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炒面:抗美援朝战场上最给力的食物

作者:草根练剑

提示:人们都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艰苦,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但还有一种东西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最给力的食物:炒面

资讯摘自网络:张炜《炒面:抗美援朝战场上最给力的食物》

炒面:抗美援朝战场上最给力的食物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在异域他乡“一把炒面一把雪”,“炒面加步枪,赶跑了美帝国主义野心狼。”

有人说,炒面是志愿军打赢战争的大功臣。

饥无食,志愿军吃饭成难题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吃是任何一支军队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吃的问题,一支军队再能征善战也难逃覆亡的命运。当年,当几十万志愿军将士一跨出国门,立刻就遇到如何吃饭这个大问题,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如果运来大米白面,需要升火煮饭。一冒烟,就会引来敌机的轰炸扫射。如果蒸馒头烙饼送上来,在零下三十度的气温中,就会冻得铁块般啃不动。”吃饭问题成了摆在志愿军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据抗美援朝老兵回忆:那时,为了躲敌机,白天不能生火做饭。早上吃过早饭,带伤员上山防空时,大家就装上一些煮熟的土豆和炒面,压缩饼干很少,主要留着给伤员吃。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冬天,土豆很快就冻成一个“硬石头”,啃起来挺费劲,而且冻过的土豆,味道是苦涩的,同志们都不爱吃。就是这种又苦又硬的食品,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聂力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一书中写道:彭德怀有次来电报,电文只有6个字:“饥无食,寒无衣。”父亲看了,心情沉重。那段时间,他和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铁道兵司令员吕正操打交道最多。为了把东西送上去,他们想了很多办法。

吃饭问题是志愿军战士首先面临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李聚奎,加工炒面送前线

战士“饥无食”,军需官心里比谁都急,常常为此开会研究。

在一次会议上,有人提起了炒面。

炒面易携带又不易腐坏且甘甜可口,是大陆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品。以糜子、芸豆、玉米、青稞、甜菜根、小麦、大豆、高粱米为原料。炒熟后磨制成粉,即为可以随时食用的炒面。

司令部便给祖国发电,要求后方制作炒面样品。

提起炒面,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的李聚奎心头一亮,他想起在西路军被敌人打散时千里乞讨返回延安时,曾吃过沿途老百姓给的一种炒面,食用方便,也易保管,便让东北军区后勤部加工炒面送前线。

随后,李聚奎将炒面样品送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司令员和几位副司令员亲自品尝了炒面样品后很高兴,立即给国内发加急电报:发来的炒面样品甚好……

第二次战役前夕,彭德怀司令员让副司令员洪学智给东北军区后勤部发了电报,告诉他们:“送来干粮样子,磨成面放盐好,炒时要先洗一下,要大量前送。”

后来,彭德怀司令员又让洪学智副司令员起草一份给中央军委和东北军区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因敌机破坏,昼夜不易生火做饭,夜间行军作战,所有部队对于东北送来前方炒面颇为感谢。请今后再送以黄豆、大米加盐制的炒面。”

周总理,亲自动手炒炒面

东北人民政府根据朝鲜战场的需要,发出《关于执行炒面任务的几项规定》,要求各系统、各单位日炒炒面任务不低于13.8万斤,20天内炒面总量不少于276万斤。在各级领导带领下,东北地区迅速掀起了一个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炒炒面的热潮。

炒面:抗美援朝战场上最给力的食物

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炒炒面的热潮

据统计:我军发起的第二次战役前后,每月要向志愿军提供炒面1482万斤。东北地区最多只能解决1000万斤,其余要由全国各地帮助解决。

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立即指示政务院向东北、华北、中南各省布置,发动群众,家家户户炒炒面。

周恩来总理还亲自到北京市的一些机关视察炒炒面的情况,亲自与机关的同志一起动手炒炒面。在周恩来总理的带动下,中央党、政、军领导人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亲自同北京市一些单位的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一起炒炒面。

