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行业裁员滚滚!这类芯片人才却被疯抢,平均月薪7万

行业裁员滚滚!这类芯片人才却被疯抢,平均月薪7万

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场Bonus,作者刘一

在AI行业,2023年先是出现大厂“百模大战”,紧接着是关于“应用为王”的共识。

2023年已过,这一年,半导体求职市场一度出现“狼多肉少”的局面。

由于半导体市场的低迷一时之间很难改变,半导体热开始退潮。为降本求生,各大半导体大厂纷纷裁员和降薪,裁员人数几百到几千不等。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出现9.4%的收缩。

在这场产业变革浪潮中,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在职场Bonus看来,2023年半导体人才跳槽的总体活跃度降低,被动跳槽比例增加。相较于高薪,大家更希望稳定。目前来看,在公司资金支撑不下去或者为降本增效裁员行动中,销售、市场等岗位裁员比例相对会高一些,研发端的设计和验证相对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躺平了,从各家公司的招聘岗位来看,半导体人才荒还是整个产业面临的基本现状——企业还是缺人的,只是数量和要求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比如HC大幅减少。

大环境下,大家都面临着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倒也不必过分担忧,扎实精进自己的能力才是立身之本。

 车载芯片:设计人才平均月薪可达7万╱ 01

AI芯片:猎头预算被缩,经验与复合能力者受捧 ╱ 02

存储芯片:“寒冬”即将结束 ╱ 03

车载芯片:设计人才平均月薪可达7万

时代为大陆汽车芯片企业打开了一扇窗。

汽车行业正从传统燃油车时代向新能源车时代转型。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据乘联会数据,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36%。2030年市场渗透率有望超过40%。

汽车感知和决策层能力的不断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型器件的需求。尤其是在传感器芯片和计算芯片等车载芯片领域,需求量持续攀升,车载芯片领域迅速成为行业的焦点。

新能源汽车芯片平均用量超1000颗,远大于消费电子的芯片使用数量(一部智能手机和 PC的芯片使用数量在几十到上百颗)。

重要的是,车载半导体是一个高技术壁垒的领域,关乎人命,对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极为苛刻,ISO认证很多,质量保证是民用产品里面的军用级别。而国内汽车发展起步较晚,长期以来,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三菱电机等欧美日大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国内车企纷纷想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分一杯羹。目前,中国已有近300家公司开发汽车芯片产品,聚焦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2022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为16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90亿美元。

不过,2023年8月初,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再曝出了裁员传闻。这次裁员针对经营“智能驾驶芯片”业务的“行歌科技”团队,软件部门裁员近半,硬件部门只保留少数员工,新项目已暂停。

尽管半导体行业正面临裁员和降薪等严峻挑战,但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行业内依旧有大量的人才需求缺口,而车企一向出手大方,不断用高薪来吸引、争夺人才。

据脉脉高聘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1-7月,模拟芯片设计人才成为最为最为紧缺的人才,人才供需比仅为0.19,智能驾驶、三电方向岗位占据10个。

集成电路IC设计是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月薪最高的岗位,达到74440元。一位研究生刚毕业就从事研发工程师岗位的同学称,他的年薪超25万;某些高级模拟IC设计工程师的年薪甚至可以达到50-70万。

AI芯片:猎头预算被缩,经验与复合能力者受捧

算力的基础是芯片和半导体行业,AI芯片的性能将决定着AI产业的发展。

眼下,生成式AI日趋火热,稀缺的算力使得几经热潮与降温的AI芯片赛道再度成为AI产业的焦点。无论是科技大厂还是AI创业公司,虽然在训练模型上都暂时离不开英伟达的芯片,但都在寻求与期待实现AI芯片多元化。

英伟达当之无愧是全球最大的AI芯片供应商。但中国也涌出包括海思半导体、比特大陆、龙芯中科、景嘉微等AI芯片公司。

面对当下半导体行业的周期调整,裁员也正常。就在11月底,据外媒报道,英国AI芯片独角兽Graphcore裁掉中国区大部分员工,并停止在华销售。这标志着AI芯片企业再遇重创。该公司已证实这一决定,理由是美最近对华加码的出口管制。

