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382年,马皇后的追悼会上,道衍和尚对他说:“大王,臣要送您一顶白帽子。”朱棣听后,眼眸寒光一闪,压低声音:“大胆,你

1382年,马皇后的追悼会上,道衍和尚对他说:“大王,臣要送您一顶白帽子。”朱棣听后,眼眸寒光一闪,压低声音:“大胆,你可知这是死罪!”

这要是换做旁人也许还不能明白道衍话里的含义,但朱棣是何人,他一听就明白了,“王”字上上加一“白”是为“皇”,道衍的意思显而易见,这是在煽动他谋反。

可此时朱元璋还安然在位,大哥朱标身为太子,朱棣敬重自己的大哥,并没有谋权篡位之意。但是,那可是皇位啊!

“大王您给皇后守孝,可不就得戴白帽子吗?"道衍也不怕,他的话有理有据,守孝期间,不戴白帽子戴什么?

略一沉思,朱棣便在心中做了决定。

“你的法号是什么?”

“道衍。”和尚知道朱棣能问这句话就是要带自己走了。

“本王为你赐名姚广孝,”燕王朱棣转过身去,看着还在殿外等候的藩王兄弟,又看了看这金碧辉煌的大殿,“且让本王看看你有什么能耐吧。”

就这样,道衍以一介僧侣身份,成为朱棣的参谋助手,进出王府如入无人之地。

道衍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不但精通佛道儒三教经典,而且深谙阴阳之术,当时的相术大师袁珙曾为他的面相所惊,称他是“异僧”,说他是“嗜杀之人”。

1398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朱元璋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反而传给了太孙朱允炆。

建文帝登基后开始削藩,朱棣自然也在其中。朱棣对此很是恼火,朱棣内心想要谋反的想法强烈,被姚广孝一眼看透。

某日,燕王朱棣看着窗外的寒冬景致,突然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姚广孝马上附和了下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之后,姚广孝就在朱棣身边出谋划策,让朱棣装病召回自己的儿子,装疯卖傻骗过建文帝,还让他带走全部精兵南下攻打城池,自己则和朱棣的王妃、世子留在大本营看守家门。

在建文帝集结兵力阻击朱棣时,姚广孝又建议朱棣放弃途中的城池,直取京师。

结果正如姚广孝所料,京师兵力单薄,守城人见大势已去就顺势而为,直接打开了城门。这次兵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朱棣大获全胜。

1402年,朱棣登上皇位,在封赏群臣时,将道衍列在第一位,称赞他“出力最多”。

然而道衍除了太子少师一职,却没有接受任何封赏。一回到府上就换上僧袍,世人称其为“黑衣宰相”。

1418年,姚广孝逝世,朱棣亲自为他撰写了神道碑铭,并且让他以文臣的身份入明祖庙。

在阅读此文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1382年,马皇后的追悼会上,道衍和尚对他说:“大王,臣要送您一顶白帽子。”朱棣听后,眼眸寒光一闪,压低声音:“大胆,你
1382年,马皇后的追悼会上,道衍和尚对他说:“大王,臣要送您一顶白帽子。”朱棣听后,眼眸寒光一闪,压低声音:“大胆,你
1382年,马皇后的追悼会上,道衍和尚对他说:“大王,臣要送您一顶白帽子。”朱棣听后,眼眸寒光一闪,压低声音:“大胆,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