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党报天天读:2024年01月30日人民日报讯金句(4170期)

作者:延安号
党报天天读:2024年01月30日人民日报讯金句(4170期)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第 02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大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保护: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自迎薰门步行入城,登上城墙俯瞰全貌。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给人以启迪。

  秉持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在地方考察时总是不忘调研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反复叮嘱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好。这充分展现了总书记强烈的历史担当、深沉的文化情怀,宣示了我们党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基本态度。

  在古都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重回福州三坊七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星散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不可估量。

  我们要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怀敬畏,精心守护,把历史文化遗产完整交给后人。

  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文化遗产保护必须直面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统筹好保护与发展,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越来越多历史文化名城走向整体保护、全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更多采用微改造的方法,下“绣花”功夫……在城市肌理与乡土脉络中,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既要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陆是非遗大国,从传统技艺到传统礼仪、节庆,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

  潮绣、潮瓷、潮剧、潮州菜……古城潮州拥有丰厚非遗资源。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遗保护,关键在人。目前,文化和旅游部认定5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公布1.6万多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身负各式绝活,在城市、在乡间心无旁骛、坚守匠心。与此同时,我们乐见非遗课程走进更多学校,培养青年人才,为非遗保护注入青春力量。

  传承: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浙江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叮嘱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文脉与水脉相连。千年水脉流淌至今,是因为有一代代人的持续呵护和接续建设。当代中国作为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也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为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指明方向。

  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要始终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通过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只有不断提高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将它们背后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更好呈现出来,拓展人们感知历史文化的渠道和深度,才能令文明薪火生生不息。

  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传承遗产本身,也要传承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

  静静伫立千年,莫高窟见证文明沧桑。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物质有形,精神不朽。在甲骨书简上感受“弦歌不绝”的传承,在经史子集里激荡“经世致用”的情怀,在水墨丹青中品味“宁静致远”的风韵……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丰厚精神财富,越能从中汲取精华和智慧、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就越能在更高层次礼敬中华文明、延续文化基因。

  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还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时的一席话,发人深省。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到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再到《中国国宝大会》《唐宫夜宴》等电视节目的涌现……新时代以来,大陆着力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社会氛围。当传承历史文脉成为社会共识,当越来越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认同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我们的瑰宝才能所托有人、代代相传。

  利用: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千年瓷都景德镇在泥与火的交融中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

  如今,古老的景德镇正以独特的方式焕发新意:老瓷厂变身创意街区,文化艺术新地标接连涌现,来自各地的“景漂”在这里聚集……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这就要求我们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2020年9月28日,考古这门略显高冷的学问,走进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说。

  神州大地,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接续奋斗,考古工作实证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作用不断彰显。面向未来,要继续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大陆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红色、绿色、蓝色……飞针走线五彩缤纷;绣、插、点、挑……制作手法千变万化。苗族手工技艺苗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说,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如今,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漫步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评弹声声婉转雅致,苏绣、宋锦、缂丝等非遗匠心独具,游客可在此沉浸式体验“食四时之鲜、居园林之秀、听昆曲之雅、用苏工之美”的“苏式生活”。

  别具匠心的考古盲盒,让人舍不得品尝的文创雪糕,文旅融合的深度推进……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继续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日益彰显出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

展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前景,站立在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大地上,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钟才文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第 02 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开放地位作用的重大战略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影响。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大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结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尽管在特定时段、特定情况下外因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从整体、全局和长时段来看,内因的作用始终是根本性、第一位的,外因的作用是辅助性、第二位的。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是千千万万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各行各业勤奋工作的劳动者,只有把企业家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出来,经济增长才有了绵绵不绝的持久动力。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打破束缚人们开拓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改革开放是提高要素投入质量和效益的“倍增器”,一旦把全社会的动力和活力调动起来,就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内生动力的作用是持久的、强劲的、源源不断的,与增加要素投入的一次性作用不同,今年起作用,明年乃至更长时期都会起作用。有效调动全社会内生动力,是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总结大陆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宝贵结论。改革开放前,大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没有得到有效释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地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劳动产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体制机制一变,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不断改革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激发起亿万人民群众奋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劲动力,激发起千千万万基层组织和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创造的持久活力,无数个微观源泉汩汩流出的“源头活水”汇聚成奔涌前行的“大江大河”,汇聚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汪洋大海”,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精彩蝶变!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经过数十年高速增长,大陆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不断抬升,已经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已到中途、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的新形势,过去曾经行之有效的拼人力、拼资源、拼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当前,在外部需求萎缩、国内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适度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来推动扩大内需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问题。要积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快落实一批支持民营企业的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进这些改革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回首过去,我们依靠改革开放,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我们依靠改革开放,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画出“最大同心圆”,持续激发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奋斗目标,创造新的历史奇迹!

