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会特稿|树品牌 聚人气 激活力 推动“文化兴市”战略走深走实

作者:巨鹿县融媒体

树品牌 聚人气 激活力

推动“文化兴市”战略走深走实

邢州湖、东由留码头等酒店、文旅项目有序推进;35个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创作出《好南关》等一批优质文艺作品;成功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全国公路自行车邀请赛、第十六届市运会……2023年,邢台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以加快打造具有泉城特色旅游城市为抓手,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进一步树品牌、聚人气、激活力。“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正在让邢台这座古城人气一路攀升。2024年,如何更好地树品牌、聚人气、激活力,推动文化兴市战略走深走实?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特色旅游城市、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从不同角度积极建言献策。

深挖文化资源

叫响“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品牌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2023年,市委、市政府立足百泉复涌资源禀赋和3500多年建城史深厚底蕴,经过深入调研、走访座谈、专题讨论,明确提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出台《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塑造推广城市品牌专项行动方案》,确定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统筹开展“十个一”专项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春节临近,在襄都区清风楼前,光影秀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彩排。演员们身着古装戏服,尽情演绎精彩的历史故事,准备为市民献上一场文化大餐。按照“分步实施、分批启动,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原则,邢台市加快古城修复,焕发城市新活力。襄都区环古城护栏更新、古城文化元素植入等8个项目同步推进;北方大学旧址,羊市道23号、25号布袋院对外开放;府城保护开发、好南关城市更新、天宁寺文化园建设等工程全面启动。在市人大代表、襄都区委书记李秀娟看来,推动邢州古城修复,既是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也是赓续邢台历史文脉、提升现代服务业层级、打造旅游城市的需要。她表示,襄都区将打好古城文化牌,积极推进邢州古城修复,从保护传统街巷、改善居民出行、便于文化旅游展示等方面入手,创建样板街巷,做好开发利用,切实让文物活起来、古城热起来。“邢台虽然拥有许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在全国知名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市政协委员、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演员赵兵伟认为,应深入挖掘邢台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影视、出版等文化产业,开展引进“高雅艺术进邢襄”、开展“一月一名剧”展演、举办戏剧节等活动,点亮“北方戏窝子”,不断增强市民文化自信,提升太行泉城、美丽邢台知名度和美誉度。

突出规划引领

打造泉城特色旅游城市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现实体验。2023年,邢台市突出规划引领,抢抓百泉持续复涌历史机遇,打好百泉生态、古城文化、扁鹊康养、商务会展“四张牌”,打造提升七里河沿线、白马河沿线、古城片区、高铁辐射区的“两线两区”旅游业态。一些片区节点规划编制完成、一些文化体育活动扎实举办、一些城建文旅项目引进推进,泉城特色旅游城市建设强势开局。对于报告提出的“完善城市旅游体”“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泉城特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内容,市人大代表、邢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吕杰感触很深。校园里清泉汩汩而出,吸引了不少师生围观打卡。去年以来,邢台学院以北方大学、四师文化、邢白瓷和柳溪泉景观为载体,做强学校景区文化,积极服务文化兴市战略。“今年,邢台学院将坚持树品牌强底色,以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挖掘文化底蕴,点亮‘邢院’符号,加大向社会开放力度,助力泉城特色旅游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吕杰介绍说。“打造泉城特色旅游城市,要想出圈出彩,内容与服务缺一不可。”市政协委员、河北和生律师事务所主任赵矗说。他建议,除了在文化、泉水上做足文章,还需创新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特别是对本地特色小吃、特色餐饮给予全方位支持。

优化空间布局

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

高铁辐射区加快产城融合,特色产业集群展览馆、太行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承载邢台人重振汽车产业梦想的“两汽一拖”全面复产……一年来,邢台市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方向越来越明确、举措越来越务实。今年如何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品质,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做大做强做热,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烈讨论。报告中提到,加快高铁辐射区建设,金融中心建成投用。这让市人大代表,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炳备受鼓舞。他表示,作为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和展示邢台形象的“新引擎”,市高新区将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高铁辐射区产城融合上下功夫,以襄湖总部商务区为主战场,打造集企业总部、科创基地、生态绿芯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城市之心”。“想深入了解邢台的特色产业发展,就到市特色产业集群展览馆;想感受邢台深厚的历史文化,就到邢台博物馆;想认识邢台古人的智慧,就到郭守敬纪念馆……”市政协委员、邢台博物馆馆长石从枝说。她建议,注重盘活利用存量资源,高效集约规划建设,持续完善各类场馆功能品质,不断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力、吸引力、带动力。产业是支撑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市人大代表、河北万信兴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强对此十分关注。他建议,紧紧围绕中心城区现有产业基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坚持推动传统产业释放新优势和招引优秀项目企业两手抓,为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注入强大动力活力。

来源:邢台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