唏嘘的是,三年前,Graphcore还是欧洲最热门的创业企业之一,被视作英伟达的潜在竞争对手,当时估值已经接近30亿美元。

但大方向不变,国家对于AI芯片政策的支持已从“十三五”的规划阶段来到“十四五”的落地阶段,目标是提高AI芯片研发技术,推广AI应用。此外,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均提出了至2025年AI芯片赛道的具体发展方向。可见,这都为中国AI芯片提供弯道超车的可能。

从前两年起,AI芯片的从业就已薪酬水涨船高。据工信部相关数据,该类岗位目前人才供需比为0.32,相当于3个岗位抢1个人才。薪资30+万在这一行很普遍,部分大厂IC设计岗更是高达50万-70万。

不过,近来各大芯片公司都大量的缩减了猎头招聘的预算,以此来大幅节省招聘的成本。某AI芯片独角兽公司,内部甚至推出了重磅伯乐奖。

那么从公司视角看,芯片公司更想招什么样的人才?

第一,相较以前,更看重经验。以往很多岗位都会考虑应届生,但2023年在招岗位基本都要求有完整项目经验,在同类岗位至少3-5年的资历。简单来说,就是能直接上手工作,甚至能独当一面。不过业内猎头也表示,有个3年-5年经验的IC工程师依旧很抢手,且薪酬很难降下来。

第二,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最典型的就是大客户销售岗,一些企业的招聘需求明确提出要求求职人员有研发经历。这不难理解,有研发经验的销售对技术更了解,在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时候更自信,学习技术的时间成本低。

第三,跨方向找工作较难。经历了之前的野蛮扩招后,企业2023年的招聘岗位变少变精,一般都需要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十分匹配才能拿到offer,对想转行过来的求职者来说困难了很多。

存储芯片:“寒冬”即将结束

一边涨价一边裁员,存储市场要复苏了?

作为半导体产业三大支柱之一,存储芯片在消费电子、智能终端、数据中心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

但“缺芯潮”火热需求过去之后,存储市场已经逐渐冷却。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进入常态化低迷状态,而由于前期供应链库存过高,半导体行业供过于求,价格不断下调。

2023年,为缓解库存压力,存储芯片厂商相继进行减产、降价以及裁员。10月底,固态存储厂商Solidigm证实,由于行业不景气,公司目前正在进行适度裁员。Solidigm是英特尔前固态硬盘业务部门,于2020年10月出售给了SK海力士。而过去一年多以来,美光、铠侠等厂商都开始裁员以应对业绩压力。

但近几个月情况似乎开始好转,存储芯片价格开始不断上调。三星此前表示,9月份已与客户,包括小米、OPPO及谷歌等,签署了内存芯片供应协议,DRAM和NAND闪存芯片价格较之前的合同价格上调了10%~20%。

除三星外,美光自9月开始调涨NANDFlash晶圆合约价约10%。此外,SK海力士也已经宣布对相应产品涨价。

随着各大存储芯片大厂价格上调,下游模组、服务器厂商都在密切关注。但存储市场真正实现复苏,还是需要看下游终端市场的需求。

此外,大模型训练对存力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存储和处理器并没有同步发展。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硬件的峰值计算能力增加了90倍,但是内存/硬件互连带宽却只是提高了30倍。

高带宽存储器(HBM )成为AI存力瓶颈解决方案,面对大模型动不动千亿、万亿的参数,GPU几乎必须搭载HBM。

据数说商业的统计,国内高带宽内存(HBM)盈利能力靠前的企业有赛腾股份、联瑞新材、香农芯创、雅克科技、太极实业、亚威股份、德邦科技、晶方科技等。

在WSTS最新的预测中,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将主要由存储市场推动。2024年,全球存储市场将会暴增44.8%,求职者不妨在这其中等待新的机会。

参考资料:

1.《芯片行业的好日子,真的要来了?》来源:芯师爷

2.《又一家存储厂商裁员!一边涨价一边裁员,存储市场真的复苏了吗?》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撰文 |刘一

编辑 |陈桐

排版 | 温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