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府之国: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中国道教发源地,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省省会为成都市。四川省的盐业文化和酒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及巴文化更是精彩纷呈。四川地区的历史代表文化为“巴蜀文化”,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分别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总体气候宜人。

1、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府之国: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岷山南端弓杆岭的东北侧,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系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总面积65074.7公顷。

天府之国: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树正沟、则查洼沟、日泽沟、扎如沟四个景点,其中有分为多个大大小小的景点,以高原钙化湖群、钙化瀑群和钙化滩流等水景为主体,其水景规模巨,景型多,数量众,形态美,表局精和环境佳。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超过80%,藤本植物有38种,有74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有陆栖脊椎动物122种,其中兽类21种,鸟类93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2、乐山大佛景区

天府之国: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乐山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景区面积17.88平方公里,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地处凌云山中部,凌云山海拔448千米,周长约3.5公里。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山下三江汇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

乐山大佛1984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11年7月6日,乐山大佛景区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天府之国: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

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乐山睡佛,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乐山大佛刚好位于乐山睡佛的心脏处,构成了“心即是佛”的千古奇观。

3、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天府之国: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熊猫大道1375号,距市中心10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0余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作为“大熊猫迁地保护生态示范工程”,以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和小熊猫等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在成都动物园饲养、救治、繁育大熊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97年建立开放实验室。

天府之国: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总面积达3570亩,其中扩建区面积为2535亩。基地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大熊猫产房,熊猫饲养区,科研中心,熊猫医院分布有序,若干处豪华熊猫“别墅”散落于山林之中。扩建区充分遵循并沿用原始地形地貌,利用山体冲突及溪流形成山地溪谷多层次景观带;根据熊猫主题特点,将项目总体划分为多个区域。截至2020年末,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15只,是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群。

1995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获联合国环境规划颁发的“全球五百佳”称号。2006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府之国: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

四川省不仅具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更是中国国宝大熊猫的故乡。虽说现在大熊猫已经作为世界和平友好的纽带被送往全球各地,但每一只大熊猫都不会忘记它的故乡。而每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盛宴也都少不了大熊猫的身影,从盼盼,到晶晶,再到冰墩墩,甚至是后来的蓉宝,各个都是顶尖可爱的世界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