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作者:拾器格物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生活在拥挤的都市里,孤独,仿佛成了现代人的代名词。

我们对抗孤独,惧怕孤独,尝试以各种方式逃避孤独,可是在深夜里、独处时、喧哗间,我们又总会与孤独不期而遇。

孤独,是个人的体验,也成了群体的困境。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孤独,让人清醒

林清玄说:世人在提到“孤独”一词时,往往含带同情和怜惜,这是对孤独一词的误解。

我们看群树成林固然是美,但孤树挺立于园中,又何尝不美?

我们看白鹭群栖固然是美,但孤鹭浅行溪畔又何尝不美?

群峦叠嶂是美,一峰独起又何尝不美?

孤独时,景物尚能呈现出如此美感,人又何尝不能?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我们常将凡人的寂寞与哲人的孤独混为一谈。

真正的孤独,不是常人的寂寞,它是一种深入自己,持续若干时间没有别人涉入的意识状态。

孤独本身源自于对自我完善的执着,是一种正面的情绪。

孤独之人,往往拥有极大的宁静,也拥有着特殊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孤独并不可怕,它让人清醒,让人独立,让人有足够时间和空间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玩味孤独

蒋勋说:孤独不是要消解,而是要完成。

我们在面对孤独时,常常会有三种层次,而这三种层次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不喜欢独处的人,孤独时,会感到痛苦与不适;习惯了孤独的人,能够跟孤独和平共处;

而真正懂得孤独的人,能够玩味孤独、欣赏孤独,并在孤独中获得更自在的人生。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庄子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孤独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里拆开来讲:孤,是王者;独,是独行。

欲为王者,须先独行。

但自古以来,人们惧怕孤独,从未走进孤独深处。只是浅浅的尝了一口孤独,便觉得滋味苦不堪言。

而那些真正走进了孤独深处的人,却体会到了逍遥自得,欢喜自在。

作家白落梅说: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

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有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但若我们一直站在凡人寂寞的姿态,去看待哲人的孤独,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孤独之美

孤独深处,是一种寂静又自由的状态。

孤独深处的美,没有多余的念想,只有与自己,与万物相认的快感。

孤独深处的世界,是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松尾芭蕉的“渗入岩石中的,是禅的声音”。

突然明白了为何世人不懂孤独,是因为那些深居孤独的人,无法将这种感觉描绘出来。

就如寒山禅师所说: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孤独,是一种昂贵的自由。

因为只有孤独的人,才能摆脱物质和精神上的羁绊,成就一个完整的自己,达到生命的饱满。

好比你面对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顶峰,会产生一种“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感觉,没有任何事情会打扰,那是一种很圆满的状态。

孤独深处的世界,远比现实世界更美。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在孤独中圆满

蒋勋曾在《孤独六讲》中写道:孤独和寂寞不同,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一个人守着孤独终会找到真实的自我,真正的自由,也往往在孤独中诞生。

当一个人学会独处,便可获得生命的圆满。

虽处孤闷,也得自在;虽宿孤寂,也得自洽;虽游孤境,也得自由。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真正的孤独者,也绝不是要找一个僻静的角落,才能来实现自我的孤独,而是不管在哪里,他都是一片沙漠中的托钵僧。

就像一个老者在嘈杂房间的一角静静地写字、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

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怡然自得。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与孤独深处,相遇。

玩味孤独,自在圆满
(本文来自:抱蒲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