坚持求真务实,按照规律办事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学方法增本领④

仲 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第 04 版)

  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浮”,要求“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当前,大陆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如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如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何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最关键是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求真务实,基础在于“求真”,关键在于“务实”。求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求客观实际之真;务实,就是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务造福人民之实。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搞一刀切、大呼隆,拿一个模子去套,甚至下指标下单子,“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只有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才能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多少汤泡多少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朴实而深刻,揭示谋划发展要立足实际。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这是干事创业必须坚守的原则,也是坚持求真务实的题中之义。有的干部干事热情很高,但缺乏科学精神、求实态度,结果不仅没有出业绩,反而带来了一堆问题。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那种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树牢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一定要在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比如推进“双碳”工作,“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不能运动式停煤降碳。再比如“抓数字经济、虚拟经济,一定不要忘了实体经济是基础”。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方能掌握发展主动、赢得发展先机。

  形势在不断发展,任务也在不断发展,很多矛盾和问题是我们没有遇到、没有处理过的。坚持求真务实,必须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根据变化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政策、选择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指出“如果固守着过去的认识和经验不动,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就难以适应变化了的实际,也难以有效推动工作”。新征程上,我们要准确识别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我们定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人民观点)

——牢牢把握“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⑦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第 05 版)

  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

  各级党组织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党的组织优势才能充分彰显,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才能更加稳固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斗奔忙;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让党旗在抗疫第一线高高飘扬;面对洪涝灾害、地震险情,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带领人民群众构筑起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制胜优势。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其中之一是“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彰显了我们党打造严密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的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政治担当。

  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出发,阐明“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围绕百年大党历史使命,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告诫“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强调“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等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推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发生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重大变化。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初一公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使我们党具有了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成为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务须更加坚决有力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树立加强基层建设的鲜明导向,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如此,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党的组织优势才能充分彰显,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才能更加稳固。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引述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勉励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觉悟,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来说,提高党员质量是重中之重。党组织既要严把入党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也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都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都要始终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党闻令而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情办好,把弘扬中华文明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情办好,最根本的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办好。始终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大部署推进党的组织工作,不断厚植组织优势,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就能不断获得强劲动力。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评论员观察)

——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⑤

周珊珊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第 05 版)

  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增加居民收入为支点,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引导各类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口袋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河北滦平县大屯镇兴洲村,党支部书记韩林章算起了增收账:发展设施农业,2023年村集体收入约20万元;科技特派员帮扶让农田效益更高,技能培训带动家门口就业,全村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比前一年增加了近50%;不少村民换了家电家具,有的还买了小汽车……增收办法多、效果好,乡亲们一年的辛勤耕耘化成了更多获得感。

  家庭小账本,连着民生大账本。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增速“跑赢”GDP,成为中国经济成绩单上的亮色。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释放内需潜力的前提和基础,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取得新进展。”今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过去一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更进一步,农民增收渠道得以进一步拓宽。天津组织开展消费帮扶,经济薄弱村消费帮扶采购总额达2379万元,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云南培养认定2.1万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服务农业生产,助推老乡直接增收;延安苹果、赣南脐橙、百色芒果,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金扁担”挑起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去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乡村振兴生机勃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继续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去年,全国多地再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直接拉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同时,来自政府的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活补贴、现金政策性惠农补贴等转移性收入增长10.3%,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大、精准性提高。实践充分证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需要稳增长、兜底线、减负担政策协同发力。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重提升,完善分配制度,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多措并举,拓宽渠道,综合发力,我们就有条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近段时间,多地瞄准富民增收发布方案、亮出实招:河南印发脱贫人口增收行动方案,保持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广西印发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若干措施,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海南发布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推动补齐增收短板、拓宽增收渠道……面向未来,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增加居民收入为支点,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引导各类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将不断增强,进而促进实现扩大有效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朱松纯的经历启迪我们:无论从事什么研究,支撑科研工作者走得更远的,则是求真的精神、探索的勇气,以及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第 09 版)

