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曾經是親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卻用螺絲“擰”成世界冠軍

作者:現代家長

2022年11月27日,蔣昕桦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獲得重型汽車維修項目金牌,實作了中國隊該項目金牌“零”的突破,一時間被鮮花和掌聲包圍,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

他曾經是親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卻用螺絲“擰”成世界冠軍

可人們不知道的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也曾是别人眼中“沒出息的差學生”、親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他說,他能有今天,多虧了父親。

他喜歡拆就讓他拆,拆壞了咱買新的。

蔣昕桦出生在浙江省甯波市奉化區西塢街道蔣家池頭村,從小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父親蔣吉倫在甯波市鄞州區東錢湖鎮一家工廠上班,平時回家不多,蔣昕桦由奶奶一手帶大。

小時候的蔣昕桦最喜歡拆東西,電風扇、遙控器、熱水瓶等,家裡凡是能拆的東西都被他拆了個遍,然後再組裝回去。

奶奶不幹涉蔣昕桦的這個愛好,隻是不允許他進廚房,怕他把竈具給拆壞了,沒辦法做飯。可越不讓他進廚房,他越是對廚房感興趣。國小五年級時,蔣昕桦有一天趁奶奶出去買菜,溜進廚房,開始拆瓦斯竈。

奶奶回來看到被孫子拆了三分之一的瓦斯竈,又急又氣:“我中午還要燒飯呢,這可怎麼辦?”

蔣昕桦卻不慌不忙:“奶奶,給我15分鐘,一定把瓦斯竈裝回去。”奶奶啼笑皆非:“裝不回去中午一起餓肚子。”

誰知,蔣昕桦一番搗鼓,還真把瓦斯竈還原了。奶奶半信半疑地打開開關,發現絲毫不影響使用,這才松了一口氣。

不過,蔣吉倫打電話回來時,奶奶還是忍不住告了蔣昕桦一狀。蔣吉倫卻說:“他喜歡拆就讓他拆,拆壞了咱買新的。”

蔣吉倫教育程度不高,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他主張讓孩子自由發展,釋放天性,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成長之路。對于父親,蔣昕桦從小就充滿仰慕之情,父親熱心公益,堅持參加愛心活動,後來還組建了一個志願者團隊,專門開展助殘助老、扶貧救困活動,為他人送溫暖。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蔣昕桦從國小開始,就經常跟着父親參加公益活動。然而,到了國中,原本乖巧聽話的蔣昕桦突然變得很叛逆,沉迷電子遊戲,學習成績一路下滑。蔣吉倫多番勸導不成,難免生氣,有一回指着路邊的一家修車店對兒子說:“如果你考不上普高,以後就去學汽修,每天爬上爬下,又累又髒。”

蔣昕桦不認同父親的看法,也不覺得汽修勞工辛苦,反而對拆拆修修的機械活兒來了興趣:“學汽修也可以呀,沒什麼不好。”蔣吉倫以為兒子這話隻是賭氣,沒想到不久後居然變成了現實。

不要把比賽看得太重,一心想着成績。你學技能最終目的不是去比個輸赢,而是多學點兒東西。自己選擇的路,不管多累,都要堅持走下去。

2017年,蔣昕桦中考失利,以3分之差無緣普高,成了别人眼裡“沒出息的差學生”,心裡很失落。

蔣吉倫也很懊惱,可看着兒子心灰意冷的模樣,不忍心再責備,便鼓勵他:“條條大路通羅馬,别灰心,咱們一起想想别的出路。”蔣昕桦思考許久,覺得自己對汽車感興趣,便提出去學汽修。

經過一番周折,蔣昕桦進入甯波技師學院學習汽車維修。一次親戚聚會,他無意中聽到有個親戚在教育孩子時,竟把他當成了“反面教材”:“你要是不好好讀書,就隻能跟蔣家那小子一樣去技校混日子,畢業之後做一輩子苦工。”

這句話戳中了蔣昕桦的痛點,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做出個樣子來給親朋好友看看,自己能行!

回學校後,蔣昕桦一門心思提升技能,每天往返于教室和實訓工廠中的房間,埋頭苦學苦練。2018年,他參加學校重型車輛維修項目技能比賽,以第5名的成績加入學校重型車輛世界技能大賽訓練團隊。

蔣昕桦了解到,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準代表着當今世界職業技能發展的最高水準。不過,大賽門檻不低,必須通過市賽、省賽層層選拔,才能獲得參賽資格。

之後,蔣昕桦更加努力,中午從不休息,晚上也會在工廠中的房間訓練到熄燈。

他曾經是親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卻用螺絲“擰”成世界冠軍
他曾經是親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卻用螺絲“擰”成世界冠軍

可惜的是,在市賽中,蔣昕桦排名第三,而隻有前兩名選手才有機會進入省選拔賽。父子倆視訊聊天時,父親安慰他:“不要把比賽看得太重,一心想着成績。你學技能最終目的不是去比個輸赢,而是多學點兒東西。自己選擇的路,不管多累,都要堅持走下去。”蔣昕桦覺得父親說得很對,便繼續苦練。

