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鳳縣紅花鋪鎮:立規建制明标準 移風易俗樹新風

為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破除陳規陋習,遏制不良風氣,促進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勤儉節約的社會新風尚,2023年來,鳳縣紅花鋪鎮呼應群衆需求,探索建立“1533”機制,限制了大操大辦,減少了鋪張浪費,“治”出了文明鄉風,“建”成了和美鄉村。全省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推進會在我鎮草涼驿新風禮堂觀摩指導,鎮主要上司在現場進行了經驗交流。

搭建“一個”平台,多方關聯“抓”共治。搭建“三聯三化一平台”百姓說事會基層社會治理平台,每月10日召開百姓說事會,說鄉風文明,評先進典型、議移風易俗,讓移風易俗的事大家來商量、共同來辦理,今年以來,共召開百姓說事會12期48次,參與群衆1000餘人次,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105個。

鳳縣紅花鋪鎮:立規建制明标準 移風易俗樹新風

加強“五有”建設,移風易俗“立”新規。健全機構,事務有人管。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推選德高望重、熱心服務、公平公正、崇尚節儉的人士擔任理事會職務,明确職責任務,分包管理紅白事等。建設禮堂,辦事有場所。完善了400平方米的草涼驿新風禮堂内部設施,配備桌椅闆凳、鍋碗瓢盆和新式廚房竈具,承辦民間紅白喜事。

建立章程,規格有标準。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紅白事操辦标準》,結合群衆訴求制度化提出宴席、禮金、彩禮等一系列民間活動标準,規範辦事标準。上門到家,服務有團隊。成立“喜相會”“新風會”等志願服務隊,累計服務紅白事40餘場次,并引導發揚傳統美德,鄰裡互幫互助操辦紅白事、農活。建章立制,過程有監督。完善獎懲辦法,并給每個村民小組聘請了一名移風易俗監督員,對移風易俗等全程監督,勸導制止不文明行為50餘次。

鳳縣紅花鋪鎮:立規建制明标準 移風易俗樹新風

強化“三類”宣傳,轉變觀念“育”新風。“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前,過個紅白事相對簡單,誰家要過事,請一個總管,鄉親們都自覺的去幫忙,宴席就擺在露天地裡,碰上雨天下雪,就擺在自己家裡或鄰居家裡,小方桌低闆凳都是從左鄰右舍借來的,吃的都是一些家常素菜,娶個媳婦,幾百元錢的禮金就夠了,女方頂多陪嫁一兩床被子就行了”老黨員劉善中講述身邊紅白事禮儀的變遷。依托農民學習會開展集中宣傳。宣傳移風易俗鳳十條、“六倡導六反對”等移風易俗政策規定15場次,引導群衆抵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營造移風易俗的濃厚氛圍。

利用網格微信群等新媒體開展線上宣傳。4個村群和27個組群傳發弘揚科學精神、時代新風資訊200餘條,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組織紅白理事會開展重點宣傳。建立“事前報備宣傳、事中監督提醒、事後評價公示”紅白事管理流程,理事會成員提前介入宣傳宣講移風易俗、簡辦儉辦要求,與事主溝通宴席标準,與司儀溝通加入孝老愛親等内容,紅白事合規辦理率超過80%。

鳳縣紅花鋪鎮:立規建制明标準 移風易俗樹新風

突出“三個”結合,常态長效“管”長遠。與村規民約相結合,凝聚共識強限制。将移風易俗、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等納入村規民約,變成全體村民的共識、硬限制。與積分管理相結合,積分引領得實惠。将移風易俗、紅白事辦理、人居環境整治等納入積分管理,憑積分可在文明超市兌換領取日常用品,對鋪張浪費或不按規定辦理的,扣減積分,取消“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評選資格。

與“紅黑榜”相結合,雙管齊下樹新風。将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環境衛生納入“紅黑榜”,深入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道德模範等評選表彰活動,定期張榜公布先進典型和陳規陋習現象,讓群衆看一看、評一評、議一議,今年以來,“紅黑榜”公示12期,評選“好婆婆”“好媳婦”48位,永生村李小虎入選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馬靜)

責編:張穎

編輯:李清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