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庭芥
编辑|庭芥
酒桌上,总能看到“把酒言欢”的画面,或是“借酒消愁”的场景。
无论快意潇洒,无论姿态卑微,反正,这些人是绝对不会亏了自己的肚子。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不同年龄段之间的人,在下酒菜上的选择却有了时代的“隔阂”。
像是油炸花生米和水煮花生米,一个是“老牌劲旅”,一个酒局“新宠”。
除了它们,各种新式“下酒菜”也层出不穷。
过往酒桌上的“最爱”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落了幕”……
凉拌猪耳朵
简单易上手的“下酒菜”,除了价钱有些昂贵之外,几乎没什么缺点了。
又脆又韧的口感让它在下酒菜里“拔得头筹”。
再加上不用开火,即拌即吃的特点,让猪耳朵成了一众人的“最爱”。
同样地,它的口味丰富,食材本身鲜香,但又极易染上别的口味。
喜欢酸口的,那就多添点醋,喜欢辣口,那就多放点辣椒酱。
如果都不喜欢,那就佐点香菜葱段,撒点盐,直接端上去,同样鲜美无比。
当凉拌猪耳朵遇上了美酒,就好像产生了化学反应一般。
酒的香气配着猪耳朵的口感,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人的味蕾。
不过,或许有些年轻人对这道菜有那么一点“偏见”。
可能是觉得猪耳朵的口感不佳,也可能是觉得这样吃得不够过瘾。
因此,在年轻人的酒局上,鲜能看到猪耳朵的身影。
比起这些“老牌”下酒菜,他们的餐桌上,更多的是“山珍海味”。
但在老一辈的心里,这道菜永远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干炸小黄鱼
外酥里嫩的干炸小黄鱼,在那个肉食“匮乏”的年代,是无数人的“心头肉”。
猪肉和牛肉都是极下酒的,可架不住兜里没钱。
小黄鱼便宜,有时间的话自己去捞一点,成本便可一降再降。
油炸食品总能勾起人的味蕾,但干炸小黄鱼不像市面上的那些炸物一般;
裹上了面糠的它金黄酥脆,面包糠之下,是它那鲜嫩多汁的鱼肉。
很多人不喜欢吃鱼的主要原因,是嫌弃鱼刺挑着麻烦。
可干炸小黄鱼却解决了这一难题,下了油锅的它,连刺都变得酥脆。
解决了鱼刺的难题,谁不想多来上一口“鱼鲜”?
轻轻一咬,那金黄色的外壳便褪下了“伪装”,露出了其中细嫩的鱼肉。
此刻,再痛饮一杯佳酿,直呼过瘾,如此搭配之下,美酒便成了主食。
只是,不知从何时起,炸物成了不健康的“代名词”。
和它搭在一起的,不是高油脂就是高血压,总是,看着是“百害而无一利”。
登不上年轻人的“酒桌”的下酒菜,就这样随着时代“落寞”了。
拍黄瓜
要说哪道下酒菜最简单,拍黄瓜肯定要争个头筹。
几根黄瓜,轻轻拍两下,随后再随意地切上几段,就做好了一半。
随后,再给他调上一点酱料,喜欢什么口味就放什么。
如此,这道简易便捷的下酒菜,便能端上“酒桌”了。
如果是外出的酒局,鲜少会点这道菜,一是商家可能没有,二是看着“寒颤”。
但家里的小酒局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了,简易便捷的特点,让它颇受“酒鬼”欢迎。
尤其是夏日的酒局,本就干燥炎热。
作为“凉菜”的代表,黄瓜在此时享用,别有一番风味。
糖、醋、辣椒、蒜蓉、葱段、百搭的组合,更是让它成了家庭“挚爱”。
然而,不知是因为近些年的黄瓜越来越不好吃了,还是因为“看不上”它了。
酒桌上,它的身影急剧减少,甚至于完全匿了踪迹。
就连曾经将它捧为“至宝”的家庭酒局,都不见了它的身影。
但一人举杯畅饮时,它仍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一个人的话还是怎样省事怎么来。
毛豆
“高端美食”往往采用最简单的烹饪手法,毛豆便是其中“代表”。
一锅热水,适量咸盐,便能坐在一旁,等待美食的降临。
熟了的毛豆不仅能当做配菜,还能当作嘴馋时的小零食。
米、面、馒头,什么样的主食都能和它形成“完美搭配”。
尤其是下酒的时候,那糯软酥香的口感,令无数人爱不释手。
它仿佛有让人“上瘾”的魔力,一颗两颗,永远停不下来。
同样,毛豆的营养价值在一众下酒菜里也是“出类拔萃”的。
富含的多种维生素,以及它本身的淀粉含量,便足以傲视群雄。
不过要注意,煮熟的毛豆一定是软糯的,如果还有些“脆”,那就代表还没煮熟。
豆类食品,切记一定要煮熟之后再食用,不然,可能会闹出不小的“乌龙”。
毕竟,谁会想要在痛饮美酒之际,直接转到医院的病床上?
