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在当今世界,拥有独立研发和批量生产重型战斗机能力的国家寥寥无几,其重担主要落在中美俄三国肩上。
毕竟重型战机可以搭载更强大的武器、拥有更出色的飞行性能和更先进的雷达系统,其作战效能明显优于轻型和中型战斗机,是大国空军的主力装备。
所以中美俄三国在这个领域都是在你追我赶的发展,其中三个国家现役的先进常规重型战斗机分别是:中国的歼-16,美国的F-15EX,俄罗斯的苏-35。
同样是四代半战机,与美俄的F-15EX和苏-35相比,大陆在该领域的起步较晚,但通过30年的努力,大陆如今发展如何了?歼-16真的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反超美俄了么?
重型战斗机
相比轻型和中型战斗机,重型战斗机拥有更大的机身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燃油和更强大的发动机,极大延伸了无需空中加油的作战半径。
同时,更宽大的机身也为载弹量的提升提供了空间,重型战斗机能够挂载数量更多、种类更全面的空对空和空对地导弹,完成各种打击任务。
此外,重型战斗机还拥有更优秀的飞行性能和更强大的雷达系统。
较大的机身搭配先进的气动布局设计,使重型战斗机拥有接近甚至不亚于轻型战斗机的机动敏捷性。
同时较大的机头和内部空间也能容纳更大口径的橇形或平面的相控阵雷达,拥有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因此重型战斗机综合起来的作战效能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战斗机,是大国空军的主力装备。
目前,中美俄三国现役的先进常规重型战斗机分别是:中国的歼-16,美国的F-15EX,俄罗斯的苏-35S。
其中歼-16经过持续改进,发展如何了呢?
十余架歼-16一字列阵央视军事截图
歼-16的研制历程
20世纪90年代,大陆从俄罗斯进口了76架苏-27战斗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战斗机之一。
中国通过反向工程技术对其进行仿制和改进,于1998年试飞首架自主研制的歼-11原型机。
在歼-11的基础上,大陆航空工业又成功研制了歼-16这一四代半重型多用途战斗机。
歼-16于2012年首飞,2016年正式列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
歼-16的服役对中国空军意义重大。
在歼16服役之前,大陆空军长期以来侧重的都是国土防空,较为缺乏战术打击能力。
而歼-16具备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有了它的加持,让大陆空军实现了由防御型向攻防兼备转变,大幅提升了空中力量的作战效能。
可以说,歼-16极大地推动了大陆空军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歼-16的性能也是非常优异的。
歼-16的优异性能
歼-16经过持续改进升级,各项性能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同级别世界先进水平。
在机体、动力、航电等多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对中国空军战斗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机体材料的应用,大幅减重提升机动性
歼-16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等先进轻质材料,相比其前身歼-11减轻了近1-2吨的结构重量。
而这种较轻的空重又提高了飞机的推重比和加速性,实现了更优异的机动敏捷性。
此外,先进的气动布局和流线型设计也大大降低了机身的气动阻力,提高了歼-16的飞行速度。
这为歼-16进行空战机动和对地对海高速突防打击提供了硬件保障。
动力系统升级,发动机推重比优于苏-30MKK
歼-16采用了自主研制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是一款高推重比的先进军用航空发动机。
相比苏-30MKK采用的AL-31发动机,歼-16的涡扇-10B提供了更大的最大后烧推力和更高的推重比,有力提升了歼-16的加速性、爬升率和巡航速度。
先进的矢量推力技术也增强了歼-16的低速机动性和短距起降性能,可以说,歼-16的动力系统实现了平稳高效的飙升。
雷达系统实现数倍提升,对空最大探测距离可达500公里
歼-16装备大陆自主研制的主动相控阵雷达,相比歼-11使用的国产脉冲都普勒雷达实现了质的飞跃。
大量射频模块组成的相控阵面发射功率更大,抗干扰能力更强。
经过持续升级,歼-16的雷达表现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200公里以上,对空作战能力实现了数倍提升。