2020年,蔣昕桦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他在浙江省技能大賽重型車輛維修項目中獲得第一名,直接獲得了全國賽的入場券。同年年底,他又獲得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重型車輛維修項目金牌。

登上全國最高領獎台,蔣昕桦激動得熱淚盈眶。不過,他心裡清楚,這不是他的終點,他的最終目标是登上世界技能大賽的領獎台。

為了這個終極目标,蔣昕桦更拼了,一年到頭隻給自己放三四天假。有一年春節,到了臘月二十八,學校都沒人了,他還不回家,仍然每天泡在訓練室裡。教練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幹脆安排了一輛大貨車,把發動機、工具桌和工具車等訓練裝置直接運回他的老家。那個春節,蔣昕桦沒有休息,在家繼續苦練。

父親是我的榜樣,他以身作則,告訴我做人做事都要腳踏實地,與自己賽跑,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蔣昕桦獲得了參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的資格。備賽期間,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想到的困難——英語。備賽的很多款重型車輛都來自國外,密密麻麻的英語說明書看得他眼花缭亂。他這才意識到,英語是參賽的敲門磚,如果連車輛說明書都看不懂,還怎麼維修?

父親知道蔣昕桦讀書時就是“英語困難戶”,便建議兒子把單詞和裝置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蔣昕桦采納父親的建議,勤學苦練,不僅看懂了各種英語資料,還能熟練地用英語與裁判交流和撰寫比賽報告。

備戰世界大賽的那個夏天,教練建議家長每周到學校和孩子談談心,給孩子減輕壓力。蔣吉倫十分珍惜和兒子見面的機會,不論多忙都會趕去學校給兒子加油鼓勁。

一次,蔣吉倫發現兒子的小腿、手臂和脖子上被蚊蟲咬出了很多紅點點,才知道訓練場有很多蚊蟲。“你不會把蚊子趕跑啊?”蔣吉倫覺得兒子傻乎乎的。

蔣昕桦卻說:“我正訓練呢,感覺不到蚊子,而且就算感覺到了,也沒工夫趕。”

從那以後,蔣吉倫每次去學校都會帶上好幾瓶花露水,有時還會換不同牌子,然後問兒子效果如何。蔣昕桦的回答讓他啼笑皆非:“你要問蚊子怕不怕,問我有什麼用?我每天忙着擰螺絲,哪有空兒關心效果好不好!”

中原標準時間2022年11月27日晚,在奧地利的世界技能大賽比賽現場,蔣昕桦全神貫注地操作着。很多觀衆不知道的是,本次比賽的車型在一個月前才剛剛公布。由于此類車型都由歐美廠商生産,國内沒有現成的,蔣昕桦用來準備比賽的國産車型在很多技術标準上與比賽車型相差甚遠,有些部件他更是連見都沒見過。抵達奧地利後,他抓緊時間尋找各種機會接觸此類車型。相比之下,歐美國家選手尤其是東道主奧地利選手則有更充裕的時間研究車型,占據絕對優勢。

即便如此,蔣昕桦還是憑着過硬的技術,獲得了重型車輛維修項目冠軍,實作了中國隊該項目金牌“零”的突破。

這枚來之不易的金牌,傾注了蔣昕桦太多心血和汗水,更承載了他不抛棄不放棄、笃定前行的青春夢想。面對鮮花和掌聲,蔣昕桦把自己的老父親推到了聚光燈下:“父親是我的榜樣,他以身作則,告訴我做人做事都要腳踏實地,與自己賽跑,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蔣吉倫卻說:“我平時也幫不上什麼忙,孩子能成功全憑老師和教練教得好。”

這些年,蔣昕桦學習之餘,也不忘做公益。兩年前,他認識了天津一名正上國小的女孩,女孩的父母在一場火災中不幸去世,蔣昕桦當場決定結對助學,用自己在一些賽事中獲得的獎金給女孩支付學費,一直延續至今。

蔣昕桦的家鄉蔣家池頭村曆來重視人才培養,設立了育才獎制度。2023年8月,村裡給蔣昕桦頒發特殊育才獎,獎金10萬元。蔣昕桦當場将其中的6萬元捐贈給村裡的老年食堂。他說:“爸爸做公益十多年了,曾經向村裡捐贈6萬元,用于修建老年食堂。我想向他學習,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同時我想通過這個方式,表達我對父老鄉親的感謝。鄉親們曾經帶着家鄉土特産來看望我,那承載了太多感情的家的味道,讓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奮鬥,我今天的成績離不開他們在背後默默支援。”

蔣昕桦獲得世界冠軍後,榮譽紛至沓來,入選 “最美浙江人·浙江驕傲”,成為“奉化工匠代言人”,被授予第21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号,還被選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手。同時,很多高薪崗位向他抛來橄榄枝,但他最終選擇了留校。

他曾經是親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如今卻用螺絲“擰”成世界冠軍

2023年9月1日,蔣昕桦受邀到甯波市錦屏中心國小,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通過自己奮鬥圓夢的故事,勉勵大家努力學習,同時還闡述了自己對工匠精神的了解:專注于做自己的事,把每個環節都做到極緻,在每個細節中體會做事的樂趣……

END

作者:俞佳铖

編輯:壯青青

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

第一時間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