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年人活着最幸福的状态,就是主动退出以下事情,你做到了几点

作者:中国姥姥在加拿大

#精品长文创作季#

年轻时的我是一个特别能张扬的人,也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因为我是1979年考入大学的,自己觉得是同龄人的佼佼者。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是同龄人中工资高、女儿优秀、夫妻恩爱等方面的百分之几之一。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有所变化。年轻时,我追求刺激和快乐,不断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与朋友聚会,与同事交往,与亲戚来往。所有的场合‬我都‬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然而,当我步入老年,特别是来‬加‬拿大以后‬,‬我渐渐发现,主动退出一些社交圈子,反而能够带来一种幸福和轻松的感觉。‬

老年人活着最幸福的状态,就是主动退出以下事情,你做到了几点

一、曾经的繁华与今日的宁静

人生如同一场旅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我学‬的是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军‬工‬企业搞‬职‬工‬教育,我公‬公是‬我工作的企业的厂长,‬‬那‬个‬时候,‬我想‬去‬什么单位就‬去‬什么单位,‬那‬个‬时候,‬我们‬单位的教育部‬门‬我‬基本都工作过,‬从‬开始的技‬工学校、‬职‬工‬学‬校‬、‬教育处‬、‬职‬工‬中‬专‬、‬到‬子‬弟‬中学。‬每‬一‬个地方都有我‬的足迹。‬真‬是‬顺‬风顺水,‬到‬子‬弟‬中学是‬因为九‬十年代职‬工‬教育面‬临‬困难,后来又‬调‬到‬另外一个学校,‬也是风‬光‬无限。‬不‬论‬是工作还是同‬事‬聚会,‬我都‬员是锋芒毕露‬,‬不甘寂寞‬,‬自己觉得什么都比‬别人‬强。‬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那些曾经的繁华似乎渐行渐远。步入老年,生活节奏逐渐慢下来,我们是否应该停留在过去的回忆中,还是应该过‬好‬当下宁‬静‬的生活。‬

老年人活着最幸福的状态,就是主动退出以下事情,你做到了几点

二‬、低调生活,不炫耀幸福

在这个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幸福。这是‬也‬包括我,‬出‬国‬之前,‬也是发‬愿‬意‬晒‬,‬特别是孩子‬结婚的时候,‬婚礼是‬在‬香格里拉‬酒店举办的,‬婚礼本‬应‬该‬请‬亲‬朋好友来参加,‬但‬我请‬了好‬几‬个‬平‬时‬和‬我不‬太‬好‬的同事,‬就是为‬了‬让‬她‬们‬看‬看‬,‬我过‬的比‬她‬们‬好。‬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

“爱炫耀,本质上是自卑。越是喜欢炫耀的人,自卑感就越是强烈。”

阿德勒认为:

喜欢炫耀的人,就是一个人内心自卑的外在表现;而炫耀本身,就是他们真实的心理活动。

然而,幸福是自己的,不需要他人的认可。过度炫耀只会招来嫉妒和不必要的麻烦。

老年人应该学会低调生活,特别是来‬加‬拿大之后,‬朋友圈‬我‬基本不发‬了,‬我现在过‬得好不‬好‬,‬不‬需要与‬别人分享。‬我只‬有‬珍惜自己的幸福,不与他人攀比。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外界的认可。

我们往往过于关注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追求别人的认可和赞许。然而,年龄的增长带来了对自我价值的更深刻理解。我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幸福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无关。主动退出过于关注别人的评价,学会依据自己内心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自己,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老年人活着最幸福的状态,就是主动退出以下事情,你做到了几点

三‬、退出社交圈,享受孤独之美

曾几何时,我们热衷于参加各种聚会,与老友相聚。然而,岁月流转,许多当年的朋友已经走散,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与其在聚会中感受彼此的疏离与攀比,不如选择退出。孤独并不等于寂寞,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在独处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品味生活的点滴。

