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作者:史明君心

<<·——前言——·>>

他被誉为“清史研究第一人”,以“勤、苦、乐、迷”总结为学之道,在中国史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数十载。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这位被誉为“史学巨擘”就是大名鼎鼎的戴逸,他是大陆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成员,对于清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清史是我理念之规、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然而,就在今年一月还未结束,这位“史学巨擘”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对中国史学研究来说,将是巨大的损失。

不过,他留下的“勤苦乐迷”为学之道,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他的离去对中国史学研究意味着什么?

他的“勤苦乐迷”为学之道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百岁人生就此终结——·>>

在历史学家的心中,“斯芬克斯之谜”是他们终极一生所追求答案,而戴老也是其中之一。

为何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布满荆棘?难道我们中国找不到一条迅捷、顺畅的出路?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这些不为人知的谜底困扰着无数史学研究者,或许戴老的离去,能够在俯瞰中解开这个谜底。

时代在发展,人民在召唤。曾喟叹“个体生命对历史、对未来视程有限”的戴老,曾带着未解开的谜底,砥砺前行寻找答案。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我不同意‘史料即史学’,我主张经世致用”“历史的因铸成现实的果”“史学不是对策学”......

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印刻在每个人心间,因为这一字一句就是戴老的底气,或许也是成功的秘诀。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但现实并非这样,戴逸却亲身上演了与《清史》的一段“不了情”,至此也成为了他这辈子的遗憾。

戴逸苦苦钻研史学研究,正印证了李白那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他以自己执着专注的精神,完成《清史》编撰的史学使命,用毕生心血支撑起“清史泰斗”的美誉。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然而,戴逸本该到了享清福的年龄,却仍然坚决选择自己的史学研究事业,好不容易干出来了成就,却如烟花般还没来得及欣赏就已经消逝了。

1月24日,享年 98 岁史学巨擘仙逝,完成了这辈子的心愿,谜底也终将解开,他安心的离去啦!也为自己的百岁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自幼向史:小人书窥大世界——·>>

还记得“藏书之首”,铁琴铜剑楼的楼主瞿启甲吗?而这个人正是戴逸的爷爷。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为何说身为爷孙俩的两人,姓氏却截然不同?

这可真是说来话长......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1936年爷孙两人住的地方,刚好就是清初文学宗师钱谦益的故居,这个人文荟萃的圣地为他奠定深厚基础。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说是两人有爷孙的关系,但实际上两人并没有实际的血缘关系。可即便没有血缘关系,瞿启甲还是对戴逸疼爱有加,甚至倾囊相授。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这个“孙儿”从小就与书本最为亲近,大街上的孩子都是拿钱买吃的,只有他拿着钱去街上租书,竟然从小就要深造名著!果然不是一般小人物!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这也让老爷子感到欣喜若狂,大力支持孙子钻研深造,还赐予机会给孙子,允许翻阅藏书楼内最为宝贵的宋元善本。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戴逸高兴的无法自拔,终于能够实现看书自由啦!便整日坐在藏书楼里翻阅宋元善本。

然而,刚刚过上闲情雅致的生活,却被日军的枪响打破了这美好的一切。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1938年抗战爆发,戴逸一家逃难至上海,方觉求学之路任重道远。

抗战期间,上海的众多学校开始向内地迁移,想找一个上档次的文科院校就是在海底捞针。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尽管读了文科院校,毕业后必将面临的就是失业。从小钟爱历史的他,只好选择“上海交大”铁路管理专业。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但这足不能够满足自身对历史的强烈欲望,他一心只想报考史学系,便开始发奋图强,历经波折考入北大,开始了刻苦求学的人生。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当戴逸来到北大的校园图书馆的阅览室,两眼放光,沉醉于知识的海洋。在这里胡适、沈从文这些著名教授为大家讲座,如此浓烈的学习氛围让戴逸赞叹不已!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即便如此,但处于当时的年代,学子的心里还是以国家民族命运为重。于是在1947年夏,爱国民主运动浪潮掀起。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1948年8月,戴逸参加学生运动遭遇通缉,校长胡适看到他平日里的付出便立即向庭长写信请求释放。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果然名气大就是不一样!仅仅两个多小时被成功释放,在党组织的安全掩护下逃离北京,前往解放区。

虽然戴逸逃离,就此也中断了北大的学业生涯,但他却怀着“抗战烽火中生涌爱国心,演义简史抒怀护国情”的信念继续前行。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三落三起为修史——·>>

少年时期的战火阴云,在戴逸心中久久无法散去。

有一次,他读到一本解放战争史书,深受启发,萌发为国家历史创作的冲动。23岁的他,收集大量资料,日以继夜写就八回四万字的《中国抗战史演义》。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书中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洋溢着沸腾的爱国热情,深刻抒发家国情怀,一举成名,开启学术生涯。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笔耕不辍著书立说,马克思主义为魂指引未来。1956年,戴逸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期间,开始撰写《中国近代史稿》。

如痴如狂的笔耕两年,终于在1958年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一卷。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至此,这部奠定其学术地位的代表作,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史学研究,也赢得了许多史学大家的高度评价。

两项贯通成就卓著学问,纵横兼顾开阔学术视野,罗明教授认为,戴逸学问深厚扎实,又博学多识。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王俊义教授认为,戴逸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两项贯通:一是纵向贯通古代和近代,二是横向贯通中国和世界,开阔的学术视野令人钦佩。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黄爱平教授认为,戴逸成功地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既有传统学问的积淀,又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他不为读书而读书,而是借古知今,让我们在未来的远景里,更好的观察社会的发展。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2002年,72岁的戴逸继续担起编撰《清史》的重任。在编纂过程中,他十分重视培养中青年人才,支撑清史研究的持续发展。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2018年,结集戴逸治学成果的《戴逸文集》出版发行,中国人民大学给予他“国之大家”的高度评价。

身怀天下抚今古,南海议题志在心头,除学术造诣,更可贵的就是戴逸身怀家国的情怀。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20世纪60年代,他撰写关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著作,为中国提供历史依据;“南海仲裁案”时,他专门设置南海篇,讲清南海历史;他对条约签订史实考证极为严谨,展现对国家领土的高度关注。

然而,到了晚年一刻都不敢停歇,自始至终都是那位忧国忧民,身怀天下的史学人。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他在付出所有心血编撰的《清史》中特意加上了“海洋篇”,所以在现在的“一带一路”中也能挖掘清朝民族文化政策的历史基石。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结语——·>>

戴逸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曾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从未放弃对历史的热爱和追求。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他坚信,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他的人生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我们为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

让我们向戴逸先生学习,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痛惜!“史学巨擘”去逝享年 98 岁,恐怕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

中国清史学界领军人物戴逸逝世 中国政库 2024-01-24

清史大家戴逸逝世,曾以“勤、苦、乐、迷”总结为学之道 澎湃新闻 2024-01-24

痛别!国宝级大师辞世!极目新闻 2024-01-25

历史学家戴逸辞世 新华社新媒体 2024-01-2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