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努力就会有回报吗?-东京大学入学式-上野千鹤子致辞

作者:洞穴文化

2019年4月12日,在日本东京大学开学典礼上,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上野千鹤子发表了精彩演讲,在日本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上野千鹤子在致辞中说 “这是一个即便努力了也不一定会得到回报的社会。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努力了也没得到回报、想努力却努力不了的人。‘努力就有回报’这种想法本身,得益于你们周围的环境,而非你们努力的结果”。

面对在场的三千多名经过层层筛选读上来的东大新生,上野千鹤子女士还告诫他们“不要太逞强,勇于承认自己的弱点,并相互扶持”。

广播一个重要消息:由于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即便我每天都按时发文,你也可能收不到信息,甚至可能永久失联。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哲思学意”公号设置星标☆,这样才能保障每天照常收到文章。

哲学讲座 2.3

无聊与生命的意义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无聊是对自己生命时间的主观体验。”无聊,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负面的情感,是生活中缺乏刺激和意义的体现。然而,如果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无聊其实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深层的生命状态和心理需求。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强调:“无聊和空闲是想象力的摇篮。”

真正的内在平和和智慧,来自于对无聊的接受和利用,而不是逃避。在哲学的视角下,无聊是一种基本的生命情绪。它飘荡于自我与世界之间。正是在深度的无聊状态中,人们却能看到最为真实的自己。在海德格尔看来,如果一个人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最本真的无根基状态,而不是像通常那样以逃避、消遣的方式试图消除无聊,那么在深度无聊发生时,人们反而能够以全新的眼光审视生活中的一切,从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体验到奇异和鲜活的感受。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无聊,就是自由,我们通过下决断发挥身为人类的自由。”

同学们,恭喜你们进入东京大学,你们都是从激烈的应试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而这场选拔考试的公平性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有失公平,我想所有人都会为之愤怒。

然而,去年东京医科大学被爆出招生丑闻,歧视女考生、复读生的事实被公之于众。

文科省对全国的 81 所医科大学、医学院展开调查的结果发现:女生的录取率到底有多低呢?男生的平均通过率为女生的 1.2 倍,被报道出来的东京医科大学是1.29 倍,最严重的是顺天堂大学 1.67 倍,其他不相上下的还有昭和大学、日本大学、庆应大学等私立大学。

而低于1倍的,女生相对好考一点的学校有鸟取大学、岛根大学、德岛大学、弘前大学等地方国立大学的医学院。

另外,东京大学理科三类的男生通过率是女生的 1.03 倍,虽然低于平均值,但还是超出了一倍。该如何解读这些数据呢?

统计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是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女生的录取率远低于男生,是不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如男生?

发布本次针对全国医学院调查结果的文科省负责人这样说道:“在其他学院尚未发现男生成绩更好的现象,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都是女生成绩比较突出。”

也就是说,只有医学院对女学生存在招生壁垒, 至于医学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无论如何都要给公众一个交代。多方数据都可以证明,女考生的偏差值普遍高于男考生。

第一,女学生一般都会为了避免复读而选择报考比较有把握的学校。

第二,东京大学的入学男女新生比例悬殊,长期以来,女学生的比例不足 20% ,甚至今年回落到 18.1% ,由于从偏差值的正态分布上看不出任何的男女差异,所以可以推断出:只有比男学生优秀得多的女学生才会报考东京大学。

第三,从四年制大学的升学率来看,男女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016 年的学校基本调查的数据显示,4 年制大学的升学率,男生为 55.6%,女生为 48.2%,两者之间差了七个百分点,然而这相差的七个百分点,并不是学习成绩带来的差距。

“儿子上好大学,女儿上短大(‘短大’一般学制为2年或3年,相当于国内大专)就好了”那是父母对子女怀着不均衡期待的教育观念造成的。

最近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访问日本,呼吁女性教育的重要性,这时总会出现一些声音,比如“女性教育对巴基斯坦来说是很重要,跟日本有什么关系”,“女孩子而已嘛,毕竟是女孩子,有什么用呢”,类似的风言风语不绝于耳。这种现象用专业话说就是aspiration cooling down,意思是泼冷水。

有人问马拉拉的父亲:“请问你是怎么培养这个孩子的?” 他说,我只是没有折断她与生俱来的双翼而已。

说得真好,有太多的女儿,她们与生俱来的翅膀活生生地被折断,失去了飞翔的权利。

寒窗苦读多年终于来到东京大学的你们,将会进入怎样的环境呢?在和其他大学的联谊活动中东京大学的男生总是很受欢迎。

东大的女生呢?当别人问她你来自什么大学,女生只会说:东京的大学。”为什么不直说是东京大学呢,听说是怕把别人吓跑了。

为什么同样身处东京大学,男生就可以以此为荣,而女生却要百般遮掩呢?那是因为对于男生来说,成绩好是一项资本。对于女生来说,成绩好却不等于有魅力。因为从小大到所有人都只希望她们“可爱” ,“可爱”算什么魅力,“可爱”的潜台词就是被疼爱、被选择、被保护,暗含了顺从的意味。因此女生们不敢说自己学习成绩好,是东京大学的学生。

东京大学曾经发生过工学部和研究生院5名男生对私立大学女生实施集体性暴力性侵事件,最终结果是施暴的男学生分别受到退学(3 人)、停学(2 人)处分。

作家姬野薰子以该事件为题材写了一部小说《她蠢她活该》(中文版书名《以爱之名》),去年还在校内举办了同主题研讨会,“她蠢她活该”是在审讯过程中,从施暴的男生那里取证的原话。

