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和国军队
10. 中非共和国:多年内战严重削弱军事力量
中非共和国长期动荡不稳的政治环境,导致其军事力量被严重削弱。该国2012年爆发内战,政府军与叛军组织“穆斯林叛军联盟”展开激烈交火。2015年签署和平协议后,战局趋于平缓,但该国军事组织仍然松散混乱。
中非共和国的军事力量包括中非共和国武装力量(FACA)、总统卫队和警察部队。其中FACA是中非的正规军,人数约为7500人至8000人。武器装备主要来自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大多已经过时老旧。主要装备有T-55坦克约10辆、BMP-1步兵战车约8辆、BM-21火箭炮约8辆等。空军仅有极少数运输直升机,空防能力欠缺。海军仅有一支小型巡逻艇队,难以有效控制边境地区。
中非武装部队的整体素质较差,存在逃兵与腐败现象。士兵的训练不足、装备供应不良都大大制约了战斗力。叛军与政府军时有发生零星冲突,国内仍时常出现武装抢劫和绑架案件,政府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控制力度有限。正是由于中非军队的弱小与不专业,不得不长期依赖联合国维和部队来保卫本国的和平与稳定。
乍得军队
9. 乍得:最近加强陆军建设,但总体仍较弱
乍得是非洲中部的内陆国家,长年政局动荡,边境领土纠纷频繁。近年来乍得加大了对国防力量的投入,但从总体国力来看,其军事实力仍比较薄弱。
乍得武装部队主要包括乍得国民军和总统卫队。其中乍得国民军是主要的正规军,人数约为30,000人至35,000人。武器装备大多来源于前苏联和法国,部分已经过时。主要装备有T-55坦克约100辆、BMP-1步兵战车约60辆、BM-21火箭炮约18辆,以及MiG-29战斗机、Mi-24攻击直升机各2架等。2015年起,乍得开始从中国进口枪械、军用车辆、轻型飞机等用于现代化改造。空军和装甲部队实力较弱,是一个需要加强的方面。
乍得武装力量在与周边国家的冲突中曾遭受损失,不少士兵装备落入叛军之手。部队纪律涣散、政变频发也严重影响战斗力。新上台的德比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军费开支、严明军纪来提高军队素质,但各项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同时,乍得四面环敌的地缘位置使其面临巨大的国防压力,这也是制约军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几内亚比绍军队
8. 几内亚比绍:海空军几近不存在,陆军装备有限
几内亚比绍位于非洲西部,是葡语国家中军事力量指数最低的国家。数十年的独裁统治与政治动荡严重削弱了军力。该国缺乏海空军,陆军装备也极为有限。
几内亚比绍武装力量约有陆军4500人、内政部队3000人。陆军装备老旧,主要是枪械、通信设备、几十辆装甲运兵车及几门加农炮。空军仅有1架运输直升机,几乎不存在。海军仅有一小支巡逻艇队,难以有效巡视海域。该国的军工基础也非常薄弱。
几比军队的整体素质较差,政变频发更影响部队稳定性。而独裁者维埃拉去世后,几比正处于复杂的政治转型期。军费开支亦长期不足,很难支持军队的发展。几比目前主要依赖葡萄牙和巴西的军事援助进行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
冈比亚军队
7. 冈比亚:军队人数很少,装备大多过时
冈比亚是非洲内陆小国,也是世界军事实力最弱小的国家之一。该国独立50多年来,因地域狭小、经济贫瘠,国防力量极为薄弱。
冈比亚武装力量约有陆军800人、海军100人、空军30人。其中海空军规模极小,仅有几艘巡逻快艇和无武装运输机,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陆军也面临极大的装备短缺,90年代英军撤出后就几乎没有过军援,损失的武器难以替换。目前仅有枪支、轻型武器约2000件,车辆不足100辆。火炮仅有几门85毫米加农炮及迫击炮。
冈比亚士兵的平均受训时间很短,大多仅有基础射击及体能训练,专业技能不足。驻军规模过小也难以保障边界安全。而军队的服务条件差、后勤保障不足,也严重影响军心士气。该国现军费开支不到500万美元,几乎没有军工产业,难以自行生产和保养军用装备。
吉布提军队
6. 吉布提:除驻吉布提法国部队外,本国部队装备贫乏
吉布提位于非洲之角,国土面积小,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国防力量长期依赖法国驻军,自身国防建设起步极晚,军事实力较为薄弱。
吉布提国民军成立于1977年,目前兵力约1.3万人。但除驻吉法国部队外,吉布提本国军队的武器装备非常缺乏。轻型武器约有AK步枪1500支、机枪几百挺,重武器仅有82毫米迫击炮数十门及BM21型多管火箭炮4辆。海空军可用装备几近零。军费开支也很低,只有约1千万美元左右,难以满足基本需求。