记得在国内的时候,我有很多社交圈,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有打乒乓球的、有游泳的、还有同事、同学的,同学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那个时候我几乎天天不在家,不是今天唱歌、跳舞,就是明天打球、游泳,活动结束后就吃饭喝酒。整天忙的不亦乐乎。

现在回想起来,有很多无意义的社交,比如我们一个唱歌的群,每天群里人聊天说话,有一天群主说我不进群里互动,我说我每天一是看孩子,二是和国内有12至13个小时的时差。她们还不高兴,一生气我就退群了。

所以,老年人最幸福的状态之一,是主动退出无谓的社交活动。年轻时,我们常常热衷于与同学聚会,朋友聚餐,认为这样的生活多姿多彩。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会发现这种聚会已经变得无聊而繁琐。

我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话题,变得生疏起来。这时,我们没有必要再勉强自己参与其中,不如主动退出这种无聊的社交活动,寻找更有意义的生活。

老年人活着最幸福的状态,就是主动退出以下事情,你做到了几点

四、断舍离,简化人际关系

手机里的通讯录里躺着许多名字,但有些人可能早已不再是我们的朋友。与其让这些不再联系的人占据我们的心灵空间,不如主动删除,为生活做减法。简化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加清爽,是老年人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

前阵子,一条#毕业生删除90%同学遭到辱骂#的微博上了热搜,引发了众多关注和讨论。

一位今年毕业的女大学生将自己90%的同学都删除了好友,她觉得,跟这些人以后的交集几乎为零,留着也没什么用。

于是,删除前她发了一条信息:“后会无期,礼貌互删,祝好。”然后删除了对方。

然而她事后发现,有些被删的同学在好友验证那里留言骂她。

不过网友们却对她的这一行为表示赞同,说她做了许多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是啊,总有那么些社交,繁杂无用却又不舍得扔,于是便先囤着,越囤越多。然后,为了维护这些囤积的关系,又不得不消耗大量的精力。

年轻人都能做到断舍离,老年人更应该简化人际关系。

余生很贵,请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真正智慧的人,早已抛弃掉了消耗型的关系。

五、回归家庭,珍惜亲情

家,是我们生命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们最终归宿。家人的陪伴,是我们生活中最温暖的依靠。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为了生活奔波,忽略了与家人的相处。

一个人的一生中,最伟大的付出莫过于为子女们奋斗,而希望得到的回报也只是子女们的孝顺与关爱。

家人是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他们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爱和关怀。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人的思念和关爱始终如一。

我们家三个女儿,大妹在英国当医生,我现在在加拿大女儿家。八‬十年代我‬大‬学‬毕业后留‬在自己出生地,也就是在父母身边当老师。

我爸爸是2001年查出的肺癌。当时手术切除一个肺叶。这一年我爸71岁。因为我大妹在英国当医生,手术之后,我妹不让我爸放化疗。只吃当时医生推荐的一种药。一个月费用不到一千块钱。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爸每年都住几次院。肺经常感染。几乎常年咳嗽。我们也是担心怕癌细胞转移。一咳嗽发烧就去医院拍CT。到2007年4月份,我爸开始喘,上不来气。

去医大二院呼吸科住院。当时测血氧才39,医生说正常血氧应该80多,所以医生说我爸很危险。检查结果说癌细胞没转移。但是肺纤维化。那个时候我也不懂肺纤维化的严重性,只想癌细胞没扩散就谢天谢地了。住了十多天,整天吸氧,消炎,医生还让吃一种激素。

出院没多久6月份又不行了,又去医大二院住院。从4月份出院开始,我就给我爸租了一大罐和医院一样的氧气罐,一罐70元,有人负责送,单花运费14块钱。

到了秋天,我爸基本都是在医院待着了。我记得2007年的12月份,我爸病情加重了,但自己还能慢走去医院住院,我们包了一个单间,当时好像一天200元,那个时候我教毕业班,我小妹孩子小。回不来。基本都是我和我妈在医院照顾,但我妈腿滑膜炎,走不了路,关键她老人家还不认路。

