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戏九有马!有点意思!

作者:秦之声

马是人类忠实的伙伴。远在夏商周时,我们祖先就驯服野马,作为交通、战争的重要工具。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别具风采,更为戏曲艺术增添神韵。在戏曲中,与马相关的戏很多,聊来倒也有趣。

十戏九有马!有点意思!

秦腔《战马超》

先说说戏名中的马吧。

《红鬓烈马》风靡剧坛,是大规模秦腔传统戏,分为前后两本,也叫《五典坡》。

《墙头马上》是元杂剧家白朴作作品,是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

《火焰驹》是清代陕西剧作家李十三作品,故事发生于北宋。

《马嵬驿》是关于杨贵妃马嵬之死的剧目。

《西凉遇马超》又名《战潼关》,渭南老腔剧目,是关于三国故事戏。

《战马超》源自三国戏,是一出别具风格的秦腔武戏。

此外,秦腔剧目关于马的戏还有《马踏青苗》、《贩马记》、《盗御马》、《挡马》、《白马坡》......

再说戏曲唱词中的马,那更是俯拾皆是。

如秦腔传统剧《金沙滩》中的“众家哥弟落了马,倒把延昭活痛煞”,此马非真马,用虚实、写意的手法暗示延昭此刻无奈、愤恨、痛苦之情。

秦腔《八件衣》中的“在原城堂前上了马,有杨廉心烦乱冒风披雪,勒回马头想当年,我杨廉自幼儿曾把书念”,马作为古代重要交通工具,又和人有方方面面的亲密关系,对人类情感与心理世界的体察难免用笔墨提及它,此处表现杨廉深感责任重大。

还比如京剧《秦琼卖马》中的“你瞧你这个马呀,饿得都成了四根棒儿枝儿了罢,谁要它”?

“窑门外栓战马将心疼烂”“勒回马头想当年”等等有关马的戏词,令人画面感十足。

十戏九有马!有点意思!
十戏九有马!有点意思!

秦腔《金沙滩》

传统戏曲的表现特点是“以虚带实”“破实就虚”,马在戏中被艺术化。见诸最多的是作为道具活跃于舞台上的马,其表现形式多姿多彩。

一是用马鞭代马。以马鞭颜色表示红马、白马、黑马等;

二是用马童代马,多用于关公、霸王一类神勇人物,使马的表演更形象;

三是用刀枪代马,剧中人接过刀、戟等兵器就算上了马,交战中,刀枪既是武器又是马。如秦腔《火焰驹》艾谦的马鞭上拴着一朵红绸大花,则表明了此马为宝马。

戏曲舞台上的马千姿百态,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生动的“趟马”戏,但归根结底是为剧本创作、人物角色服务。《火焰驹》中塑造了忠勇刚毅的贩马人形象,如果没有他乘火焰驹日夜兼程,入番报信,怎么会有李彦荣的合家团聚?

而在武戏中,如《挡马》、《出棠邑》、《吕布试马》等等剧目在马的表演上也创造了成套的程式,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譬如京剧舞台上用马童代马,马童那翻打扑跌的功夫,为之后重要角色关羽跨马出场做铺垫,营造先声夺人的气势。马在传统文化中别具风采,其丰富的文学底蕴常以浓厚的传奇色彩活跃于舞台之上。

编辑:聪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