  核心阅读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必须深入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回答的重大问题、提出的实践要求、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回答的重大问题、提出的实践要求、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及时转化为具体政策、具体任务、具体措施。

  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正是因为具有勇于自我革命这一政治品格,我们党才能穿越百年风风雨雨,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篇章,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这一重要思想凝结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丰富实践经验和重要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高度共识,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做好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回答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科学回答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三个重大问题。这一重要思想高瞻远瞩、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充分彰显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高度自觉。

  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指明了确保全党永葆初心、担当使命的根本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能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坚定了全党用好“第二个答案”、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信心决心。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通过行动回答‘窑洞之问’,练就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不断深化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在毛泽东同志当年给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第一个答案基础上,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今天,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充分证明我们党完全有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我们党“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展现了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光明前景。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这条必由之路,也离不开永远在路上的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把党的自我革命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严密,把每条战线、每个环节的自我革命抓具体、抓深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提出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是我们在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需要把握好的九个问题。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将实践要求真正在实践中落细落实。

  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确保党的自我革命始终保持正确前进方向。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使党的自我革命更好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党的自我革命的坚定性、科学性、有效性。以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战略目标,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及时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及时消除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各种隐患,不断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紧紧围绕“六个如何始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协同发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不断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彰显大党优势。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持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进一步形成依靠党的自身力量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动创新、实现执政能力整体性提升的良性循环。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我扬弃、自身跨越。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切实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实现自律和他律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开创新局面。

  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

  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把握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一个具有很强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的理论体系,深刻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重要思想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提供了指导思想、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也为中共党史党建学和纪检监察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打牢了思想根基。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需要持之以恒在学习领悟上下功夫、在精深研究上下功夫,深刻琢磨其体系性、学理性,搞清楚蕴含其中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问题导向、内在逻辑。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掌握好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个强大武器,我们党一定能够不断清除思想之垢、行为之弊、肌体之毒,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有效应对长期执政面临的风险考验中不断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更好地引领和保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思想纵横)

——准确把握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③

王治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第 09 版)

  思想是时代的航标,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明确提出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明确了推进自我革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为我们着力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提供了科学指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实践要求,不断提高党的自我革命的坚定性、科学性、有效性。

  在伟大自我革命历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这一重要思想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去腐生肌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我们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依靠自我革命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将我们党的鲜明理论优势转化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强大力量,及时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及时消除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各种隐患,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篇章。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自觉从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努力把党的自我革命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严密,把每条战线、每个环节的自我革命抓具体、抓深入,以锐意进取的精气神、脚踏实地的真行动将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彰显党的鲜明品格

科学指引百年大党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专题深思)

李泽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第 09 版)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指引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深化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但这种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要站在事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的重大意义。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坚守初心使命、长期执政,就必须勇于和善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确保我们党永葆政治本色和生机活力,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高度深化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这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伟大自我革命使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从而始终掌握历史主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要深刻认识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由我们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是我们党总结百余年自身建设历程、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实践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指引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必将继续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从应对严峻考验的高度深化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既要看到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也要认识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新的赶考路上,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越是接近宏伟目标,越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决不能滋生全面从严治党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厌倦情绪,而要始终以永远在路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悠久绵长的培植历史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历来是迎春报喜的象征。

自强不息的精神标识

梅,可药可食、可观可赏,更入诗入画,成为中国人世代流传的审美意象和理想寄托。

寒尽春生的报春使者

  梅如城,城似梅,以韵胜,以格高。

寒尽春生,人尚未知,而梅已先觉,早早萌发在冬与春的交织、寒与暖的更迭中。穿着棉袄、顶着冷风出门赏梅的市民与游客,既是看花,也是在看城——如今的武汉,风华正茂、风光正好,如敢于争先的梅花一般,迎接更可期待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