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府之國:天下山水之觀在于蜀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中國道教發源地,古蜀文明發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紙币“交子”出現地。四川省位于中國西南地區内陸,地處長江上遊,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省省會為成都市。四川省的鹽業文化和酒文化源遠流長,三國文化紅軍文化及巴文化更是精彩紛呈。四川地區的曆史代表文化為“巴蜀文化”,四川省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複雜多樣,高差懸殊,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特點,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構成。四川省分屬三大氣候,分别為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川西南山地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氣候,總體氣候宜人。

1、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天府之國:天下山水之觀在于蜀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脈南段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漳紮鎮境内,地處岷山南端弓杆嶺的東北側,距離成都市400多千米,系長江水系嘉陵江上遊白水江源頭的一條大支溝,總面積65074.7公頃。

天府之國:天下山水之觀在于蜀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有樹正溝、則查窪溝、日澤溝、紮如溝四個景點,其中有分為多個大大小小的景點,以高原鈣化湖群、鈣化瀑群和鈣化灘流等水景為主體,其水景規模巨,景型多,數量衆,形态美,表局精和環境佳。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寫率超過80%,藤本植物有38種,有74種國家保護珍稀植物。有陸栖脊椎動物122種,其中獸類21種,鳥類93種,爬行類4種,兩栖類4種。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産,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也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2、樂山大佛景區

天府之國:天下山水之觀在于蜀

樂山大佛景區位于樂山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彙處,景區面積17.88平方公裡,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地處淩雲山中部,淩雲山海拔448千米,周長約3.5公裡。山上茂林修竹終年蔥茏,山下三江彙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譽,為曆代文人墨客所詠贊。

樂山大佛1984年經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1年入選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11年7月6日,樂山大佛景區晉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天府之國:天下山水之觀在于蜀

上世紀80年代發現了樂山睡佛,而令人歎為觀止的是樂山大佛剛好位于樂山睡佛的心髒處,構成了“心即是佛”的千古奇觀。

3、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天府之國:天下山水之觀在于蜀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熊貓大道1375号,距市中心10公裡,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30餘公裡,是世界著名的大熊貓遷地保護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衆教育基地和教育旅遊基地。基地占地面積1000畝。作為“大熊貓遷地保護生态示範工程”,以保護和繁育大熊貓和小熊貓等中國特有瀕危野生動物而聞名于世。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在成都動物園飼養、救治、繁育大熊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997年建立開放實驗室。

天府之國:天下山水之觀在于蜀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總面積達3570畝,其中擴建區面積為2535畝。基地以造園手法模拟大熊貓野外生态環境,大熊貓産房,熊貓飼養區,科研中心,熊貓醫院分布有序,若幹處豪華熊貓“别墅”散落于山林之中。擴建區充分遵循并沿用原始地形地貌,利用山體沖突及溪流形成山地溪谷多層次景觀帶;根據熊貓主題特點,将項目總體劃分為多個區域。截至2020年末,大熊貓種群數量達215隻,是全球最大的圈養大熊貓人工繁殖群。

1995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聯合國環境規劃頒發的“全球五百佳”稱号。2006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天府之國:天下山水之觀在于蜀

四川省不僅具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更是中國國寶大熊貓的故鄉。雖說現在大熊貓已經作為世界和平友好的紐帶被送往全球各地,但每一隻大熊貓都不會忘記它的故鄉。而每次在中國舉辦的國際盛宴也都少不了大熊貓的身影,從盼盼,到晶晶,再到冰墩墩,甚至是後來的蓉寶,各個都是頂尖可愛的世界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