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凤县红花铺镇:立规建制明标准 移风易俗树新风

作者:争先创优网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陈规陋习,遏制不良风气,促进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2023年来,凤县红花铺镇呼应群众需求,探索建立“1533”机制,约束了大操大办,减少了铺张浪费,“治”出了文明乡风,“建”成了和美乡村。全省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在我镇草凉驿新风礼堂观摩指导,镇主要领导在现场进行了经验交流。

搭建“一个”平台,多方联动“抓”共治。搭建“三联三化一平台”百姓说事会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每月10日召开百姓说事会,说乡风文明,评先进典型、议移风易俗,让移风易俗的事大家来商量、共同来办理,今年以来,共召开百姓说事会12期48次,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5个。

凤县红花铺镇:立规建制明标准 移风易俗树新风

加强“五有”建设,移风易俗“立”新规。健全机构,事务有人管。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推选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人士担任理事会职务,明确职责任务,分包管理红白事等。建设礼堂,办事有场所。完善了400平方米的草凉驿新风礼堂内部设施,配备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和新式厨房灶具,承办民间红白喜事。

建立章程,规格有标准。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红白事操办标准》,结合群众诉求制度化提出宴席、礼金、彩礼等一系列民间活动标准,规范办事标准。上门到家,服务有团队。成立“喜相会”“新风会”等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红白事40余场次,并引导发扬传统美德,邻里互帮互助操办红白事、农活。建章立制,过程有监督。完善奖惩办法,并给每个村民小组聘请了一名移风易俗监督员,对移风易俗等全程监督,劝导制止不文明行为50余次。

凤县红花铺镇:立规建制明标准 移风易俗树新风

强化“三类”宣传,转变观念“育”新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前,过个红白事相对简单,谁家要过事,请一个总管,乡亲们都自觉的去帮忙,宴席就摆在露天地里,碰上雨天下雪,就摆在自己家里或邻居家里,小方桌低板凳都是从左邻右舍借来的,吃的都是一些家常素菜,娶个媳妇,几百元钱的礼金就够了,女方顶多陪嫁一两床被子就行了”老党员刘善中讲述身边红白事礼仪的变迁。依托农民学习会开展集中宣传。宣传移风易俗凤十条、“六倡导六反对”等移风易俗政策规定15场次,引导群众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利用网格微信群等新媒体开展线上宣传。4个村群和27个组群传发弘扬科学精神、时代新风信息200余条,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组织红白理事会开展重点宣传。建立“事前报备宣传、事中监督提醒、事后评价公示”红白事管理流程,理事会成员提前介入宣传宣讲移风易俗、简办俭办要求,与事主沟通宴席标准,与司仪沟通加入孝老爱亲等内容,红白事合规办理率超过80%。

凤县红花铺镇:立规建制明标准 移风易俗树新风

突出“三个”结合,常态长效“管”长远。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凝聚共识强约束。将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纳入村规民约,变成全体村民的共识、硬约束。与积分管理相结合,积分引领得实惠。将移风易俗、红白事办理、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积分管理,凭积分可在文明超市兑换领取日常用品,对铺张浪费或不按规定办理的,扣减积分,取消“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资格。

与“红黑榜”相结合,双管齐下树新风。将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环境卫生纳入“红黑榜”,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定期张榜公布先进典型和陈规陋习现象,让群众看一看、评一评、议一议,今年以来,“红黑榜”公示12期,评选“好婆婆”“好媳妇”48位,永生村李小虎入选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马静)

责编:张颖

编辑:李清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