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作者:阿宇侃圈

前言:

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时间的临近,曾经的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挺身而出,成为共和党内最亮眼的人物。

1月23日,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共和党初选中,特朗普轻松获胜。

一时间,特朗普能否在新的竞选中成功“复仇”、实现政治梦想,成为外界最为关注的话题。

美式民主,真的还“民主”吗?

其实,特朗普是否能实现“复仇”只是美国政坛变化的一个表面现象。

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美国的政治生态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历史性变迁?

这场大选中所反映出的种种问题,又将对其未来的国策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一直被视为民主政治的“灯塔”和“典范”。

其独特的选举制度与多元文化,也常常令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

然而,当我们拉近距离审视美国政治的时候,就会发现那锃光瓦亮的民主外表下,同样蕴含着深层次的弊端与危机。

这些弊端不仅让人对“美式民主”产生质疑,更令人担心它们会在未来以何种方式影响这个大国的命运。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我们在观察这场“特朗普复仇记”的同时,更应关注的重点。

美国正处在民主政治的重要转折点上,它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有必要洞察这场总统大选中的种种迹象,以更清醒地认识这个大国真实的政治面貌。

“美国梦”不再,民心渐渐远离

相比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全球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过去它被视为“世界灯塔”,蕴含着无限的机会与希望——无数有抱负的人都憧憬着那个属于强者的竞技场,憧憬着传说中可以一夜暴富的“美国梦”。

当今世界,美国依然拥有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达,美国社会中过度膨胀的负面消息也被放大在世人面前。

种种犯罪现象与奇怪文化都在影响着人们对其认知,那份对“自由民主”理想国的憧憬也在逐渐被现实打碎。

其实,美国内部的这些社会矛盾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只是以前的信息传播渠道有限,外界难以一睹其全貌。

而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这一切都毫无保留地暴露在阳光之下。

我们不禁要问,曾几何时那令人向往的国度,是否真的是如此不堪呢?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无论答案如何,种种负面因素正在侵蚀着人们心目中的美国形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对美国来说,失去了全球精英阶层的青睐无疑是个惨痛的事实。

毕竟,这个国家的鼎盛时期正是依靠着源源不断涌入的人才与资本。

如今,当这些要素有流向其他地方的可能性时,美国的未来前景似乎不太容乐观。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仅仅几年时间,世界第一强国就在众目睽睽下跌下了神坛。

这其中,特朗普和这场哗众取宠的总统大战,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统大选,不再高端的权力竞技

以往的美国历届总统,要么是出身名门望族,要么是有着惊人的政治实绩,无论如何都属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精英。

他们通过选举进入白宫,代表的是美国社会整体利益的选择,也是美国主流政治思想的传承。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然而近年来这场总统大战的格局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无论是既有身份的拜登,还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他们似乎都在某种程度背离了美国政治的主流。

这一点从他们两人的背景与支持群体上便可得知。

拜登代表的,是美国长期以来“主战派”的利益,其支持群体就是美国的军方与军工集团。

可以说,他是这部分势力向政界渗透的产物。

而特朗普,则代表着美国的犹太财团利益。

他上台后给予这部分势力的政策回报,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那么问题来了,主流民意在哪里? 主流民意被这两大集团抛到了脑后。

拜登与特朗普的竞争,更像是军方集团与犹太集团之间的一场较量,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而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在这场权钱交易中是局外人。

为什么美国的总统大选会沦落到这种地步?这其中自然有种种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最直接的还是选举制度本身。

在美国这种选票制的国家,总统候选人为了争夺更多选票,必然会出现“立人设、讲口号、画大饼”的情况,这已成为一种必然的政治操作手法。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基于这样的政治规则,美国的候选人会不遗余力地将选民细分,创设各种奇奇怪怪的小众群体并拉拢他们——哪怕这些群体在主流社会中显得荒诞可笑。

然而,人们的政治立场和选择理应建立在个人的理性思考之上,而不是被候选人的口号或人设所牵引。

这种选举方式的弊病已经导致美国政坛出现了严重的恶化,它使得美国的总统大选本身就成为一种炒作与游戏。

特朗普心态转变,对外政策或回归理性

如果比拜登与特朗普相比,后者似乎更能调动媒体与民众的情绪与注意力。

毕竟,一个经常爆出惊人言论的政客永远是报章头条的焦点人物。

然而,我们有必要明确——特朗普并不是一个“小丑”或“疯子”式的政治家。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作为商人出身的他,其一些口号与举动都有迎合特定政治环境与群体的考量。

他之所以会上台并成功连任一届,正是利用了美国部分选民情绪化和反智的心理。

但与上一次竞选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特朗普已经对政府的惩罚与打击有了切身体会。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他提出的“夺回国家”“拿回被偷走位置”等口号,充分体现出他要对政敌实施“报复”的政治企图。

这充分体现了他政治立场的变化。

不过,如果站在更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美国的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政治操作终究还是服务于国家利益最大化这一主线。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哪怕现在的两大阵营在明争暗斗,但对外政策上他们仍有着本质的共识。

毕竟联手压制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是美国既得利益集团的共同政治目标。

假设特朗普在这次竞选中成功当选,他对外政策是否也会出现理性回归?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作为商人出身,特朗普更看重实际利益的运算。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他似乎更倾向于利用经济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与其他大国博弈。

这对世界经济格局的运行有着重大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有必要提前做好应对特朗普主义可能回归的准备。

毕竟,这将关系到我们未来数年的对外经济政策取向。

结语:美国政坛的历史性变迁仍在继续

总而言之,美国这场看似混乱的总统大选,并不是单纯的权力更替这么简单。

在大量的政治口号与噱头背后,不同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终将影响美国未来几年的国策取向。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美国政坛出现了历史性的变迁——衡量政治家的标准从过去的实绩与理念,变成了看他能否哗众取宠和制造话题。

这对美国的国运长远发展而言,恐怕不是一个好兆头。

眼下,特朗普与拜登令人捉摸不透的政治较量还在继续。

让我们继续观察这场“美式闹剧”背后所反映的一切吧!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心态转向“复仇”:弄不好中国人要见证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