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曾经是亲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却用螺丝“拧”成世界冠军

作者:现代家长

2022年11月27日,蒋昕桦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重型汽车维修项目金牌,实现了中国队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一时间被鲜花和掌声包围,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

他曾经是亲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却用螺丝“拧”成世界冠军

可人们不知道的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他,也曾是别人眼中“没出息的差学生”、亲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他说,他能有今天,多亏了父亲。

他喜欢拆就让他拆,拆坏了咱买新的。

蒋昕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父亲蒋吉伦在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一家工厂上班,平时回家不多,蒋昕桦由奶奶一手带大。

小时候的蒋昕桦最喜欢拆东西,电风扇、遥控器、热水瓶等,家里凡是能拆的东西都被他拆了个遍,然后再组装回去。

奶奶不干涉蒋昕桦的这个爱好,只是不允许他进厨房,怕他把灶具给拆坏了,没办法做饭。可越不让他进厨房,他越是对厨房感兴趣。小学五年级时,蒋昕桦有一天趁奶奶出去买菜,溜进厨房,开始拆煤气灶。

奶奶回来看到被孙子拆了三分之一的煤气灶,又急又气:“我中午还要烧饭呢,这可怎么办?”

蒋昕桦却不慌不忙:“奶奶,给我15分钟,一定把煤气灶装回去。”奶奶啼笑皆非:“装不回去中午一起饿肚子。”

谁知,蒋昕桦一番捣鼓,还真把煤气灶还原了。奶奶半信半疑地打开开关,发现丝毫不影响使用,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蒋吉伦打电话回来时,奶奶还是忍不住告了蒋昕桦一状。蒋吉伦却说:“他喜欢拆就让他拆,拆坏了咱买新的。”

蒋吉伦文化程度不高,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他主张让孩子自由发展,释放天性,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对于父亲,蒋昕桦从小就充满仰慕之情,父亲热心公益,坚持参加爱心活动,后来还组建了一个志愿者团队,专门开展助残助老、扶贫救困活动,为他人送温暖。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蒋昕桦从小学开始,就经常跟着父亲参加公益活动。然而,到了初中,原本乖巧听话的蒋昕桦突然变得很叛逆,沉迷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蒋吉伦多番劝导不成,难免生气,有一回指着路边的一家修车店对儿子说:“如果你考不上普高,以后就去学汽修,每天爬上爬下,又累又脏。”

蒋昕桦不认同父亲的看法,也不觉得汽修工人辛苦,反而对拆拆修修的机械活儿来了兴趣:“学汽修也可以呀,没什么不好。”蒋吉伦以为儿子这话只是赌气,没想到不久后居然变成了现实。

不要把比赛看得太重,一心想着成绩。你学技能最终目的不是去比个输赢,而是多学点儿东西。自己选择的路,不管多累,都要坚持走下去。

2017年,蒋昕桦中考失利,以3分之差无缘普高,成了别人眼里“没出息的差学生”,心里很失落。

蒋吉伦也很懊恼,可看着儿子心灰意冷的模样,不忍心再责备,便鼓励他:“条条大路通罗马,别灰心,咱们一起想想别的出路。”蒋昕桦思考许久,觉得自己对汽车感兴趣,便提出去学汽修。

经过一番周折,蒋昕桦进入宁波技师学院学习汽车维修。一次亲戚聚会,他无意中听到有个亲戚在教育孩子时,竟把他当成了“反面教材”:“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就只能跟蒋家那小子一样去技校混日子,毕业之后做一辈子苦工。”

这句话戳中了蒋昕桦的痛点,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做出个样子来给亲朋好友看看,自己能行!

回学校后,蒋昕桦一门心思提升技能,每天往返于教室和实训车间,埋头苦学苦练。2018年,他参加学校重型车辆维修项目技能比赛,以第5名的成绩加入学校重型车辆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团队。

蒋昕桦了解到,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着当今世界职业技能发展的最高水平。不过,大赛门槛不低,必须通过市赛、省赛层层选拔,才能获得参赛资格。

之后,蒋昕桦更加努力,中午从不休息,晚上也会在车间训练到熄灯。

他曾经是亲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却用螺丝“拧”成世界冠军
他曾经是亲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却用螺丝“拧”成世界冠军

可惜的是,在市赛中,蒋昕桦排名第三,而只有前两名选手才有机会进入省选拔赛。父子俩视频聊天时,父亲安慰他:“不要把比赛看得太重,一心想着成绩。你学技能最终目的不是去比个输赢,而是多学点儿东西。自己选择的路,不管多累,都要坚持走下去。”蒋昕桦觉得父亲说得很对,便继续苦练。

