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方正辉:小企业九死一生的精神内核

作者:海峡网络

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个世界性话题。它创造就业和税收,也带来消费和需求;它是社会运转的稳定器,又牵连着千家万户的忧乐;它创造财富和文化,为人们带来舒适和便利;它又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创新与活力的细胞和基因,它还寄托着一个人、一群人和广大草根阶层的梦想和希望。

小企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大陆中小企业数量巨大,也是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吸纳就业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的近80%。在美国,员工数量在5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他们创造了将近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出口也超过三分之一。从全球范围看,中小企业约占全球所有企业的90%,就业人数的70%,贡献了全球90%的GDP。不仅在全球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展现了强劲创新活力,日益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

然而,小企业在人才、资金、管理、资源等几乎企业经营需要的所有方面都有着不可避免的短板,用疫情期间人们熟悉的术语来说,就是先天存在“基础病”。新冠病毒来袭时,那些患有“基础病”的人总是难以抵抗。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更多地寄希望于政府的扶持,事实上各国也都是这么做的。美国联邦政府在1953年就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在金融担保、投资贷款、出口援助、人员培训等多方面为小企业提供服务,大陆也有一系列关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多种基金和各种优惠。一位湖北省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介绍说,他们成立了由23个部门组成的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问题。特别是针对专精特新小企业,在资金分配、企业上市、人才引进、试点示范评选等方面享受倾斜政策。我在地处太行山区的山西陵川县调研时,发现这个不足20万人口的欠发达经济小县,也有专门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实施了多种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尽管如此,小企业的生存问题也始终像一面挥之不去的阴影。如果说疫情是突如其来、不期而遇的黑天鹅,让其或许从此不见。但是对小企业来说,那些与生俱来的弱点,先天的不足,以及经营中无处不在的困难和逆境,可以说就是永不消失的疫情,将永远伴随小企业存在。对小企业来说,“死亡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观察成功的小企业,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常都拥有一些共同的内在动力和精神特质。

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擅长深度调查报道的加里·里夫林专门对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出版了《拯救老街——新冠疫情时期的美国小企业》(《Saving Main Street——Small Business in the Time of COVID-19》)一书。该书讲述了一批美国小企业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发展的故事。贯穿全书的库苏马诺餐馆是一家意大利风味餐厅,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老福格镇上。大厨兼老板库苏马诺从小就喜欢做饭,擅长烹饪,2013年大学毕业后与妻子贷款创业。餐馆的生意时好时差,一直在勉力维持着,直到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停止堂食”“限制客流”成为常态,很多小餐馆命悬一线,库苏马诺开始面临着生死考验。凭着对自己厨艺的高度自信和对做餐馆的强烈热情,库苏马诺挖空心思顽强挣扎,不断变换经营方式、场地、菜品、人员。待到一年多以后防控措施完全解除,餐馆不仅度过了这场灾难,而且还扩大了经营场地,增加了热销品种,形成了新的优势。库苏马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相信是许多小企业、小餐馆从业者想知道的。这也正是作者里夫林深入分析探讨的。他把小企业在疫情下艰难求生、百变经营的复杂经历,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清晰明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深刻解剖小企业的案例还有很多,包括美发厅、健身房、家具店、药店、礼品店、小型巧克力生产商等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小企业。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在讲述这些小企业故事的时候,把小企业主的思想感情以及危难中的应变展示给读者。因此,它也是关于小企业和小人物奋斗的故事。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物性格和兴衰沉浮,引起人们对草根企业、草根群体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往,那些像空气一样几乎无处不在的小企业,早餐店、修鞋铺、便利店、小药店、钟表铺等等,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常常像对待空气一样认为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缺少关注。直到有一天,当它们消失了,我们才感到生活的不便。

面对外部袭来的难以抵御的困难,最强大的力量,也是最动人的地方,就是那些优秀小企业主与生俱来的禀赋和特质。就像在这本书中作者所说:“有的人靠创新求生,有的人凭坚守持续,但所有的幸存者都是依靠自己的内心和力量渡过难关。”小企业在疫情中最终没有像专家学者预测的那样大量倒闭,就是因为小企业主这种流淌在血液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是任何工具都难以精确评估的最大变量。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如果我们在谈论经济增长时忽略了企业家的存在,那就像一部没有王子的《哈姆雷特》,真正的主角没有出场。而关注企业家精神,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正是观察小企业最具特色的地方。草根怀有的梦想,就是企业家精神生长的地方,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弥足珍贵的发展力量。我想,如果我们还做不到为这样的梦想插上翅膀,至少可以让这种在草根里生长出来的梦想安静地、自由地在广袤的大地上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哪怕是枯萎和凋零,也会化作春风又生的养料。也许,这就是小企业需要的气候和土壤。

那些成功的小企业们往往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不论是出于生存、传承还是兴趣,开办一家小企业都必须有强烈的热爱之情。小企业通常进入门槛低,这就意味着竞争激烈,淘汰率高。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热爱不会轻言放弃。北京一家连锁餐厅的老板今年已经70多岁了,一直忙碌在餐厅一线,精益求精,对菜品细节如数家珍,不断推出新品,大厨连续几届都是北京烹饪大赛的冠军。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个门槛就不是可以轻松迈过的了。二是超乎寻常的执着。这就是传统的商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体现,也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孜孜以求产品和服务的极致,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不懈怠。事实上,这也是做好一切事业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持续锻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差异化优势,任何挫折、困难、失意都不能动摇他们的坚守。三是永不停息地变化。不但根据新的情况及时顺变、应变,而且不断分析研究消费者需求,主动求变、善变,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热爱不是抱残守缺,执着更不是故步自封。就像足球比赛必须在运动中寻找射门机会,小企业更要善于在变化中寻求新的机遇,这就是创新和调适,也是绝地重生的不二法门。在疫情肆虐中,一批小企业倒下,永远消失了,还有一些九死一生活下来了,特别是有一些经过疫情劫难反而更加强大起来。深入观察,他们的精神内核都是相通的。

2023年是大陆解除疫情防控的第一年。这年初,我平时熟悉的附近一家健身房老板跑路了,常去的一家很受好评的饺子馆也改换了门庭。据统计分析,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60%的企业会在5年内破产,85%的企业会在10年内消失。美国和日本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是8年到12年。这些数字背后的喜怒哀乐也许只有小企业主自己才能体会得来,正像库苏马诺一样,他说办一家自己的餐馆总是会感到前途未卜,也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遇到困难就冬眠起来,关门大吉,这种想法在老福格镇从来都是不合时宜的。“在我们这里,人们崇尚的是坚韧不拔,永不服输。”

作者:方正辉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