我们学校去医大二院还得倒车,我还得一天负责我爸妈、的三顿饭,哈尔滨的冬天真的很冷呀。也舍不得打车,我在学校上完课,弄好饭,放在一个特别大的羽绒服里面,怕饭凉。

当时我跟校长请假,校长说毕业班找不到人带课,你弹性吧。就是不做班,上完课就走。我整天拿着练习册在我爸病房做题,备课,护士都知道我当老师忙。

这期间不大妹妹回来过一趟,回来也呆不了几天,她基本也帮不上忙,有一次我俩在医院住院处楼下说话,我当时也说就当咱妈养我一个女儿了。她‬还‬不‬爱‬听‬。‬

我小妹的时候孩子小,还在外地,回来路上也很不方便,家里还有孩子。我大妹要是在国内,我爸妈是不是能指望上她。

我爸走的那天晚上,他自己让把氧气关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一天是2008年1月28日,腊月二十一。

我爸走后,我基本在家陪着我妈3个月。后来我也经常回去陪他,我上班学校离我妈家近。直‬到‬2016年‬我‬来‬加‬拿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亲情变得越来越珍贵。现在我‬妈‬在‬我‬小‬妹‬家‬。‬亲戚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越来越疏离。老年人应该珍惜与亲人的时光,主动与他们保持联系。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给彼此一些私人空间。

六‬、‬接受现实,珍惜当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得不面对身体机能的衰退。腿脚不灵活、牙齿脱落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我先生是1960年生人,今年63岁,我觉得他从50岁开始身体各项机能就开始下降了。

我先生50岁之前在啤酒厂工作,先后在制麦、酿造车间质检科、生产科、动力车间担任领导。长期值班熬夜。应该对他的身体造成伤害了。

医生说熬夜是对人身体的危害很大的,长期熬夜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生物钟功能紊乱、长时间的熬夜容易损伤大脑,出现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失眠、头痛等情况;

同时在啤酒厂工作期间,整天品酒,品着品着就上瘾了,在国内的时候每天早上起来啥也不干,先起一瓶啤酒喝。白天把啤酒当水喝。每天5、6瓶。遇到聚会的时候喝的更多。

所以在2019年圣诞节前一天,我先生白天他就不太舒服,半夜十二点左右,他和我说胳膊疼得抬不起来,胸闷气短,上卫生间都下‬不‬了楼‬了‬。‬孩子带着他去医院看急诊,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急性心梗,三处心血管堵塞超过百分之九十,心脏支了两个架。现在每天服药。有一种药得终身服用。

我先生心脏支架后得进行康复训练,从2020年3月份开始每天走路锻炼。2020年的夏天,走着走着后背疼痛难忍,女儿赶紧领着去医院检查说脊椎三处骨裂。到现在还不能走长路,后来一检查严重的骨质疏松。

男性在老了之后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都会减弱,这几年我先生一直咳嗽,以前能回国的时候,连续三年,每次回国都咳嗽住院,每次也没弄明白什么原因,今年3月份又开始咳嗽一直到5月份用上药,到现在也没确诊什么原因导致的,只说肺肿大,其实就是肺纤维化早期。医生只是说自身免疫力低下造成的。

去年开始足足咳嗽了两个月,这才把烟彻底戒掉了。‬原来在这里女儿定期也给他买啤酒750毫‬升的一天要喝两个,‬他们同事在温‬尼‬泊‬,‬跟他说话的时候都说太费钱了,因为一听啤酒3块多加币,两瓶就合人民币35块钱左右。因为咳嗽所以现在也不怎么喝了。

自从有病后,体力明显下降,一天老上喘,去院子里扫一会树叶,就虚脱,浑身冒汗,赶紧进屋躺下吃糖。

我们最近想回国,都因为他的身体健康不适合做飞机。只能看他什么时候身边允许了,我们在回国。

我们也‬只能接受现实,珍惜当下,这是我们应该学会的生活态度。与其担忧未知的未来,不如好好把握现在,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人生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老年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学会主动退出各种关系和活动,是为了更好地享受孤独和独立。只有真正懂得放下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让我们在晚年时光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