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政策转向了吗?

短短4天,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变动很大:

1月25日

金管局:责无旁贷,必须大力支持房地产。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原文是: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也息息相关,金融业责无旁贷,必须大力支持。

按照以往的地产逻辑:

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现在金融政策的表述,比较明显了。

1月26日

住建部: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原文是: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各地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各地城市将被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

近期的楼市调整表明政府对于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松绑。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政策变化并非仅仅是为了应对市场的瞬时需求,而是反映了对当前楼市状况和宏观经济的全面考量。

首先,从去年8月底开始,一线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调整普宅标准等,以刺激楼市活跃度。然而,这些利好政策并没有产生持久的效果,因为一线城市的楼市问题更深层次,不仅仅是购房条件的问题。

原因后面说。

在此背景下,政府逐步意识到需要更为深刻的改革来解决一线城市楼市问题。1月27日,广州市宣布接近全面取消楼市限购政策,这一调整距离上一次调整不到半年,显示了政府的决心和紧迫性。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图片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泽平宏观

政府在微调中持续放松楼市政策,保持了小步快走的谨慎态度,以防止一放就出现市场混乱,同时保持对市场反馈的敏感性。

这一政策调整是在其人民政府办公厅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正式生效。

该通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住房保障、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需求、优化调整限购和加强房地产监督。

其中,最引起关注的部分之一是放开120平方米以上(不含120平方米)户型的限购。这意味着购房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购买更大面积的住房,为满足家庭需求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方面是政府支持“租一买一”“卖一买一”的政策。

具体而言,名下自有住房如果用于出租(并备案)或出售(通过存量房交易系统取得房源信息编码并挂牌),购房时将核减相应套数。这一政策旨在鼓励房屋的灵活使用,促进市场的流动性。

另外,商服类物业的限制也有所放宽,不再限定转让对象,这一措施有助于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的活跃度,为不同主体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广州成为一线城市中首个部分放开中心城区限购的城市。

什么概念呢?

随着楼市需求结构的变化,市场上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占比越来越大。

广州也不例外,目前仍在执行限购政策的区域中,120平方米以上的占比几乎已经近半,供过于求,而商服类物业更是高库存重灾区。

新政在需求端放松限购区域内限制条件,有助于消化库存,同时推动改善性需求适时入市;

如此一来,可以实现新房、二手住房、租赁和交易的良性循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供应和交易两旺。

当一线城市敞开大门,有实力的人考虑到职业需求、生意需求、教育需求,更愿意把房子向资源集中的地区置换。

广州的限购放开或是一线城市解除或进一步放松限购的重要信号,为其他城市政策调整方向提供参考。

1月30日

苏州:确认将全面取消住房限购,买房不再限面积及套数。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和广州一样,苏州房地产经历多次调整,从缩小限购范围到缩短社保年限,再到去年9月限购政策放松。

此时面积120平以上不限购、120平以下只能买三套,现在全部放开。

不过,在新房限售两年政策方面暂时没有变化仍继续执行。

1月30日下午

上海:优化限购政策,外地购房者在沪连续5年社保或个税,可在外环以外区域(崇明区除外)限购1套住房。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除了上述三地,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去年9月,西安(二环外)、武汉、无锡、厦门(岛外)、合肥、郑州、福州、青岛、济南、南京、大连、沈阳、天津(核心区(和平、河西、南开、河东、河北、红桥)以外)等城市宣布取消限购;

近期上海、东莞、洛阳等多个城市陆续出台楼市新政,旨在引导购房者信心回升。

这些强二线已经不再设防,大城市下场抢板凳的游戏开始了,财富将出现一轮新的大挪移。

太刺激了!短短4天!全面取消限购大潮要开始啦?

那,接下来楼市怎么走?

取决这波政策一线城市楼市能不能接住,会不会转向?

但就目前而言,应该还是托底为主。

因为今年最大的政策变化是:

先立后破,以稳促进。

没立之前,不能破,怎么立?

所以,还是托底。

不止一线挤牙膏托底,三大工程、房票、租赁房贷都是在托底。

还有一个原因,几个债务大省被叫停了基建,又出现了缺口,自然要在房地产上找补一点。

好在一线楼市找补,需求都是真实的,风险也不会太大。

好啦,关于近期的楼市政策就讲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