中央领导亲自动手为志愿军炒炒面的消息传到朝鲜前线,给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炒面伴随着志愿军指战员浴血奋战,打了许多胜仗。战士们感激炒面解决了大困难,喊出了“为祖国人民立功”的口号,以报答祖国人民的关心。(《解读抗美援朝战争》、姜廷玉)

中央首长也亲手为朝鲜前线的志愿军战士做炒面。“那在当时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啊!”老兵朱宪臣十分高兴,在分发炒面的时候,分到他手里的炒面袋上,赫然写着中央首长邓子恢的名字。

战场上,一把炒面一把雪

在朝鲜打仗的日子,志愿军战士裴东柱和战士们每人都是负重前行,背上的东西除了枪支弹药,就是一个面布袋,里面装的就是他每天的伙食———炒面。

在敌人疯狂地炮击和轰炸下,使得山石粉碎,树木烧焦,冬日的皑皑积雪变成了“黑雪”的情况下,阵地上又没有水,吃一口炒面就呛得连声咳嗽,又怎么办呢?

战士们自有妙计,他们爬到远处有积雪的地方,铺开毛巾,盛上雪粉,再抓两把炒面洒上包起来,放在胸前带回阵地,人体蒸发的热气融化了积雪,于是炒面被泡得软软的,又可以进食了。战士们称之为“蒸炒面”,或者叫“炒面雪糕”。

炒面:抗美援朝战场上最给力的食物

先抓把雪放到嘴里,然后再吃几口炒面

据一位老兵讲:“炒面成了我们每天的伙食。炒面的吃法有很多种,有的战士是把雪和炒面搅在一起吃,而我就是最大众的吃法,先抓把雪放到嘴里,然后再吃几口炒面,这样,就容易下咽了,不至于被噎着。”

“大家吃炒面的方法也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有的人把山上积雪舀在搪瓷缸子里,加上炒面,搅拌而食。有的一把炒面、一把雪同时吃。我的吃法是:先把积雪攥成一个拳头大小的雪球,吃炒面时,先吃一口雪团,口腔湿润了,炒面自然也就不干巴难咽了。”

“我的战友张玉兰的吃法要算最有特色了,她把炒面、雪攥合在一起,团成较大的雪球,装在棉衣外边的口袋里,这样不会融化,也不会冻得过硬,行军走路时,吃起来特别方便,她美其名曰:‘什锦饭团’……”

一把炒面一把雪,奏响了一曲前方后方团结前进的凯歌,谱写了一段艰苦奋斗保卫和平的佳话。

志愿军,炒面真的很给力

《一把炒面一把雪》的快板诗生动地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的生活:背上一袋干炒面,行军作战真方便。祖国人民关心咱,千里万里送前线。炒面香,炒面甜,一把炒面一把雪,枕着石头盖着天。艰苦奋斗是光荣,消灭敌人勇向前!

“炒面是自己的干粮,子弹手榴弹是送给敌人的干粮。吃饱了自己的干粮,就会给敌人送干粮,让他们一个个吃得仰面朝天。”

“解放战争,咱小米加步枪打了大胜仗;在朝鲜,咱又是炒面加步枪和美军干,照样打胜仗。想想真不简单啊!”

“打过三八线,凉水拌炒面。”

一首首诙谐的段子,讲述着炒面当时的确给力。

当然,志愿军指战员吃炒面只是在战争初期前线补给困难的权宜之计,随着志愿军补给制度的不断完善,前线指战员的给养供应逐渐好转。

炒面:抗美援朝战场上最给力的食物

志愿军战士吃饭

1953年春节,前线的广大指战员自入朝以来第一次吃上了肉馅饺子。此后,前沿部队早餐基本上能吃上油条,喝上豆浆,每餐能保证两菜一汤。战士们都高兴地说:“四川榨菜到朝鲜,黄河鲤鱼上了山,生活不断有改善,后勤真是不简单!”

如今重温那段历史,我们不得不对志愿军将士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物质条件下打败装备强大的“联合国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而感到由衷的敬佩,为新中国有如此英雄的军队和将士而感到无比自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