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2人身亡,“伊朗军神”陵园前的连环爆炸案疑云

作者:南方周末
92人身亡,“伊朗军神”陵园前的连环爆炸案疑云

1月3日,在伊朗克尔曼市,医护人员在爆炸事故现场附近抢救伤员。 (新华社/路透/图)

通往伊朗高级将领卡西姆·苏莱曼尼陵墓的道路,见证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上两起惨绝人寰的伤亡。

当地时间2024年1月3日,伊朗克尔曼市发生连环爆炸案。案发时,大批伊朗民众正准备参加苏莱曼尼逝世四周年纪念活动。然而,通往苏莱曼尼陵墓的道路上,早有恐怖分子提前安置了两枚炸弹。

据伊朗官方消息,爆炸袭击事件死亡人数已上升至92人。克尔曼应急部门负责人穆罕默德·萨贝里说,仍有100多名伤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30多人情况危急。

而在2020年,这条路见证了另外一场悲剧。彼时,苏莱曼尼的葬礼在克尔曼举行,伊朗民众在送葬游行过程中发生踩踏事故。当时的报道称,踩踏共造成 60 人死亡。

四年前的苏莱曼尼之死,点燃了伊朗的怒火,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向驻有美军的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射数十枚导弹。

四年后的今天,中东局势更加纷繁复杂。巴以厮杀未止,战争的影响正从加沙地带向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等国蔓延。而在收到美国的“最后通牒”后,胡塞武装在红海引爆了一艘装满炸药的无人艇。美国第五舰队司令布拉德·库珀公开称,“爆炸距离在那片水域作业的商船和美国海军舰艇只有几英里。”

伊朗连环爆炸事件将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中东局势是否会陷入进一步的动荡当中?

“中东地区的冲突将会前所未有的激烈,但各方会将博弈维持在可控范围内。作为影响中东地区格局的三股重要力量,伊朗和以色列以及美国之间没有发生直接冲突对抗的意愿。”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双方将继续通过代理人暗斗,而不会进行明刀明枪的战场争斗。”

“伊朗军神”陵园路上的爆炸

2024年1月3日,间隔约20分钟的两次爆炸,打破了克尔曼市祥和肃穆的气氛。

克尔曼位于伊朗东南部,以织毯业闻名于世。这里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影子统帅”苏莱曼尼的故乡,也是他的埋葬地。

四年前的同一天,苏莱曼尼在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外遇袭身亡,美国国防部随即发表声明认领袭击事件。此后,安葬苏莱曼尼的陵园每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吸引着众多伊朗人前往悼念。

“苏莱曼尼被誉为‘伊朗军神’,可以说是国民英雄式的人物,深受伊朗民众爱戴。”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经贸产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振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Hassan Molaei正是数以万计悼念者中的一员。爆炸袭击发生时,他在现场亲历了这血腥的一幕。

“第一声爆炸不是很响,现场也没有特别浓烈的烟雾和火焰,大家都以为是充气胶囊炸了。直到第二声爆炸响起,人们才反应过来。”Hassan Molaei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讲述了案发时的经历。

伊朗官方的通报印证了他的说法。

伊朗媒体报道指出,第一次爆炸的炸弹被放置在路边一辆标致405汽车内的手提箱中,炸弹是远程引爆的。约20分钟后,爆炸声再次响起。

伊朗内政部长艾哈迈德·瓦希迪认为,第二次爆炸导致了更为致命的后果,当时很多人跑过来帮助伤者。

爆炸声响起后,人们四散奔逃,不少伤者在混乱中遭到踩踏,而拥挤的人群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阻碍。

第一次爆炸后,伊朗红新月会已派出救援小组前往案发地,“我们的快速救助小组正在疏散伤者……但一波又一波的人群堵塞了道路。”

“此次连环爆炸案是伊朗历史上最严重的袭击之一,人员伤亡规模之大,此前在伊朗国内从未出现。”《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指出。

看到连环爆炸案的新闻后,张晟庆幸不已。事发前一天,他刚刚去了苏莱曼尼陵墓。“我本来计划1月3日再去的,后来因为人太多堵车就放弃了。”张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恐怖袭击事件在伊朗时有发生。“但过去的袭击大多是针对军事指挥官、宗教领导人以及科学家的‘斩首行动’,多发生在官员府邸、政府建筑以及宗教建筑等特殊地点。”李振杰说。

李振杰指出,此次袭击活动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是精心选择的。

“苏莱曼尼陵墓已成为伊朗人反美的朝圣地,伊朗民众参加纪念活动,是在表达他们勇于抗争的坚强意志。在纪念仪式现场进行袭击,会对伊朗特别是伊朗民众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和精神刺激,从而引发混乱,甚至削弱伊朗当局的公信力。”

谁是幕后真凶?

