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作者:友爱柑桔u

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但有书法的艺术魅力,更有对仗工整的妙处。平仄押韵,品读起来很有意境,从古至今以来都是很多文人墨客所喜闻乐见的,如今到了现代国人也喜好对对联,每当春节时,家家户户门口都贴起了春联。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不仅春节时候受国人追捧,对联还贯穿于国人婚嫁、开业、丧事、祝寿等重要的日子用于抒发感情,古人还用对联明志,如杨邦义宁死不屈,直呼“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下面我们来看看对联之妙用吧。

一、唐伯虎茅厕对联传千古

唐伯虎就因为给一茅房写出对联,而让无数才子望尘莫及,感叹不愧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连县令都佩服不已。

当时有个富甲一方的土豪,花了大价钱盖了一所豪门庭院,府内还特别修建了一个茅房,茅房奢华至极,为了彰显自己的茅房别具一格不同凡响,土豪便四处寻人写对联,可给茅房写对联,是人听了都望而却步,连连拒绝。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不料想,土豪打听到唐伯虎在街上售卖字画,便招呼下人邀请其来到自己家中,听闻要给茅房写对联的请求后,唐伯虎起身便要走,文人风骨使然这哪是人干的,但是土豪掏出50两之后,看在银两的面上只得同意

酒足饭饱之后,唐伯虎借酒兴挥毫,写下上联“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下联“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一时间众人惊叹,连县令都甚为钦佩,土豪这50两可真没白花。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二、纪晓岚巧对对联气太监

清朝名臣纪晓岚也是对联的爱好者,而且水平极高。某日乾隆来了兴致,出了个考题吩咐手下太监送到纪晓岚手上,到纪晓岚府上的太监,看到了大冷的天下,纪晓岚身穿棉大衣烤火,但是手上扇子还拿着,受不了纪晓岚造作的姿态,动了心思,便给纪晓岚出了个对联道:“小书生,穿冬衣,执夏扇,一本春秋曾读否?”

纪晓岚何许人也,岂能读不出上联的味道,便询问起太监是哪里人?北方还是南方人,太监答道自己是南方人,纪晓岚听完声,立马出了一下联“老太监,生南方,走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乎?”妥妥地回击了太监。话都没说直接丢下乾隆给的考题,头都不回地气呼呼走了。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三、棺材店一副对联门庭若市

纪晓岚用智慧缓解了自己的尴尬境地,太机智了,从上面两则故事我们看到了对联的魅力,好对联既能发光发彩,也能转败为胜,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对联场景却在棺材店,为棺材店写对联怕不是件容易事吧?

棺材店一般来说可不敢去四处拉客赚钱,招人恨不说不被打算是不错了,就算找官府怕也没辙。但是毕竟是糊口的营生,总是没进项长此以往可受不了的。做棺材生意不同于寻常生意,都是替往生的人服务,特殊的行业导致无法宣传,家属购买还得看个人意愿。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故事里的棺材铺位于一个大街的拐角,平时就没什么人过往,更别提卖的还是棺材了,生意也是凄凄惨惨,都快被逼得关门了,无奈老板为了招揽客户,想着在铺前写对联,想了个上联“人无千岁寿”,但是死活想不出下联该写什么,无奈之下去一位书生赐教下联

书生看了棺材铺老板的上联,思虑再三之后,便大气地写上“我处有长生”的下联,妙不可言,表达了,人之寿命不可过千年,但是来我棺材铺可以保人“长生”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果然对联出来之后,生意比以往明显好了很多,附近的很多做白事的都来棺材铺购置棺材,采买纸钱,原因都是这幅对联给人的印象所致,而这位写对联的书生也在当地获得不少好评

这个时候另一家别的街面上的棺材铺老板也闻询邀请他写对联,助其生意并重金相邀。书生却写了让人无法理解的上联,上联是“唯恐生意太好”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老板这下不爽了,我这生意到底做还是不做呢,然后书生淡定写下下联“但愿雇主莫来”,老板虽然疑惑,但是还是贴了出去,半信半疑之后的第二天,客人居然变得更多了,其实这就是利用人的逆反心理,越是不让人干什么,人们也是要干什么。从此这家棺材店也生意兴隆,名气也越来越大了

对联其实是老少皆宜,没有贫富贵贱之分的,棺材店的对联也是如此,生老病死是常有之事,人民闻之皆有悲伤惆怅之情,人无千岁寿,我处有长生。安慰失去亲人的人这份心才是最重要的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唯恐生意太好,但愿雇主莫来。则是好的愿望希望人都不要遭遇亲人逝去的苦楚,这样的对联自然也让人有了好奇心,逆反心理,想不火都难,当然给棺材铺的对联还有很多

总结

对联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好的对联可以让食物往好的方向转化,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境遇,对联深入学习下来还有更多可钻研的地方,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生在华夏的我们更应该传承传统文化学习对联,用好对联,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文化底蕴的人

棺材店门前的对联,上联“人无千岁寿”,下联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对联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但是大多数人不屑于此,无法耐心学习这种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更不了解起来源和含义。

反之崇洋媚外者却数不胜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如果我们作为中国人连自己的文化传统都不能很好的传承和保留,那么学习再多的外来文化,只会让我们更加迷失自我。

我们应该多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失去光芒,从现在开始学习了解对联吧,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它会让你沉浸其中,这就是文化的吸引,文化的魅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