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程家桥街道借助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平台,合力化解了一起因工程款拖欠引发的农民工讨薪纠纷。该起纠纷是程家桥街道“三所联动”机制建立后又一件成功调解的纠纷,是一次“枫桥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前不久,程家桥街道城运中心持续接到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发来的农民工讨薪工单,便转交到程家桥街道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调处。该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接收工单后尝试调解,但因差距过大未能成功。
无奈之下,该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只能将该起棘手纠纷移交司法所调处。经过仔细研判后,工作人员认为,如若多方坐下来好好谈,具备调处成功的可能性。
由于该纠纷涉及两层法律关系,即分包方与施工方的工程履行关系和施工方与工人劳务报酬支付关系;同时,作为两起关联纠纷,欠薪的解决取决于工程款的结算,故调解的方向转为首先要调处分包方与施工方的矛盾。
经过协商,程家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组织调解,但是双方当事人始终各执一词,无法达成共识。
调解顿时陷入僵局,程家桥街道决定采用“三所联动”矛盾化解机制,由多元参与共同调解这起疑难纠纷。
于是,由程家桥司法所牵头,提请“三所联动”平台,再次启动了该起纠纷的调解,并探索“三所联动+”模式,引入街道其他部门参与调处。
很快,在程家桥司法所的牵头下,调解员、民警、律师等多方从自己的业务角度,耐心宣讲法律政策,希望双方都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妥善解决矛盾,避免因工程款延迟支付引发讨薪次生矛盾。
经过长时间面对面沟通,分包方和施工方最终放下了心结,同意就分歧进行协商。在律师的指导下,人民调解员也当场草拟调解协议书,交双方讨论修改通过,最终就剩余工程款支付达成一致意见。在双方签订协议后,民警再次提醒施工方收到款后,即刻发放拖欠工人的劳务报酬。
最终,依托“三所联动”平台,程家桥街道将这起可能一触即发的群体性矛盾成功遏制在萌芽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在调解员随后的回访中,得知讨薪的农民工已顺利拿到了应得的劳务报酬,农民工再三感谢街道各方的帮助,开开心心启程回家过年了。
图片来源于程家桥街道司法所
撰稿:闫 漫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