神作?》,视频近50分钟,文案长达万字,居然也获得了高达384万的播放量。视频可以用数分钟的时间,把《爱在西元前》intro的旋律、配器、音色选择、意境一一解析,这种细致、深度的内容在尊重专业性的B站往往大受追捧。

可以发现,许多视频乐评人本身就是音乐人,他们不厌其烦地和网友分享音乐中种种美好细节,用通俗的用词转述种种音乐术语,动不动还可以亲自弹琴示范,真正做到了有趣又有料。

事实证明,年轻人并不是不爱学习,只是需要用足够的专业精神让他们信服。

这种氛围甚至吸引了国外乐评人入驻。UP主@JKAI杰凯 作为国外声乐老师回顾了陶喆的职业生涯,得到国内乐迷的高度认可:“每个评论都不是空泛的感受,而是真正说在点上。”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在B站音乐区成长起来的乐评新星,显著呈现出个性鲜明、无惧权威的内容特质,往往成为点醒音乐行业乱象的带路人。

像00后UP主@阿张RayZhang,他发布的一条视频怒批“被低能采样毁掉的网易云中文说唱TOP50榜单”,指出在这50首歌里,有22首歌曲采用了同样采样手法、编排、公式的歌曲,并抛出了“中文说唱为什么一直被瞧不起,原因在这”的论点。而更大快人心的是,这支视频发酵后不久,各大音乐平台随即开始调整此类榜单的上榜规则,堪称2023年末华语音乐圈的一桩美事。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原创新人,个性和创意兼备

B站能形成独特、专业的音乐氛围,与浓厚的社区属性密不可分。长期的积累,让大批懂内容、愿分享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找到知音,也建立了B站内容上最大的护城河。

根据《2023年B站音乐生态报告》,过去一年里,音乐区超166万UP主发布超2000万音乐视频,百万爆款视频超3800条,最高播放1600万。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除了翻唱等二创视频,UP主往往也按耐不住表达欲,尝试起音乐创作。B站原创音乐最大的特色就是,你永远猜不到UP主还能整什么活儿。

UP主@小少焱的 就用一首《上下五千年》,把从盘古开天辟地起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浓缩进了4分49秒的歌曲里,文字版MV还有歌词典故的详细注释。这条视频播放量高达1047.1万,历史专业的网友听了都表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从技巧上来说,这类歌曲可能稍显稚嫩,但胜在创意的天马行空和表达上的不拘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2023年B站音乐生态报告》显示,B站音乐人当年入驻规模增长43.6%,原创音乐发布数量超55万。B站也有意发掘和扶持这些原创新人中的可塑之才,培养他们走向更大的舞台。

UP主@NS-邓艺菲SuperA 早在高中时,就因为把Doja Cat的《Say So》重新填词并拍摄校园MV而破圈。进入大学后,她用一首歌吐槽了喜欢用“扣6”敷衍回复的前男友,再次走红,更让她从B站“新世代音乐人计划·女生季”中脱颖而出,先后获得索尼音乐单曲发行、B站跨年晚会表演、百大UP主“年度原创音乐”等头部资源与荣誉。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邓艺菲

近年来,B站不断从UP主互动中发现崭露头角的音乐人,并帮助他们完成从素人到音乐人的蜕变。让人欣慰的是,这些扶持原创音乐的企划在2024年仍将延续。

音乐生态,帮助好内容破圈

B站专业活跃的创作生态,也反过来促成音乐人更愿意在这里分享音乐作品。越来越多一线艺人选择B站作为新歌、巡演的宣传阵地。

2023年,包括陶喆、吴青峰在内的一批音乐大咖,都在新歌宣发的关键节点,选择了和B站音乐区头部UP主@HOPICO 做独家对谈。

早年电台DJ的经历,使连续两届入选百大UP主的@HOPICO能深入作品细节,带动音乐人的共鸣和分享欲,在和吴青峰对谈时,他就提到《……千与千寻》一曲中合作的手风琴手佐藤芳明是稚名林檎的御用乐手。吴青峰也分享道,在大段的弦乐之后,手风琴的加入让这首歌突然有了变化,更有滑翔、跳跃的感觉。在对谈陶喆时,两人聊起新歌的唱作细节,陶喆分享自己如何换三个不同的鼓手演奏,只为了选择最符合的音色和节奏。正如被反复刷的那条弹幕所言:这个知音很专业。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B站更大的优势在于,音乐区是整体内容生态的一部分。音乐和不同领域创意的碰撞和互动,不但更容易实现内容传播,也能展示音乐人和作品多样的侧面。

时尚生活UP主@塑料叉FOKU、美食UP主@盗月社食遇记 和影视文化UP主@狂阿弥 就先后在2023年收到华晨宇、李宇春和陈奕迅的跨界邀约,为他们的巡演和专辑发行扩大影响力。

根据《2023年B站音乐生态报告》,一年内有超1500名全球明星歌手入驻B站,320余位明星歌手一年涨粉超过10W,新歌MV上线近3W首。

看懂年轻人音乐消费趋势,有这份报告就够了

在数字化时代,音乐有沦为BGM的趋势。陶喆也惋惜,之前一张专辑会有liner notes(唱片内页),大家会关注歌曲的背景和故事,但现在这些都消失了。相比而言,B站不仅是个流量渠道,不仅意味着传播和商业价值,还有对深度内容的消化和理解能力。

无论是乐评人的专业剖析,还是原创新人或成熟音乐人的作品分享,都能找到有共鸣的受众,这恐怕是B站存在对行业最大的意义。

-全文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