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作者:友愛柑桔u

對聯是漢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不但有書法的藝術魅力,更有對仗工整的妙處。平仄押韻,品讀起來很有意境,從古至今以來都是很多文人墨客所喜聞樂見的,如今到了現代國人也喜好對對聯,每當春節時,家家戶戶門口都貼起了春聯。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不僅春節時候受國人追捧,對聯還貫穿于國人婚嫁、開業、喪事、祝壽等重要的日子用于抒發感情,古人還用對聯明志,如楊邦義甯死不屈,直呼“甯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下面我們來看看對聯之妙用吧。

一、唐伯虎茅廁對聯傳千古

唐伯虎就因為給一茅房寫出對聯,而讓無數才子望塵莫及,感歎不愧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連縣令都佩服不已。

當時有個富甲一方的土豪,花了大價錢蓋了一所豪門庭院,府内還特别修建了一個茅房,茅房奢華至極,為了彰顯自己的茅房别具一格不同凡響,土豪便四處尋人寫對聯,可給茅房寫對聯,是人聽了都望而卻步,連連拒絕。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不料想,土豪打聽到唐伯虎在街上售賣字畫,便招呼下人邀請其來到自己家中,聽聞要給茅房寫對聯的請求後,唐伯虎起身便要走,文人風骨使然這哪是人幹的,但是土豪掏出50兩之後,看在銀兩的面上隻得同意

酒足飯飽之後,唐伯虎借酒興揮毫,寫下上聯“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下聯“天下英雄豪傑到此俯首稱臣,世間貞烈女子進來寬衣解裙。”一時間衆人驚歎,連縣令都甚為欽佩,土豪這50兩可真沒白花。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二、紀曉岚巧對對聯氣太監

清朝名臣紀曉岚也是對聯的愛好者,而且水準極高。某日乾隆來了興緻,出了個考題吩咐手下太監送到紀曉岚手上,到紀曉岚府上的太監,看到了大冷的天下,紀曉岚身穿棉大衣烤火,但是手上扇子還拿着,受不了紀曉岚造作的姿态,動了心思,便給紀曉岚出了個對聯道:“小書生,穿冬衣,執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

紀曉岚何許人也,豈能讀不出上聯的味道,便詢問起太監是哪裡人?北方還是南方人,太監答道自己是南方人,紀曉岚聽完聲,立馬出了一下聯“老太監,生南方,走北地,那個東西還在乎?”妥妥地回擊了太監。話都沒說直接丢下乾隆給的考題,頭都不回地氣呼呼走了。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三、棺材店一副對聯門庭若市

紀曉岚用智慧緩解了自己的尴尬境地,太機智了,從上面兩則故事我們看到了對聯的魅力,好對聯既能發光發彩,也能轉敗為勝,但今天我們要說的對聯場景卻在棺材店,為棺材店寫對聯怕不是件容易事吧?

棺材店一般來說可不敢去四處拉客賺錢,招人恨不說不被打算是不錯了,就算找官府怕也沒轍。但是畢竟是糊口的營生,總是沒進項長此以往可受不了的。做棺材生意不同于尋常生意,都是替往生的人服務,特殊的行業導緻無法宣傳,家屬購買還得看個人意願。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故事裡的棺材鋪位于一個大街的拐角,平時就沒什麼人過往,更别提賣的還是棺材了,生意也是凄凄慘慘,都快被逼得關門了,無奈老闆為了招攬客戶,想着在鋪前寫對聯,想了個上聯“人無千歲壽”,但是死活想不出下聯該寫什麼,無奈之下去一位書生賜教下聯

書生看了棺材鋪老闆的上聯,思慮再三之後,便大氣地寫上“我處有長生”的下聯,妙不可言,表達了,人之壽命不可過千年,但是來我棺材鋪可以保人“長生”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果然對聯出來之後,生意比以往明顯好了很多,附近的很多做白事的都來棺材鋪購置棺材,采買紙錢,原因都是這幅對聯給人的印象所緻,而這位寫對聯的書生也在當地獲得不少好評

這個時候另一家别的街面上的棺材鋪老闆也聞詢邀請他寫對聯,助其生意并重金相邀。書生卻寫了讓人無法了解的上聯,上聯是“唯恐生意太好”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老闆這下不爽了,我這生意到底做還是不做呢,然後書生淡定寫下下聯“但願雇主莫來”,老闆雖然疑惑,但是還是貼了出去,半信半疑之後的第二天,客人居然變得更多了,其實這就是利用人的逆反心理,越是不讓人幹什麼,人們也是要幹什麼。從此這家棺材店也生意興隆,名氣也越來越大了

對聯其實是老少皆宜,沒有貧富貴賤之分的,棺材店的對聯也是如此,生老病死是常有之事,人民聞之皆有悲傷惆怅之情,人無千歲壽,我處有長生。安慰失去親人的人這份心才是最重要的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唯恐生意太好,但願雇主莫來。則是好的願望希望人都不要遭遇親人逝去的苦楚,這樣的對聯自然也讓人有了好奇心,逆反心理,想不火都難,當然給棺材鋪的對聯還有很多

總結

對聯就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好的對聯可以讓食物往好的方向轉化,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境遇,對聯深入學習下來還有更多可鑽研的地方,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生在華夏的我們更應該傳承傳統文化學習對聯,用好對聯,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文化底蘊的人

棺材店門前的對聯,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讓人稱贊不已

對聯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瑰寶之一,但是大多數人不屑于此,無法耐心學習這種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更不了解起來源和含義。

反之崇洋媚外者卻數不勝數,對待我們的傳統文化沒有絲毫的敬畏之心,如果我們作為中國人連自己的文化傳統都不能很好的傳承和保留,那麼學習再多的外來文化,隻會讓我們更加迷失自我。

我們應該多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不要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失去光芒,從現在開始學習了解對聯吧,你會發現其中的樂趣,它會讓你沉浸其中,這就是文化的吸引,文化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