谁制造了伊朗连环爆炸案,变成了一场指责与否认的政治博弈。

爆炸案发生后,伊朗总统高级顾问贾姆希迪将矛头指向美国和以色列,他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这一罪行的责任在于美国和以色列,恐怖主义只是一种工具。”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则极力否认,称“美国没有以任何方式参与其中……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以色列参与了这次爆炸”。

“不管是谁策划实施了袭击,外界都会猜测与美国和以色列脱不开干系。美国急于撇清,正是为了给事情降温,防止巴以冲突外溢效应扩大。”邹志强指出,“巴以冲突以来,美国一方面要坚定支持以色列,另一方面又怕伊朗直接卷入,导致中东局势陷入急速失控的局面。”

就在各方指责与猜测之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跳了出来,声称对克尔曼爆炸事件负责。2024年1月4日,该组织发文称,两名袭击者在克尔曼市实施了自杀式炸弹袭击。

从基地组织分裂出去的“伊斯兰国”和伊朗积怨已久。伊朗“灯王之墓”清真寺、议会大厦和霍梅尼陵墓爆发的恐怖袭击,背后都有“伊斯兰国”的身影。

“‘伊斯兰国’和伊朗不仅意识形态分歧严重,而且现实的对立和矛盾也很尖锐。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一直将什叶派大国伊朗视为敌人,而伊朗则一直深度参与打击‘伊斯兰国’,并支持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境内的什叶派民兵武装参与战斗。”邹志强分析。

不过在邹志强看来,“伊斯兰国”主动认领袭击事件有些出人意料,“该组织被打败后,其呼罗珊分支在伊朗周边的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流窜作战。在公开纪念日这种高安保规格下,其通过遥控炸弹来进行大规模袭击的能力令人怀疑。”

美国前政府官员米克·马尔罗伊亦向媒体分析,“考虑到加沙目前的冲突以及穆斯林世界对巴勒斯坦人的统一支持,‘伊斯兰国’选择在此时发动恐袭有些奇怪。”

而在伊朗国内,“伊斯兰国”究竟是不是连环爆炸案的始作俑者,也存在诸多质疑。

“伊斯兰国”认领爆炸袭击后,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在其官方社交账户上宣称,“‘伊斯兰国’的声明是在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监督下发布的。”

不过吊诡的是,发文在不久后被删除。

“为了彰显存在感并扩大自身影响力,恐怖组织认领、冒领甚至站出来为恐袭‘背锅’的情况并不少见。”邹志强指出,“即使‘伊斯兰国’认领了袭击,也不代表就一定是他们做的。仅凭‘伊斯兰国’的一面之词,目前还很难完全断定谁是幕后真凶。”

复仇的呼声

连环爆炸案发生后,复仇的呼声在伊朗持续发酵。

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西谴责说:“这种懦夫行为的肇事者,很快就会被安全和执法部队查出,并受到严厉惩罚。”伊朗议会副议长莫贾塔巴·佐尔努里则表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拥有做出回应的权利,并决定具体的日期、时间和地点,为本次事件复仇。”

2024年1月5日,伊朗情报部发表声明称,执法人员已逮捕11名与克尔曼爆炸袭击事件有关联的人员。

“可以预见,伊朗势必会加大对反对派的打击力度,严厉惩办暴乱分子。”李振杰说。

但对于德黑兰而言,国内恐怖袭击和安全问题只是其面临的一项难题。眼下,以色列正不断对伊朗代理人及其外派军事指挥官发起打击,而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正与胡塞武装在红海对峙,双方的冲突一触即发。

2024年开年第二天,黎巴嫩政府以及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公布消息称,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遭以色列无人机空袭身亡。外媒报道指出,阿鲁里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被杀的哈马斯最高级别官员。

2023年12月25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证实,正在叙利亚担任军事顾问的卫队高级指挥官赛义德·拉齐·穆萨维死于以军导弹袭击。伊朗总统莱西威胁称,以色列将为此“付出代价”。

你来我往的博弈之下,中东地区局势升级的风险在不断增加。

“中东发生地区战争的可能性从15%上升到30%。”前北约指挥官、退役海军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告诉媒体。

不过受访专家均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伊朗并不愿意直接卷入大规模的外部冲突和对抗。

“伊朗与美国、以色列的暗斗已持续多年。伊朗不断向叙利亚、伊拉克派遣军事顾问,给美以造成了巨大的麻烦,而后者同样发起了反击,对伊朗的军事指挥官发动多次斩首行动,以防止伊朗势力渗透。在多年的博弈中,对于军事指挥官遇袭事件,伊朗其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邹志强指出。

更为重要的是,巴以冲突之下,以色列陷入孤立,这为伊朗与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提供了契机,“伊朗想要保持住这样的有利环境,打破外部的制裁和封锁,而不会贸然做出过度反应,陷入更大规模冲突当中。”邹志强说。

李振杰认为,伊朗将继续加强对胡塞武装、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以及叙利亚的军事援助,支持其在红海地区加强袭击频率,并针对美国在叙利亚、伊拉克境内的军事基地开展袭扰行动,“但在与美以博弈的过程中,伊朗会尽可能保持克制,以不引发大规模战争为底线。”

(文中张晟为化名,南方周末实习生林曦、翟桓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王航

责编 姚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