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方:“一窗通办”改革推动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作者:天眼新闻

自2023年5月启动“一窗通办”改革工作以来,大方县九驿街道办事处坚持以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利民环境为导向,以“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所有事”为目标,推动基层便民服务提质增效,让企业群众办事更简单、更方便、更快捷,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大方:“一窗通办”改革推动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拓宽服务模式 在服务质量上做“加法”

在认真做好线下服务的同时,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等服务。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交管12123等网络服务平台,指导群众使用手机APP实现了社保查询、日常缴费、违章处理等简易高频事项的“全程网办”,群众只需一部手机或轻点鼠标,就能实现“不见面、零跑腿、办成事”,有效节省了办事群众的时间。对于不会操作手机或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网格员、代办员上门服务,使用自己的手机帮助办理。目前,已指导300余位群众使用贵州社保 APP、老来APP、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等软件线上办事、缴费及查询。

通过“网格+项目”“网格+服务”等方式,整合政务服务、社会服务等多种资源,推行“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引进毕节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采用“群众点单、社工志愿者接单”的方式,开展助老、助幼、助困、助残、助教等服务,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23项,解决群众最关切的“身边小事”200余件。

为提升服务成效,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好差评”评价等各类规章制度,摆放“好差评”二维码,纪律作风“扫一扫”等,方便群众和企业根据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办理结果等多方面进行即时扫码评价,建立工作台账,精准掌握群众诉求,以群众监督评价倒逼服务质量提高,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目前,一窗受理平台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000余件,差评率为0%。

落实“快办”举措 在审批环节上做“减法”

科学规划窗口服务、等候服务、自助服务等功能分区,窗口服务区按“综合窗口+行业窗口”模式设置综合窗口2个,人社、医保分别设行业窗口各1个,统筹设置咨询投诉窗口、全省(跨省)通办和帮办代办窗口。文件明确3名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综合窗口开展收件、咨询业务等工作,实行无差别收(办)件。大厅对外服务窗口由原8个压减到现在4个窗口,有效解决了办事处人员编制不足,人少事多,群众办事多头找、反复找、多次跑等办事难状况,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大方:“一窗通办”改革推动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关联标准化事项,取消一批非标准事项和实际未办理事项,实现政务服务网展示事项和标准事项清单相统一。目前,街道已认领服务事项116项,社区已认领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80项,实现了“应领尽领”,同时精准完善办事指南,保证办理流程的准确性,供办事群众在贵州政务服务网线查阅、申办事项。

探索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模拟办理,对街道认领的116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件材料、办理时限、办理流程进行精简优化,审批事项整体提速20%以上。同时,依托大数据,整合信息资源,对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共享的,一律免于提交纸质证照材料,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便民利民 在办事体验上做“乘法”

该街道办事处通过整合社区干部、楼栋长、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社会救助、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事项的帮办代办服务。2023年度帮助2051名省外务工脱贫劳动力跨省代办一次性交通补贴,发放资金140万元;帮助符合“雨露计划”资助的34名学生代办申请助学资金3.49万元。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采取上门代办,现场帮助填写表格、收集申请材料,实现“足不出户办成事”,共开展上门服务42次,代办各类事项137件。

大方:“一窗通办”改革推动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针对办事时间有限的群体,推出预约服务,办事群众通过电话或贵州政务服务网进行预约,工作人员根据预约事项一次性告知办理流程,并协助指导其准备好所需材料,办事群众按预约时间即办即走。目前已“预约”办理8件。

为不断提高“贵人服务”知晓率,街道干部通过电话、微信、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倾听企业困难及需求,及时帮助解决,目前已对辖区内490家企业进行摸排,发放贵人服务宣传资料1000余份,协助企业完成固定资产入库4次,协助旅馆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1次,帮助企业协调处理堵工12起,解决施工用电、用水问题3起。

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大方县九驿街道将以群众需求和体验感为导向,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全力推动“一窗通办”改革向纵深发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力营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建华

编辑 夏民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