驻吉法军约有1500人。其武器装备精良,有直升机、战车、鱼雷快艇等。但法军主要负责保护在吉布提的法国公民及关键设施,很少介入吉布提本国的冲突。吉布提军队除进行边防巡逻外,主要任务是维稳反恐。其武器装备老旧,难以在与邻国发生冲突时保卫国家。
布隆迪军队
5. 布隆迪:经费不足导致训练和装备的限制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部内陆,是世界上最贫困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长期的内战与财政短缺严重削弱了布隆迪的军事力量。
布隆迪国防部队约有3万人,包括陆军、动员部队及总统卫队。除少量来自中国的装备外,大部分都是前苏联时期遗留下的武器,主要有T-55坦克几十辆,BTR-60装甲运兵车约60辆,BMP-1步兵战车约16辆,122毫米加农炮及BM-21火箭炮各几门,高炮及迫击炮约50门。另有MiG-21战机2架,运输直升机4架。海军仅有巡逻快艇4艘。许多装备已损坏报废。
布隆迪的年度国防开支一般不足8000万美元,仅占GDP的1.5%左右。长期经费紧张严重制约了军队装备的更新换代与后勤保障,也导致士兵的待遇偏低,影响士气。而频繁的政变动荡也影响部队的稳定性。
卢旺达军队
4. 卢旺达:近年国防投入增加,但总体仍较弱
卢旺达是非洲中部内陆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种族大屠杀严重摧毁了国家经济与军事力量。近年来卢旺达加大国防建设投入,但总体军力仍较为薄弱。
卢旺达国防军现有人数约3.2万至3.5万人,其中陆军约占三分之二。武器装备以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购入的为主,包括T-55坦克约30辆,BTR-60装甲运兵车、MT-LB坦克各约90辆,BM-21火箭炮约16台,高炮及迫击炮约60门。另有Mi-17运输直升机8架,米格及苏系战斗机各1架。海军仅有巡逻快艇若干艘。
在美国的支持下,卢旺达逐步添置了先进装备以减少对前苏联武器的依赖,如中韩制造的轻型攻击直升机及巴西反坦克导弹等。但各种装备补充仍有限。卢旺达宪兵的纪律与部队士气平均亦不高。国防开支约占GDP的1.1%,达2.5亿美元,但仍难以快速实现全面现代化。
刚果民主共和国军队
3. 刚果民主共和国:内战造成军队组织混乱,装备短缺
刚果民主共和国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全球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该国军队组织混乱,装备老旧,战斗力较弱。
刚果武装部队包括刚果共和国武装力量(FARDC)、共和国卫队及警察部队,总人数约10万。其中FARDC约8.5万人,主要使用前苏联及中国装备,包括T-55坦克约100辆、装甲运兵车200余辆、122毫米加农炮几十门及BM-21型火箭炮约30门,另有米系战斗机及运输直升机若干架。海军仅有几艘巡逻快艇。
但刚果军队整体装备老旧,供应和维护不足,作战部署也比较混乱。驻扎密度较低,难以有效控制边境地区。军费预算长期不足,士兵生活所需依赖掠夺,严重影响军纪和战斗力。各武装集团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
毛里塔尼亚军队
2. 毛里塔尼亚:几乎没有海军,空军和装甲部队,陆军装备简陋
毛里塔尼亚是非洲西北部的内陆国家,独立至今,国防力量建设落后,军事实力极为薄弱。
毛里塔尼亚军队包括陆军、国民警卫队和国家警察,总兵力约1.5万人。其中陆军现役约1万人,武器装备主要为轻武器,如自动步枪约1.2万支、机枪约200挺,无坦克装甲车辆。空军和海军基本不存在。空防力量仅有架云式高射炮几门及便携式防空导弹几套。
毛里塔尼亚几乎没有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大部分武器来源于进口。由于国内经济极为贫困,年度国防开支一直很低,仅为6000万美元左右,长期难以满足基本需求。这导致毛国武装力量训练与装备都面临巨大困难。驻军主要依靠对周边地区的巡逻来确保边境安全。
莱索托军队
1. 莱索托:军费开支很低,装备老旧,军队规模小
莱索托是非洲内陆小国,也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其军事力量建设严重缺乏投入,整体国防实力极为薄弱。
莱索托国防军现役约2000人,后备役约14000人。武器装备以轻武器为主,主要包括自动步枪约3000支、通信设备约1000台、迫击炮约24门。其他重武器如坦克、装甲车、火炮等几乎没有。海空军基本不存在。军队的训练与运作大多依靠西方私营军事公司的协助。
莱国国防开支长期很低,2020年仅有1600万美元左右,约占GDP的1.8%。缺乏足够经费支持部队的日常运转和装备更新,也严重制约了国防力量的发展。其边防部队主要通过常规巡逻来确保边境安全。