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银发经济”未来10年30万亿,泼天财富砸向农村,能否承接得住?

作者:国民策划

#精品长文创作季#

“银发经济”未来10年30万亿,泼天财富砸向农村,能否承接得住?

最近,“银发经济”备受聚焦,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危机,也是划时代发展的窗口期。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银发经济”,还明确提出,这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发展“银发经济”,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今年,国办一号文件,随之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这也是大陆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

发展“银发经济”,政策性红利相继释放,足以看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老龄化问题,到了不得不采取措施解决的地步,还能从“危”中催生新机遇。

面临老龄化走高的人口结构新变化,未富先老的代价,80后将不幸成为第一代承受这一代价的第一批人,而90后、00后则将遭到更剧烈的冲击。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仅是老年人期盼,更成了年轻人的负担。

年轻人,除了抚养老人开支之外,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开支都是刚需,负担越来越重,抚养系数也就加大。比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已达到人均两个劳动力人口抚养一个老人的现象。

发展“银发经济”,更需要全龄人参与,共同构筑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场景。

谁人不会老,只是待黄昏。

所以,发展“银发经济”,看似一门生意,实则更是一种公益,一切以“服务”为重,来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

这个需求,有基本需求,也有“诗和远方”新需求。

对于农村老龄人口,能够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用”等,再解决就近“就医”问题,然后才会考虑怎么养老,就已经是天大福报了;而城市老龄人口却不同,健康养老是基本需求要考虑的,还有艺术、体育、休闲、旅游、娱乐等“诗和远方”新需求。

所以,谁能带动银发经济,如何撬动银发经济,才是关键,更要找准切入点。

发展“银发经济”,有更大规模的市场

随着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特别是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年群体”,有钱有闲,显得尤为突出,更追求“诗和远方”的新场景。

目前,大陆老年人口已达到2.97亿,有近3亿老年人,“十四五”时期,全国老年人口突破3亿必将成现实,中国将会出现全球最大的老年人群体。

“银发经济”未来10年30万亿,泼天财富砸向农村,能否承接得住?

而且,大陆银发经济规模大概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左右。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

未来10年,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

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之际,银发经济刚刚起步,更大规模的市场,足以支撑起巨大发展契机。

发展“银发经济”,泼天财富砸向农村,能否承接住?

当下农村,农村的就业人口为2.7亿,常住人口达到了4.9亿,也是近5亿农民的家园。

尤其,农村是天然生态涵养之地,具备先决条件,更是健康养老的最佳场地,而且物美价廉,绝无二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唯独缺少更为强劲的内生发展动力。顺势发展“银发经济”,或许是不错的途径,更能谋求永续发展的空间。

尤其,人口流动,会出现改革开放45年历史上非常少见的改变,城市群、都市圈、大城市等延伸区域的农村,会汇集更多人流量,统筹城乡融合发展,这里会是切入点,“下沉式养老”对于这个区域的农村来说是机会更是考验。

这种“泼天财富”砸向这个区域的农村,能否承接得住,关键在于当地有没有敢作为、能作为的村“两委”干部具有前瞻性眼光来挑头干,以农村集体经济来参与发展“银发经济”,以此分杯羹,精准植入内生发展动力,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把乡村经济这盘水搅活了。

城市老人下乡养老,不仅成本低,还能反哺农村老人,双向反哺,才能达到共享政策红利。

为此,发展“银发经济”,也是农村谋求向上发展空间的一次尝试,能否承接得住,关键在于适合落地哪些项目,来撬动“银发经济”。

发展“银发经济”,农康旅融合是新场景

中国走到了新发展阶段,面向亿万老年人及家庭的银发经济,正在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撬动这个“新支点”,还需精准选对方式,更多地吸取医疗资源以及养老资源下沉乡村,开启“下沉式养老”的新天地。

既然,要发展“银发经济”,就要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还得立足“农业”,这个“农业”是特色农业,也就是“小农业”,再和康养与休闲旅游融合,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延伸产业链的扩展途径,就有了“农康旅”融合的新场景。

“银发经济”未来10年30万亿,泼天财富砸向农村,能否承接得住?

“农康旅”融合,通过整合村落的闲置宅基地或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原汁原味的“乡土”、“民宿”文化,利用当前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为契机,以“五老”(尊老、爱老、养老、乐老、教老)、“三养”(养身、养心、养志)的传统文化为精髓,通过挖掘当地与健康养老服务相关的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在养老场地中的利用,形成了“生态养老、文化养老、养生养老”等主题性的田园旅居式养老场景,这样近郊“农康旅”融合综合体,就成为发展“银发经济”的新场景。

不仅如此,还会带动康养民宿、田园旅居、疗养旅居、文化体验旅居以及依托长寿自然资源旅居等新场景。

发展“银发经济”,除了满足基本需求之外,一定要充分挖掘老年人的养生需求、社交需求和精神需求上未满足的点,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以此来做精准服务。比如,科技赋能,打造田园智慧养老,形成一套智慧化解决方案。

同时,在城市老人下乡养老之际,也不能忽视农村老人的基本需求。毕竟,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不仅要提高农村老人的健康素养,还要加强农村老人慢性病管理及卫生服务体系的提升,更要着眼于整个康复治疗,这样才能真正使农村的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银发经济”未来10年30万亿,泼天财富砸向农村,能否承接得住?

农村老人福音如何落地变福祉,关键在于当地能否顺应这一趋势发展“银发经济”,有效解决农村老人的空巢化、独居化、高龄化,更要凸显把侧重点放在农村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服务体系的建设上来。

另外,单纯依靠几千万退休的党员干部,或者是国企、事业单位的这一批人,这批人基本上还是铁饭碗,而且基本上他们的工资水平也是挺高的,铁饭碗背后是“有钱有闲”,更要以身作则,积极踊跃下乡养老,反哺农村,足以能够拉动内需,更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虽然,发展“银发经济”,涉及民生事业,包括养老助餐、居家助老、社区便民、老年健康、养老照护、老年文体、农村养老等方面的服务。但是,城市退休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需求不同,农村老年人吃饭问题、就医问题、养老问题才是重点,而城市退休老年人有钱有闲,需求便多元化,还想着“诗与远方”,才是支撑“银发经济”的消费主力,只有双向反哺,才能达到共享政策红利。

总之,发展“银发经济”,正在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成为兼顾当前与未来、促进民生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新支撑。但是,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较大人流量来支撑,以及适老化改造,还要特色化、多样化,或许能够掘得一桶金。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 - 策划人 / 三农研究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领域,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游学报名,请来关注“唯美乡村” 微信公众平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