读完这部小说,应该就能明白东大的男生在社会上的风评如何了,如今这本书成为了东大的热门畅销书。听说东大到现在还有的社团将本校女生拒之门外,只对外校女生开放。在我学生时代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社团,这还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没想到都过了半个世纪 这样赤裸裸的歧视还是一成不变,我实在是震惊不已。

今年3月份,东京大学男女共同参画室的理事、副校长松木先生对类似社团排斥女生的恶劣行为发出了“违反《东大宪章》倡导的平等理念”的警告。

各位同学,你们在此之前身处的每一所学校,只是一个个营造表面平等的社会,虽然在偏差值面前不分男女,但是从大学启动录取的那一刻起,一直被刻意掩饰的性别歧视开始浮出水面,当你们走向社会,性别歧视更是见怪不怪了。东京大学也无法幸免:本科女生占比20%,到了研究生院女生占25%,到了博士阶段女生占30.7%,虽然看起来还算过得去。但是再往后看,研究所的教职情况助教一职女性占18.2%,副教授女性占11.6% ,而到了教授只有7.8%了, 这甚至比国会议员的女性比例都低。在那边的 15 名学部长、研究科长当中女性仅有一人。历年来女性从未有一人位列校长之席。

研究这类问题的学问在 40 年前就问世了,学科名为“女性学” ,后面演变为“性别研究”。

在我的学生时代,世上并没有“女性学”这样的专业知识, 正因为没有,所以我开天辟地创造了一个这样的学科,女性学诞生于大学校园之外,却被引进到大学校园之内。25年前,我接受东京大学的聘任,成为文学部第三名女性教员,开始教授女性学。自从开始研究女性学,我发现世上充满了未解之谜,比如:为什么“男主外,女主内”就是天经地义的呢?“主妇”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没有卫生巾和卫生棉条的话,女人们使用什么月经用品?日本史上有没有同性恋者?

因为从来没有人研究过这些,所以没有任何先行研究供我参考。因此无论你做什么课题的研究都会让你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如今在这里研究主妇、少女漫画、性学,东大都会授予你学位,

这都是我们在新的学科领域不断开疆拓土取得的成果。

不过研究这些并不能帮你找到一份好工作,驱使我一路走到今天的是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学科研究也是有风险的,既有夕阳学科,也有朝阳学科,女性学无疑是一个新兴学科,不光是女性学,还有环境学、情报学、残疾学等等,时代的变化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兴学科。

我可以提前向大家透露:东京大学是一所积极拥抱变化和多样性的大学, 聘用我这样的人,让我站在这个台上发声,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东京大学是国立大学中第一所聘用在日的韩国人教授的大学,他是姜尚中教授。东京大学还是国立大学中第一所聘用高中学历的教授的大学,他是安藤忠雄教授。另外还聘用了盲聋哑三重残疾的福岛智教授。

你们经过层层选拔来到这里,据说国家每年为东京大学学生投入的经费为人均 500 万日元,往后四年,等待着你们的是无与优越的教育学习环境,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毕竟我已经在这里教了很多年的书。

你们来到这里的时候,都是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报的,但是就像我一开始说到的招生歧视那样今后等待着你们的会是一个“付出也未必会有公平回报”的社会,如果你认为付出努力就有回报, 那么请记住,这不是你一个人努力的结果,还有环境促成的作用,你现在之所以会认为“付出就有回报”,那是因为你一直以来面临的环境都是,有人鼓励你,推着你向前,拉着你的手,肯定你的点滴进步。这世上还有着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的人;想努力也无法努力的人;太过拼命而身心都垮掉了的人;还有想要好好努力但一想到“反正轮不到我”;“我这种人肯定不行”就打退堂鼓的人。

所以请你们不要把努力用在追逐个人的胜利,你们被优越的环境所塑造出来的能力,不是为了凌驾于没有享受过同等资源的人们之上,而应该把这些能力用来帮助他们,然后不要逞强,而是承认自己的脆弱,相互依存。

女性学虽然诞生于“男女同权”的女性运动中,但“男女同权”的精神要义,不是让女人变得像男人一样,也不是让弱者变成强者,而是对弱者予以尊重,尊重他们本来的样子 。

你们今后要面对的是不能用既有理论来应付的 也无法预测的未知世界过去,你们一直生活在有标准答案的世界里,而你们今后要面对的却是一个充满了无解疑问的世界。

为什么说学校要容纳多样性,因为新的价值往往产生于不同的体制或文化的摩擦之间,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校内,东京大学提供了海外留学,国际交流,以及在国内开展跨区协作的机会。

请你们大胆地去探索未知,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不要害怕跨文化的碰撞。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生存下去。你们即使到了一个不认东京大学招牌的地方,无论是怎样的环境,怎样的世界,即使沦为难民,也要掌握生存的智慧。

我坚定地认为大学学习的价值,不在于掌握既有的知识,而是创造出尚未被开发的知识,这种孕育知识的智慧称作“元认知” ,让学生掌握这种元认知能力 就是大学的使命所在,欢迎来到东京大学,再次祝贺你们!

平成31年4月12日

NPO法人Women's Action Network理事长

上野 千鹤子

努力就会有回报吗?-东京大学入学式-上野千鹤子致辞
如果大家还不熟悉我们,洞穴读书会是一个氛围超好的经典阅读组织,主张用生命的经验去碰书本的知识。因为知识只有和自己产生了联系才是有用的,否则就只是信息的堆砌。
努力就会有回报吗?-东京大学入学式-上野千鹤子致辞
努力就会有回报吗?-东京大学入学式-上野千鹤子致辞
努力就会有回报吗?-东京大学入学式-上野千鹤子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