导弹装备实现国产化,运用效果更好
歼-16可挂载大量国产空对空和空对地导弹,完全摆脱对进口装备的依赖。
“霹雳”“鹰击”系列导弹能够与歼-16的火控系统深度匹配,发挥较强的作战效能。
此外,歼-16还能够使用多种大容积的空对舰导弹,对海上移动目标具有可靠的全天候打击能力。
整体战斗力排名全球第一,实现反超美俄目标
经过持续升级的歼-16,无论是空重比、雷达系统、武器装备还是整体信息化水平,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这充分反映出中国科研实力和军工能力的大幅提高,歼-16的整体作战能力已经鹤立鸡群,无疑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重型战斗机之一。
美军F-15EX的不足
相比之下,美军现役的104架F-15EX重型战斗机明显存在一些短板,尽管也属于四代半水平,但许多方面都停滞不前,难以与歼-16抗衡。
发动机和雷达都滞后于时代发展
F-15EX采用的F110-GE-129发动机推力只有13吨级,与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水平相当。
雷达系统也只是AN/APG-82有源相控阵,属于相对老旧的型号。
这两项关键部件都不是当前美军装备的最先进配置,所以F-15EX的动力和探测能力都落后于歼-16。
空战机动性不及歼-16,携弹量也相当
F-15EX的气动布局和发动机配置决定其空战机动性不如歼-16。
同时,过多的外挂式燃油箱也给F-15EX的机动增加了阻力。
尽管携弹能力十分强大,但实际有效载弹量与歼-16相差无几。
总体技术停滞不前,不敌歼-16的科技含量
综合来看,F-15EX的总体技术停滞在上个世纪,没有跟上新世纪科技进步的步伐。
这与持续升级的歼-16形成了鲜明对比,难以与其抗衡。
F-15EX既非美军优先发展对象,也难以对中国空军构成真正威胁。
苏-35存在短板
相比歼-16,俄罗斯制造的苏-35重型战斗机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其总体技术水平与中国歼-16仍有一定差距,而且俄罗斯的苏-35还在服役的不到100架。
航电系统协同性能参差不齐
苏-35采用了先进“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但其他航电设备与之匹配不足,整个系统的协同作战能力参差不齐。
有时甚至会出现互相干扰的问题,这降低了苏-35的实战效能。
整体可靠性不足,多次出现故障
此外,苏-35的整体可靠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款战机在试飞和服役初期曾多次出现动力系统、电子设备故障,导致飞行事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苏-35存在设计缺陷。
各方面装备和能力难与歼-16相提并论
苏-35的雷达、发动机、航电系统都不如歼-16先进和协调,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科研水平正在迅速追赶甚至超过俄罗斯。
可以说,苏-35不再是重型战斗机的标杆,其各项装备和能力都难与歼-16相提并论。
30年磨一剑,歼-16成就辉煌
歼-16最终成为世界顶级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对中国空中作战力量意义非凡。
从空军防御型向攻防兼备转变
歼-16使中国空军实现了由单纯的防空型向攻防兼备转变,是空战力量实现跨越的关键平台,这体现了中国军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歼-16的批量装备,极大提升作战能力
目前,歼-16已经批量列装多支作战部队,其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从网上数据来看的话,大陆已经装备了300架歼-16战机。
而且歼-16的数量优势也将持续扩大,这将极大提升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尤其是在争夺制空权和进行外围突防战略打击方面,歼-16批量装备的意义非凡。
结语
歼-16的成功研制,是中国军工科技实力成熟的重要标志。
30年的艰辛探索与创新积累,终于造就出这一当今世界最出色的重型战斗机。
批量装备大的歼-16大幅提升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使中国拥有应对各种威胁的力量。
歼-16的诞生,证明中国已经拥有自主研发世界一流武器装备的能力。
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成果,也必将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