而毛豆之所以衰落,其实并非别人看不上眼。
身为“应季蔬菜”的它,除了初秋,其他时间,鲜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每每到了秋季,就能看到一场属于“毛豆”的狂欢。
拌豆腐丝
无论是千张豆腐丝,还是豆皮豆腐丝,虽然原材料不同,可酒局上,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虽然是素食,可只要功夫到家,它能变得比肉都好吃。
不仅如此,因为是豆制品,所以,它的营养价值是极高的。
同时,它的口感在一众下酒菜里也属于“出类拔萃”,越吃越想吃。
十足的弹性,极强的入味能力,无论是家常做法,还是餐桌上的宴席,它都是上乘之选。
和酒搭在一起的时候,它便发散了自己的全部“魅力”。
都知道酒会让体内的新陈代谢变得紊乱,容易让蛋白质流失。
可身为豆制品的拌豆腐丝,刚好弥补了这流失的蛋白质。
不过,餐桌上的酒鬼们可不一定能抢到这道菜。
兼顾了色香味的拌豆腐丝,老人和孩子们同样爱不释口。
那些酒鬼还在沉溺于可口的“佳酿”中时,这边便已清空了盘子。
它在酒局上没落说不定也是这个原因,毕竟,抢不到的“下酒菜”,还点它干嘛?
变蛋
有人“闻之色变”,有人爱不释手,变蛋,这道“下酒菜”的周围,充满了争议。
微黄色的外观,黑黄色的蛋黄,看着就宛如什么“黑暗料理”一般。
它的口感说来也怪,清香的味道中带着一股清香,入口却察不到一丝味道。
不过,有人搞不懂皮蛋和变蛋的区别,常会把这两者搞混。
其实,它们也不难区分,从颜色上便能直观地看出差异。
皮蛋外观偏黑,带着些“松花”的纹样,所以也被叫做“松花蛋”。
变蛋的外观则是金黄色,看着十分喜人。
不过,要下酒的话,如此无味的食品肯定算不上优质。
因此,干炸变蛋便应运而生了。
金黄色的变蛋再裹上一层焦黄的外衣,口感顿时酥脆了不少。
同样的,不仅是口感变好了,就连味道也在干炸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酥脆鲜香的它,因此成了下酒菜的“首选”。
但无论是变蛋还是皮蛋,它们普遍都得不到年轻人的喜爱。
奇怪的口感,再加上那奇怪的味道,让他们在新时代的酒局上“落幕”了。
结语
一杯佳酿,可以是“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潇洒,可以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惆怅。
和美食做了伴侣的它能够滋润人的心灵,抚慰心中的伤痛。
可即便如此,也要切记,美酒虽好,不要贪杯。
无论是为了身体,还是为了名声,可不要给自己身上印个“酗酒闹事”的“烙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大河网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77812167469023780/
【2】北青网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735584271247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