2020年,蒋昕桦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在浙江省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中获得第一名,直接获得了全国赛的入场券。同年年底,他又获得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金牌。

登上全国最高领奖台,蒋昕桦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过,他心里清楚,这不是他的终点,他的最终目标是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领奖台。

为了这个终极目标,蒋昕桦更拼了,一年到头只给自己放三四天假。有一年春节,到了腊月二十八,学校都没人了,他还不回家,仍然每天泡在训练室里。教练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干脆安排了一辆大货车,把发动机、工具桌和工具车等训练设备直接运回他的老家。那个春节,蒋昕桦没有休息,在家继续苦练。

父亲是我的榜样,他以身作则,告诉我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与自己赛跑,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蒋昕桦获得了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的资格。备赛期间,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想到的困难——英语。备赛的很多款重型车辆都来自国外,密密麻麻的英语说明书看得他眼花缭乱。他这才意识到,英语是参赛的敲门砖,如果连车辆说明书都看不懂,还怎么维修?

父亲知道蒋昕桦读书时就是“英语困难户”,便建议儿子把单词和设备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蒋昕桦采纳父亲的建议,勤学苦练,不仅看懂了各种英语资料,还能熟练地用英语与裁判交流和撰写比赛报告。

备战世界大赛的那个夏天,教练建议家长每周到学校和孩子谈谈心,给孩子减轻压力。蒋吉伦十分珍惜和儿子见面的机会,不论多忙都会赶去学校给儿子加油鼓劲。

一次,蒋吉伦发现儿子的小腿、手臂和脖子上被蚊虫咬出了很多红点点,才知道训练场有很多蚊虫。“你不会把蚊子赶跑啊?”蒋吉伦觉得儿子傻乎乎的。

蒋昕桦却说:“我正训练呢,感觉不到蚊子,而且就算感觉到了,也没工夫赶。”

从那以后,蒋吉伦每次去学校都会带上好几瓶花露水,有时还会换不同牌子,然后问儿子效果如何。蒋昕桦的回答让他啼笑皆非:“你要问蚊子怕不怕,问我有什么用?我每天忙着拧螺丝,哪有空儿关心效果好不好!”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7日晚,在奥地利的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现场,蒋昕桦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本次比赛的车型在一个月前才刚刚公布。由于此类车型都由欧美厂商生产,国内没有现成的,蒋昕桦用来准备比赛的国产车型在很多技术标准上与比赛车型相差甚远,有些部件他更是连见都没见过。抵达奥地利后,他抓紧时间寻找各种机会接触此类车型。相比之下,欧美国家选手尤其是东道主奥地利选手则有更充裕的时间研究车型,占据绝对优势。

即便如此,蒋昕桦还是凭着过硬的技术,获得了重型车辆维修项目冠军,实现了中国队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倾注了蒋昕桦太多心血和汗水,更承载了他不抛弃不放弃、笃定前行的青春梦想。面对鲜花和掌声,蒋昕桦把自己的老父亲推到了聚光灯下:“父亲是我的榜样,他以身作则,告诉我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与自己赛跑,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蒋吉伦却说:“我平时也帮不上什么忙,孩子能成功全凭老师和教练教得好。”

这些年,蒋昕桦学习之余,也不忘做公益。两年前,他认识了天津一名正上小学的女孩,女孩的父母在一场火灾中不幸去世,蒋昕桦当场决定结对助学,用自己在一些赛事中获得的奖金给女孩支付学费,一直延续至今。

蒋昕桦的家乡蒋家池头村历来重视人才培养,设立了育才奖制度。2023年8月,村里给蒋昕桦颁发特殊育才奖,奖金10万元。蒋昕桦当场将其中的6万元捐赠给村里的老年食堂。他说:“爸爸做公益十多年了,曾经向村里捐赠6万元,用于修建老年食堂。我想向他学习,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同时我想通过这个方式,表达我对父老乡亲的感谢。乡亲们曾经带着家乡土特产来看望我,那承载了太多感情的家的味道,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他们在背后默默支持。”

蒋昕桦获得世界冠军后,荣誉纷至沓来,入选 “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成为“奉化工匠代言人”,被授予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还被选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手。同时,很多高薪岗位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他最终选择了留校。

他曾经是亲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却用螺丝“拧”成世界冠军

2023年9月1日,蒋昕桦受邀到宁波市锦屏中心小学,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通过自己奋斗圆梦的故事,勉励大家努力学习,同时还阐述了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把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在每个细节中体会做事的乐趣……

END

作者:俞佳铖

编辑:壮青青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