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作者:TDS Studio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Over-Ear Dynamic Headphones - TDS REVIEW

KT MARK: III

这是极致 Ultrasone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一个产品。

Signature 系列在极致产品线中的定位基本上被认为是仅次于 Edition 系列的“中高端”产品,从第一代的 Signature Pro/Studio/DJ/DXP(当然,发布日期有先后)到前两年发布的 Master/Natural/Pulse,再到如今的 Pure 和 Drop 联名的 Signature X。Signature 系列基本上使用了相似的架构来将价格区间覆盖了从100美元到1000美元的各个档位。我曾经是 Signature Pro 和 Studio 的用户,也曾经为后者搭配过 Bispa 致等线材,但是说实话这个系列第一代四款型号的表现并不能够让我足够满意。作为专业用途耳机,Signature 系列我所听过的型号中还没有一款能够满足我对于音色、质感、失真的三重要求,自然也很难进入 TDS ProQua 体系中。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本期涉及到的 Signature Pure 作为广义上的新品,其实在日亚也属于刚刚上市,它能不能以系列低价换来一些新变化呢?读完这篇文章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本机来自于乱买总的出借,在此感谢。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Signature Pure 的包装非常简单,从某些角度来说简单得就像“工包”。硬纸盒表面标有型号,内有一个尼龙材质的收纳包、线材和一个 3.5mm to 6.35mm 小转大插头,就再无他物了。

收纳包内部有植绒,厚实程度还不错,背部也设计了额外的收纳空间,可以将线材和耳机本体分割收纳。空间刚好可以放得下 Pure 这一套,以及小尾巴等配件。收纳好之后的 Pure 是一个平铺的状态。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Signature Pure 的大体架构还是与同系列其他型号相似的。耳机的头梁框架甚至追溯到 HFI、PROline 等系列上都不为过,材质为工程塑料。头梁调节部分有刻度感,调整起来较为顺滑,可调节范围也相对还算长,两端共可调节约9-10厘米的样子。腔体表面有一层类肤质涂层,像是 DT880 Black Edition 所做的处理,短期使用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且摸上去手感相当不错。不排除在几年的使用后出现老化现象。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面板设计相对比较低调,没有像同时代的 Master、Pulse 等产品做得金属感十足,而是转而使用了一种凹凸不平的纹理,标识则是金属阳刻在表面。两侧的头梁垫收束结构处有 S-LOGIC 3 技术的金属铭牌和左右标识的盲文凸起。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塑料材质的转轴、关节等也没有明显的异响出现。Pure 的转轴设计使得它的收纳可以在两种形式中切换,你既可以将它平铺放到收纳包里,也可以折叠成一个很小的形状,就像 ATH-M50X 和 MDR-V6 那样。但是在平铺状态下进行进一步折叠是无法实现的,你没法以一个相对扁平的状态把它装到小型收纳盒中,就像 WH-1000XM4 等很多现代便携头戴那样。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腔体大小大抵是比 MDR-CD900ST 稍小一圈的程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可以包耳的,只是包裹感较强,耳罩内的横纵向空间余留不大。耳罩的深度则做得比较突出,即使是招风耳也不太容易能够顶到单元外壳。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头梁垫与耳罩有一定弹性,表面材料都是类似于 Alcantara 但摸上去粗糙度又会更高一些的东西,非常容易沾灰,但是透气性相对不错,长时间佩戴的闷感相对较低。头梁垫内侧也有网眼的存在。

佩戴的舒适性在这个体积的头戴耳机中属于还不错的程度,虽然较为紧凑,但是由于耳罩足够厚实,两侧耳廓周围的压力不算很大,结合封闭程度非常高的腔体,可以实现较好的被动隔音性能。且由于头梁垫也足够宽大,头顶处的压力也不会很明显。

跟极致大多数产品一样,Signature Pure 也采用了 S-LOGIC 技术。迭代至今,在 Pure 上已经是第三代了。S-LOGIC 3 的目标依旧是通过声学设计来还原出较为符合直觉的声场,尽可能减少耳机的头中效应。其实说白了就是会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将单元相对于腔体适当前移、下移,重新优化腔体结构之后使得单元与耳廓之间的角度更加符合人耳造型。

Pure 的腔体表面是没有任何可见的开孔的,这也使得它延续了极致大部分耳机高封闭程度的特性。因此 S-LOGIC 技术的存在就更加必要一些,毕竟纯粹的封闭式耳机很容易产生“桶音”并突出头中效应。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卸下耳罩后,你可以看得到单元外壳上设置了不同密度的调音纸,以及盖板中心的一组凸起。这组凸起被极致称为 Dual Deflector Fin(DDF),起的是一个导流装置的作用,这也是 S-LOGIC 3 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官方的介绍,通过这组“导流鳍”之后,定向的中频和高频信号成分几乎保持不变,而中低频和低频则被滤波、导向。粗浅地来讲,其实就可以理解为一个声学滤波器。

线材、扬声器配置与功率需求 | Cable, Driver & Power Demand

线材方面,Signature Pure 所搭配的是一条弹簧线,最长可拉伸至约两米,标称材质未知,线材本身还算较为柔软。两端的插头分别为带标准螺口的 3.5mm 单端插头以及连接耳机端的带锁紧结构 2.5mm 三极单端插头,锁紧结构与过往的 Signature 系列、ATH-M70X 等型号兼容。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Pure 内置的是直径为 50mm 的 Mylar 振膜动圈单元。阻抗 32Ω,114dB 的灵敏度,在便携头戴耳机中还算较容易驱动。

下面的声音主观描述基于原线、原始耳罩状态并已满足驱动功率需求。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低频量感适中,有着较为突出的厚度,不算很饱满,下潜中规中矩。收放速度不算快,也保留有一定程度的残响。氛围烘托晕染程度适中,弥散感则有所控制。在中低频的地方有一个不自然的拱起,这使得 Pure 的极低频虽然算不上很多,但是中低频却有种突出感。这也让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存在感比较足,也有一定的前倾感,遇到一些底鼓或是贝斯等乐器时甚至会有一些浑浊感。

中频,人声的厚度适中,限定在采用 S-LOGIC 技术的耳机里距离相对比较近,口型大小却不会很大,结像的清晰程度不算很出色。Pure 对于人声的质感表现显然要更加注重,线条刻画则不会特别重视,但是仍然会有一点发硬的感觉。男声和女声的适应性相近,很难说明确地更适合哪类,但可以判别的是 Pure 会更加适合声线不过分粗的类型。由于中低频的拱起,Pure 对于声线偏粗的人声会显得相当不自然,就好像憋了一口陈年老痰。Pure 对于偏年轻、偏细、发声位置靠上的一些人声还是有着符合价位应有水平的表现。至于音色渲染,也是有的,很难说 Pure 的人声是偏暖的,但是却给人一种毛茸茸、不精致、稍微有点闷葫芦的印象。喉音位置会比正常状态下稍微提高一些,气声比例相对较少,口水声、换气声却有一定的突出,齿音不算很多。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乐器方面,总体上也是质感略优先于线条刻画。弦乐器听上去普遍线条会有点粗,小提琴、中提琴等的扎实程度还不错,吉他的质感会有点不太自然。拉拨弦细节突出程度不高。大提琴的形体感在千元档显得还比较饱满,同样,是牺牲了一定结像自然度换来的。铜管类的气势感不错,但是需要亮感的小号等会觉得有点闷。木管类也能感受到这种闷感带来的不自然。Bell 类音色却有一点不自然的发亮的感觉。打击乐器的存在感不算突出,刺激感微弱。

高频亮度适中略偏暗,没有特别突出的尖峰,有较早但还算自然的滚降,极高频延伸距离 HFI-780 甚至同系列 Signature Studio 都还有些距离。

声场规模不算很大,总体上讲还算规整,横纵的距离基本相当,这毕竟是极致的看家技术。“高度感”则不算很好。定位能力也在千元封闭头戴中属于表现较好的一个,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中规中矩。解析能力勉强符合价位,也没有什么“解析感”的突出,这点倒是不必担心。动态表现适中,瞬态相当一般。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说实话,显然之前为了早先 Signature 系列和 M70X 等耳机所准备的 Bispa 致是无法把它的声音有本质的改善的。从设计上来讲,Pure 的耳罩也万幸地用的是类 Alcantara 材质作为表面材料而非类皮质,这样不至于让中低频的能量进一步地化不开。或许更换一些背部开孔稍大、稍多的耳罩会解决一些问题。

曲风适应性上,对于要求不高的人群来说,听一些声线不粗厚的流行人声和民谣是可行的,本来爵士也可纳入考虑,但是“高度感”的缺乏使得它也不能完全把爵士的空间氛围良好还原。还是听些相对轻松的东西吧,它本身已经挺“厚重”的了。

总体上,Pure 的表现并不能让我满意,在过去两年中,千元级的封闭头戴耳机其实出现了很多值得考虑的型号,从 SRH840A 到 DT700 PRO X 甚至 T3-03,都是在专业用途和民用欣赏方面都能良好兼顾、表现更好的选择。更何况 CD900ST、M70X 甚至极致自家的一些羊毛产品也还依旧可以买得到。

极致 Ultrasone Signature Pure 头戴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Pure 相较于上面这些型号也有形态上的优势,比如全封闭的结构加上中低频的能量堆积使得它面对高噪音环境,比如电音现场表演等时可以有一个较好的使用体验。毕竟按照宣传,它的确有着 Signature DJ 的“精神传承”。从结构上讲,它其实也相较于 DT700 PRO X 等同样封闭程度较高的产品要轻量化许多。只是这个声音,面对大部分常规聆听环境,都还是显得短板明显了一些。至于它的上限,其实也并没有达到 Signature Studio 的程度。马上 Signature Master 的第二代也会上市,不知道能否做得能让人适当满意一些。

KingTsui, from the TDS Studio.

Jan 2024

From the digital sound lovers,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